困难问题

✍ dations ◷ 2025-08-03 06:51:48 #自July 2019陈述与来源不符的条目,心灵哲学,哲学,物理主义

困难问题(英语: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直译:知觉难题)是指:感官有感质或关于现象的经验,这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这样?——举例来说,我们为什么会有热感、痛感,而不像体温计、面包机一样?。这一命题由大卫·查尔莫斯(David Chalmers)提出,同这些简单的问题做了比较:解释人歧视的能力,解释人融入群体,解释注意力等等。这些问题之所以“简单”,是因为所有这些现象只需要说明外在的行为机制即可。也就是说,问题有多复杂,只要能用科学方法弄明白,这个问题就是简单的。反观人的“体验”等问题,查尔莫斯认为这些都是困难的:即便像行为主义那样,用第三人称视角审查人,哪怕所有的外在现象都能阐释清楚,困难问题依旧会存在。

关于是否存在“难题”这一概念本身,哲学界尚存争论。但它被这些心灵哲学家接受:约瑟夫·列维(英语:Joseph Levine (philosophy)),科林·麦金(英语:Colin McGinn)和内德·布洛克;也被这些认知神经科学家认可:Francisco Varela(英语:Francisco Varela), Giulio Tononi(英语:Giulio Tononi),和Christof Koch(英语:Christof Koch),。但是,这些心灵哲学家并不认可这个问题:丹尼尔·丹尼特, Massimo Pigliucci(英语:Massimo Pigliucci), and Keith Frankish ;也有认知神经学家否定:Stanislas Dehaene(英语:Stanislas Dehaene), Bernard Baars(英语:Bernard Baars),和Antonio Damasio(英语:Antonio Damasio)。

{Disputed inline||for=This contrasts with Damasio's acceptance of a "hard problem" in books such as "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date=July 2019}}

查莫斯在中提到:

不可否认,我们的某些器官是体验的主体,但是这些体验是如何形成的是未知的。为什么我们的认识系统在处理诸如视觉或听觉信息时我们会有视觉及听觉的体验如:深蓝色的质感或对中音C的感知。我们该如何解释为何我们会怀有精神意象(mental image)或体验到情绪。众所周知体验终归还是由物理基础产生,但是究竟为何且如何会产生体验,我们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何物理的处理过程会引起任何一点内心体验?客观上讲这完全不合理,但这的确发生了。

实际上知觉难题就是体验的问题。当我们思考或意识到信息的处理过程时,实际上也是主观的意识。


Raamy Majeed的备注说,实际上这个难题是要解释两个问题:

第一点专注于物理和现象的关系,第二点专注于最根本的现象本身。大部分对这个知觉难题的解释实际上是针对这两点的。

Chalmers列举了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来与知觉困难问题做对比(他强调这些简单问题的共性是它们都可以代表某种能力或是表现为功能与行为)。

关于“难题”的多种构想:

在查莫斯之前,已经有很多对意识问题的学术渊源。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艾萨克·牛顿就曾经指出:

要想确定哪种模式或行为在触动吾心感知色彩并非易事

在 (1690)中, 哲学家和物理学家约翰·洛克 认为:

把物质切分你可以想像的最小的部分—不管是球型,立方体,锥体或者棱柱体,等等,尺寸小于百分之一英寸的百万分之一, 会在等比例的尺寸上运作,而你可能理性地推断把他们按照一定的形态或运动方式放在一起会产生感觉、思想或者知识。他们会相互撞击,排斥或抵触,和大型的物体类似,这也是他们唯一的运动方式... 几乎很难想像这类物质会自身产生感觉,感知或者知识; 因为很显然感觉、感知和知识必然是他们每个粒子不变的特性。

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否定意识难题的框架,他认为所谓的意识难题可以在回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解答(他同样认为那些简单问题并不简单) ... 所以与查莫斯或其他二元论者不同,丹尼特强调简单问题和难题不能切分。


相关

  • 希尔伯特大卫·希尔伯特(德语:David Hilbert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
  • 苏恩·伯格斯特龙苏恩·伯格斯特龙(瑞典语:Sune Karl Bergström,1916年1月10日-2004年8月15日),瑞典生物化学家。于1975年成为诺贝尔基金会的主席。并于同年与本格特·萨米尔松(Bengt I. Samuelsso
  • 尚·嘉宾尚·嘉宾(Jean Gabin)是一位法国演员,曾主演许多经典电影。尚·嘉宾出生于巴黎,双亲是玛德莲·普蒂(Madeleine Petit)与费迪南·蒙柯吉(Ferdinand Moncorgé)。
  • 新潮社株式会社新潮社(しんちょうしゃ)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出版社之一,创立于1896年,资本额为1亿5000万日圆。以出版文艺类书籍而闻名,同时也出版周刊和月刊。该社在新宿区矢来町有大量
  • 马丁·克拉普罗特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罗特 (德语:Martin Heinrich Klaproth,1743年12月1日-1817年1月1日),是普鲁士王国的化学家。他是铀(1789年)、锆(1787年)、钛(1795年)、铈(1803年)等元素的发现者。
  • 明初明初官话音系,即明朝前期北方汉语官话的语音系统,属于近代汉语。《太祖实录》洪武八年三月:“是月《洪武正韵》成。初,上(明太祖)以旧韵起于江东,多失正音,乃命……以中原雅音校正之
  • 西部联队西部联足球会(英语:Western United Football Club)是一家澳洲的职业足球会,位于西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州。从2019年起,球队会于澳洲国内最高级的澳洲职业足球联赛中角逐。在云登市政
  • 美墨边境美墨边界(英语:Mexico–United States border;西班牙语:Frontera entre Estados Unidos y México)是指美国4个州与墨西哥6个州两国的所比邻之国界。西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牙
  • 国际天文联合会国际天文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缩写为 IAU;法语:Union astronomique internationale,缩写为 UAI),由博士以上的专业天文学家所组成,积极参与天文学研究与教
  • 新竹市文化局图书馆新竹市文化局图书馆,由新竹市文化局图书资讯课管理。除新竹市文化局内的总馆外,尚设有“香山分馆”、“盐水分馆”、“动物园分馆”。由新竹市东区公所管理的金山图书馆、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