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冬朝冠,为清代宗室、贵族、官员等,在重要典礼、大型祭祀等所穿着的朝服,里面所搭配的冬季冠帽,根据清朝乾隆年间成书的《皇朝礼器图式》一书中所言,其使用时间约莫是在9月中后到上元节,也就是1月15日前后,合计约4个月左右。并且男爵以上的贵族或宗室还会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以11月上半为分界线,以不同皮毛样式将其区分开来。
以清代皇帝为例子,清代皇帝的冬朝冠,是分为春季和冬季两种形式的,春季的时候是以薰貂(深紫,近乎黑色)皮毛来作为帽檐的样式,冬季的时候则是改为使用黑狐(元狐)皮毛来当作帽檐的样式,而使用时间是以十一月朔为分界点,即十一月上半。而清代皇帝的冬朝冠之上会有三层金龙形状的基座,每层金龙基座之间会有一颗东珠将彼此间隔开,并且在此之上还会缀上朱纬(帽顶上呈伞状的红色缨穗),每层为四条金龙盘绕的雕饰,每条金龙上还会镶上一颗东珠(清代东北产的大珍珠),而在基座的最上方还会衔上一颗大东珠,此即为清代皇帝的冬朝冠样式了。
而清代皇后,皇太后的样式则是只有一种,即全以薰貂皮毛来作为帽檐的样式,在此之上会有三层金凤形状的基座,每层金凤基座之间会有一颗东珠将彼此间隔开,并且在此之上还会缀上朱纬,每层有一只金凤,每只金凤上各装饰东珠三颗、珍珠十七颗。而后沿着帽子上会有金凤七只,每只金凤上各装饰东珠七颗、猫睛石一颗、珍珠二十一颗。而在帽沿的正后方,会有金翟一只,上面装饰有猫睛石一颗、小珍珠十六颗。而金翟的尾巴会有五串垂珠,被青金石结分为两段,每串上还有一颗大珍珠,共计三百零二颗珍珠,最末端则是以珊瑚点缀。而青金石结上还装饰有东珠六颗、珍珠六颗,并且上方还以黄金装饰。而冠后的护领则是垂下两条明黄色的带子,末端上装饰有宝石,并以青縀为带。而在基座的最上方还会衔上一颗大东珠,此即为清代皇太后和皇后的冬朝冠样式了。
《清稗类钞》中亦曾说道:“暖帽者,冬春之礼冠也,立冬前数日戴之。顶为缎,上缀红色缨,丝所织也。檐以皮、绒、呢为之。初寒用呢,次寒用绒,极寒用皮。京城则初寒用绒,次寒用呢,至于皮,则贵人用貂,普通为骚鼠、海骡之属。”
皇帝冬朝冠
皇太子冬朝冠
皇子、亲王冬朝冠
世子冬朝冠
郡王冬朝冠
贝勒冬朝冠
贝子、固伦额驸冬朝冠
镇国公、和硕额驸冬朝冠
辅国公冬朝冠
民公冬朝冠
侯爵冬朝冠
伯爵冬朝冠
镇国将军、郡主额驸、子爵、一品官冬朝冠
辅国将军、县主额驸、男爵、二品官冬朝冠
奉国将军、郡君额驸、轻车都尉、三品官冬朝冠
奉恩将军、县君额驸、骑都尉、四品官冬朝冠
乡君额驸、云骑尉、五品官冬朝冠
六品官冬朝冠
恩骑尉、七品官冬朝冠
八品官冬朝冠
九品官冬朝冠
进士冬朝冠
举人、贡生、监生冬公服冠
生员冬公服冠
皇太后、皇后冬朝冠
民公夫人冬朝冠
侯爵夫人冬朝冠
伯爵夫人冬朝冠
镇国将军夫人、子爵夫人、一品命妇冬朝冠
辅国将军夫人、男爵夫人、二品命妇冬朝冠
奉国将军夫人、三品命妇冬朝冠
奉恩将军夫人、四品命妇冬朝冠
五品命妇冬朝冠
六品命妇冬朝冠
七品命妇冬朝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