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马环斑海豹

✍ dations ◷ 2024-09-20 08:45:19 #IUCN濒危物种,海豹科

塞马环斑海豹(芬兰语:Saimaannorppa,学名:)是环斑海豹()的一个亚种,属极受威胁的海豹,总存世数量在2018年时仅有400头左右。塞马环斑海豹名称源于其活动区域——芬兰的塞马湖。这个物种是自最后一次冰川期后,由于陆地上升而与其它环斑海豹隔绝而形成的,距离今天约八千多年。塞马环斑海豹与拉多加海豹(英语:Ladoga seal)及贝加尔海豹是仅有的几种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豹。

成年的塞马环斑海豹的身长在85至160厘米之间,体重在50至90公斤之间;雄性个体通常比雌性个体更大。体色为深灰色,背部为灰黑色并带有白色环斑,腹部为淡灰色。塞马环斑海豹在颜色上比其它环斑海豹更深些。

塞马环斑海豹平均大约在4至6岁时达到生殖成熟期。其受孕率在80%至95%之间。妊娠期为11个月。幼体出生时在55至65厘米之间,重量为4到5公斤。塞马环斑海豹的寿命仅为20多年。

塞马环斑海豹自1955年起就受到保护。在1983年种群数量在100到150头之间。在2005年种群数量大约为270头。但由于2006年及2007年连续两年不良生育季节的结果,种群数量跌至260头。在2013年的预测中种群数量刚刚超过300头,且呈现上升的趋势。处于生育年龄的雌性个体数量为87头。通常认为如果种群数量超过400头的话,直接濒临灭绝的危险能得到缓解。

在2016年春天,79头幼体被发现,其中4头已死亡。

塞马环斑海豹的繁殖生育需要有足够多的冰雪覆盖。气候变化导致冰雪减少,这直接威胁着海豹的繁殖生育。人工堆积的雪堆在少雪的冬天成功地提高了海豹的繁殖生育。人工雪堆试用了三个冬天,并自2014年起这种方法被定期推广使用。

对塞马环斑海豹保护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达到400头。

塞马环斑海豹的活动范围如今主要分布在两个国家公园内:科洛韦西国家公园和林南萨里国家公园。有时在包括萨翁林纳市中心水域的广阔范围里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相关

  • 遗传指纹分析遗传指纹分析(Genetic fingerprinting)有时也称为基因标定或基因鉴定等,是一种使用通过比较DNA片段来区别不同个体的方法。于1985年,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发明。
  • 意大利文化意大利文化是指意大利半岛与周围地区形成的文化。从古代到16世纪为止,意大利都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也是伊特拉斯坎文明、古罗马、罗马天主教、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在
  • 本地治里本地治里(泰米尔语:பாண்டிச்சேரி,印地语:पॉंडिचेरी,法语:Pondichéry,英文:Pondicherry,泰米尔语拉丁字母转译为作Puduchery),又译为朋迪榭里,其名于泰米尔语中意
  • 分娩期并发症分娩(childbirth)也称为生产,是指妇女怀孕之后,一个或多个胎儿离开母亲子宫,开始在子宫外生活的过程,可能是经由阴道的阴道分娩,也可能是剖宫产。全世界在2015年时有1.35亿人出生,其
  • 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洋流(英语:North Pacific Current),或称北太平洋漂流,是一股位于太平洋约北纬40度左右的洋流,为北太平洋近极环流的一部分。北太平洋洋流是由沿着日本东部海岸北向的黑
  • 严谨数学上,严谨不同于生活中的严谨,它指数学系统(尤指公理系统)的完备性和相容性。完备性指公理数量不多不少正好可以推导出这门学科的全部结论;自洽性指公理系统内不存在悖论(即既是
  • 郭再祐郭再祐(1552年-1617年)字季授,朝鲜王朝时期军事人物,在万历朝鲜战争时期曾组织民间义兵抗击日本侵略军。郭再祐出生于庆尚南道宜宁郡的世干村,是当地地主郭越的第三子。3岁的时候
  • 博氏巨鲶博氏巨鲶(学名:Pangasius bocourti),又名巴沙鱼(Basa fish),是巨鲶属的一种,原产于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和泰国湄南河流域。这些鱼是国际市场重要的食用鱼。博氏巨鲶在越南养殖主要集中
  • 麝雉目麝雉(学名:Opisthocomus hoazin)是热带的一种鸟类,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盆地及奥利诺科河三角洲的沼泽、森林及红树林。它们是麝雉属下的唯一物种,而麝雉属则是麝雉科下的唯一属。
  • 巴里·巴里什巴里·克拉克·巴里什(英语:Barry Clark Barish,1936年1月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任加州理工学院林德物理学教授。他是引力波领域的专家,并于2017年“因对LIGO探测器及引力波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