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观星台

✍ dations ◷ 2025-08-21 02:00:22 #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也称为告成天文台,最早是周公建造的观星台,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邻近告成县,是世界遗产之一。这个观星台有悠久的历史,从西周开始到元朝的初期。元朝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1276年将它重建成一个巨大的天文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附近还有建于唐朝开元十一年(723年)的周公测景台。

据说周公在这个地方树立了圭表(使用阴影或晷针测量太阳位置),他在数学、天文与星占的成就,记载在周髀算经。

唐朝的天文学家一行在国内各地建立了20余个标准化的晷针来测量不同地点的均时差。后续的刘焯从AD604年起,在在现今的本初子午线以东114° 上,沿着子午线从中亚到越南建立的10个测站,在理想的球面上测量地球这个球体。其中一个测站就建在现今的告成镇附近,而观测的成果被用来创建大衍历。

在观星台的南方可以找到由一行建造的石龟图,根据《周礼》的记载,这个地方是地球的中心。

巨大的观星台始建于1276年,是元朝初期的君王忽必烈命令郭守敬和王恂(1235年-1291年)建造的,用来观测太阳和星星,以纪录时间。

观星台由青石和砖块建造,分成两个部分:主体和青石块的圭,也称为量天尺。主体是高9.46米的平台,加上建于其上两间小阁楼的高度是12.62米,在两间阁楼之间的空隙水平的安装了一根晷针。两间阁楼的一间放漏壶,另一间放浑仪。作为量天尺的圭长31.19米,宽0.53,由36块方形的青石组成,并有两条水道以校准它的水平。量天尺的位置常向正北,就如同子午线的方向。在测量时,晷针的投影落在量天尺上,使用安置在水道上移动的景符(利用针孔成像使晷针影子清晰的仪器)测量投影的位置,可精确至2mm。在冬至,正午时晷针的影子落在靠近量天尺尾端的位置。通过测量一年当中影子长度的变化,可以确定一年的长度。

这种非常准确的观测维新的授时历提供服务,从1281年起共使用了364年。它的回归年年长度是365日5小时49分20秒,与现行格里历的数值相同,但是早300年就得到这个数值。

在1787年,拉普拉斯利用这些测量资料来检查黄赤交角和地球轨道离心率的变化。

它也是元朝初期建立的27座观星台中的第一座。

观星台是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的一座青砖石结构建筑,台身状如覆斗,其作用是 “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观星台不仅保存了中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对中国天文史和建筑史都具重要研究价值。

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

Template: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坐标:34°29′46″N 113°05′50″E / 34.49611°N 113.09722°E / 34.49611; 113.09722


相关

  • 双翅目双翅目(学名:Diptera)包括蚊、蝇、虻等昆虫,约有8.5万种,是昆虫纲中居于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之后的第四大目。除了在南极洲之外,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其中某些种类是传播疾病给人
  • 山茶山茶属(学名:Camellia),或称茶属,是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的一大属。品种约有150种。主要分布中国的长江以南至云南及越南一带的地区,在东亚与东南亚地区也有分布。其中的茶树产茶叶,
  • 外援外援(或称援助)指国际政治上,特别是经济上的,对某国或社群提供协助以解决人道危机或达成社经目的。经济上的援助常分赠予及借贷两类。外援除了政府与政府间的援助外,近年来国际组
  • 鸡子大饼鸡子大饼,又称葱油鸡子大饼,是中国江苏无锡的传统地方小吃,其创制历史可追溯自民国初年。无锡鸡子大饼始于1915年,首创者为一葱油饼小贩范盘福,因其制作葱油饼的手艺极好,旁人便多
  • 蚌埠公交微1路蚌埠公交微1路,是中国安徽省蚌埠市的一条社区巴士线路,使用8米纯电动空调车。由张公湖首末站开往紫荆名流二期东门,由蚌埠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整装待发的微1线
  • 张加洛张加洛(1919年-2003年),男,山东掖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政治部主任。
  • 火星时火星时,根据火星公转和自转而定出来的历法与时间机制。火星有着25.19°的转轴倾角,且自转一周的时间与地球相似,因此火星亦有四季之分。但是,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且其轨
  • My Mad Beauty (第三季)《My Mad Beauty (第三季)》(韩语:마이 매드 뷰티 3),简称MMB3(韩语:마매뷰3),为韩国JTBC4(朝鲜语:JTBC4)频道于2019年推出的综艺节目,由朴娜敕、韩惠珍、美珠(Lovelyz)、有情(Weki Meki)等
  • 博泰什蒂乡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
  • 奥尔蒂盖拉湾奥尔蒂盖拉湾(加利西亚语:Ría de Ortigueira;西班牙语:Ría de Ortigueira y Ladrido,或Ría de Santa Marta de Ortigueira)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加利西亚拉科鲁尼亚省北部的一个溺湾。奥尔蒂盖拉湾是许多迁徙鸟类的越冬场所。它于1989年12月5日被列入湿地公约。与加利西亚海岸的其他地区一样,由于桉树的大量栽培,大量的原始森林已经消失。现在主要的植被类型有柳树、桦木以及栗树等。在这些乔木下分布有多种树莓和蕨类植物。灌木丛中的主要物种为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