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国际足联女子世界杯在美国举办,其冠军是德国。此次比赛最初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但因为在2003年中国爆发了SARS疫情,比赛便改在美国进行。尽管美国已经举办了1999年的女子世界杯,但只有美国被认为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尽快组织好这场世界杯。另外,美国女足的支持者希望这次比赛能够把美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从当时的不良状态中解救出来。
为了补偿这场比赛对于中国的损失,中国保留了其主办女足世界杯的权利,并被指定为2007年国际足联女子世界杯的主办国。
所有的赛事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主要归功于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制定了时间表。国际足球联盟和美国足球协会被迫制定了富有创造性的比赛日程。比赛设定了小组比赛的九场连续的比赛。这使得参赛队伍也不得不放弃临时训练,而最后的小组赛是同时进行的。在A组和D组中,最后的比赛被同时设置在连赛的末尾。而B组和C组的最后比赛也被设置为连赛,但被分开在两个城市进行,每一场B组的比赛后都紧跟着一场C组的比赛。四场半准决赛也被设计为两次连赛,两场准决赛也是一次连赛。
位置: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容纳人数: 27,000
位置: 俄亥俄州哥伦布 容纳人数: 23,000
位置: 马萨诸塞州佛克斯波罗容纳人数: 22,385
位置: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容纳人数: 68,500
位置: 俄勒冈州波特兰 容纳人数: 27,700
位置: 华盛顿特区容纳人数: 55,000
16支球队进入本届比赛的决赛圈。
尼日利亚 v
朝鲜
美国 v
瑞典
瑞典 v
朝鲜
美国 v
尼日利亚
瑞典 v
尼日利亚
朝鲜 v
美国
挪威 v
法国
巴西 v
韩国
挪威 v
巴西
法国 v
韩国
韩国 v
挪威
法国 v
巴西
德国 v
加拿大
日本 v
阿根廷
德国 v
日本
加拿大 v
阿根廷
加拿大 v
日本
阿根廷 v
德国
澳大利亚 v
俄罗斯
中国 v
加纳
加纳 v
俄罗斯
中国 v
澳大利亚
加纳 v
澳大利亚
中国 v
俄罗斯
美国 v
挪威
巴西 v
瑞典
德国 v
俄罗斯
中国 v
加拿大
美国 v
德国
瑞典 v
加拿大
美国 v
加拿大
德国 v
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