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肢

✍ dations ◷ 2025-11-19 01:42:46 #幻肢
幻肢(phantom limb)是某些失去四肢的人类所产生的一种幻觉,这些人感觉失去的四肢仍旧附着在躯干上、并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一起移动。幻痛,或幻肢痛、肢幻觉痛(phantom (limb) pain)为病人在幻肢、幻手或幻指上产生之疼痛感。此单词亦有与所爱之人己天人永隔的悲痛之意。早在16世纪,法国的外科医生巴雷(Ambroise Pare)已经注意到幻肢的存在,关于幻肢的民间传说也不胜枚举。“幻肢”这个名词的则是费城著名的神经科医生维米奇尔在1872年开始始用。他观察美国南北战争后在士兵身上广泛发生的幻肢现象,并用假名在当时流行的通俗杂志《Lippincott's Journal》发表幻肢的第一篇文章。五到八成的截肢患者会在其截去部位经受幻肢的现象,幻肢和幻肢痛也可能出现在失去四肢以外的部位,如乳房、牙齿、眼睛、阴茎、鼻、脸,甚至腹腔内的子宫、阑尾等,都有个案报导。幻肢也会出现在天生没有四肢的人或是瘫痪的病患。 约一半的幻肢病人有令人无法忍受的幻肢痛。患部在切除前若经受长期的不舒服,幻肢痛发生的情形较多。幻肢痛可能会因为压力、焦虑或天气变化而加重,或因忙碌、按摩残肢而减轻。幻肢也会有其他感受如热、冷、痒、挤压或炙热感。幻肢有时候会比正常的肢体短,或是以错置、令人不舒服的姿势扭曲。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其幻肢无法动。关于幻肢产生的原因有许多不同的猜测,早期普遍的解释是在截肢后,肢断神经会形成神经瘤(neuroma),神经瘤易发炎且容易受刺激,所产生纷乱的信息传至脑中,使大脑误以为手臂仍然存在。拉玛钱德朗的新发现,则为幻肢的成因提供一个崭新且合理的解释:周边神经必须将讯息传达至大脑皮质的感觉区,才能使人产生知觉,人体各部位在大脑皮质的投射有一定的区块,以手为例,手部神经在大脑皮质的投射区域恰巧与脸区、躯干区相邻,当患者手部被截去时,手部传入大脑的神经会失去作用,而大脑脸区或是躯干区的神经纤维则向旁延伸至手区,使从脸传出的讯息除了到达大脑皮质的脸区外,也会到达手区。拉玛在其著作《寻找脑中幻影》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拉玛由此推测,每当患者笑或者打呵欠时,其脸部的神经冲动也投射到大脑皮质手区,受到这些讯息的刺激,使其大脑一直在幻想他的手臂,产生手还存在的错觉。幻肢痛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忧郁药、脊髓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 将电极植入皮下,并在脊髓旁放置另一个电极。脊髓的神经传导会被电极电流刺激。这个刺激干扰传向大脑的神经冲动,减低幻肢的疼痛。心灵疗法(vibration therapy)、针灸(acupuncture)、催眠(hypnosis)和生物回馈疗法(biofeedback)也被用来治疗幻肢痛。截肢时若除了全身麻醉之外也对患部使用局部麻醉,可有效预防幻肢、幻肢痛的产生。镜箱(英语:Mirror box)(mirror box)为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所发明的特殊装置,用来治疗幻肢僵硬的问题。 原理被解释为将镜像中正常四肢的信号传导给大脑,在移动正常四肢的同时使幻肢感觉正常,进而放松、减轻疼痛等症状。

相关

  • 安比西林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又称安比西林、氨苄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适应症包含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脑膜炎、沙门氏菌感染症,以及心内膜炎。本品
  • IgM免疫球蛋白M(或简称为IgM)是由B细胞分泌的一种基本抗体。IgM是迄今为止实际发现的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最大抗体。它也是接触抗原首先发生反应的第一抗体。脾脏是IgM的最大生产
  • 担子菌门担子菌门(学名:Basidiomycota)是一类高等真菌,构成双核亚界,包含2万多种,包括蘑菇、木耳等主要食用菌。更具体地说,担子菌门包括以下组:蘑菇,马勃,stinkhorns(鬼笔科),支架真菌(英语:Bracke
  • 氰化物中毒氰化物中毒(英语:Cyanide poisoning)是接触多种形式的氰化物而中毒。早期症状为头痛、头晕、心率快、呼吸困难和呕吐等。之后可能会癫痫发作、心跳过缓、低血压、意识丧失和心
  • 乙状结肠乙状结肠是结肠终末部分,通常位于盆腔中,上在左髂嵴平面与降结肠相连,下在第三骶椎平面与直肠相接,长约40~50cm,因呈“乙”状弯曲而得名。
  • 单数单数有两个不同的含义:
  • 茴芹茴芹(学名:Pimpinella anisum,英语:Anise,Aniseed),又称作西洋茴香、洋茴香、大茴香、欧洲大茴香,是原产于埃及和地中海东部的一种伞形科植物,有着带甜味的果实和类似甘草和茴香的香
  • 师婆师婆,又称神婆、神嬷,即华人民间信仰中的女巫,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以替人祈福禳灾、画符施咒、占卜等为职业,声称可让鬼神附身通灵。在台湾及东南亚华人社会颇为常见,但在中华人
  • 恩氟醚恩氟醚(英文Enflurane,系统命名法名称(2-氯-1,1,2-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是一种卤代醚麻醉药,适用于全身麻醉。本药由罗斯·特雷尔(Robert Terrell)于1963年发明并于三年后首次投入
  • 外消旋混合物外消旋混合物(英语:racemic mixture、racemate,或称为 外消旋体)是等物质的量的一对对映体混合后得到的组成物。第一个制得的外消旋体是路易·巴斯德制得的酒石酸的外消旋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