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

✍ dations ◷ 2025-04-03 13:13:22 #肠炎
小肠炎(英语:Enteritis)是小肠的发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或饮料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如沙雷氏菌(英语:Serratia)。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古柯碱、放射治疗,以及自体免疫性疾病,例如克隆氏症和乳糜泻。症状包括腹痛、绞痛、腹泻、脱水、发烧。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包括胃和大肠的发炎。十二指肠炎(英语:Duodenitis)、空肠炎、回肠炎(英语:Ileitis)是小肠炎的亚型,仅位于小肠的特定部位。小肠炎的症状差异很大,依具体病因和其他例如个体差异或不同的疾病阶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症状可能包括腹痛、绞痛、腹泻、脱水、发烧、恶心、呕吐、体重下降。克隆氏症:也称为区域性小肠炎(英语:Regional enteritis),可发病在全肠胃道的任何一段。有40%的病例仅发病于小肠。乳糜泻:基因使病患容易对麸质产生自体免疫反应。嗜酸性小肠病变:嗜酸性球在肠胃道和血管中聚集,形成息肉、组织坏死、发炎、溃疡。最常出现在有特异过敏体质(英语:Atopy)的患者中,但是整体上并不常见。在德国,有90%的感染性小肠炎是因为四种病原体:诺罗病毒、轮状病毒、曲状杆菌、沙门氏菌。其他常见原因包括细菌,例如志贺氏菌、大肠杆菌,以及病毒,例如腺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其他较不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是2岁以下腹泻病童最常见的病原体,与食用受污染的水和食物有关,最常见的是家禽和牛奶。发展中国家的人因为经常接触环境中的抗原,能早期产生抗体,因此病情较轻微。轮状病毒每年造成1.4亿人感染,并造成100万人死亡,其中多数是5岁以下的儿童。这使其成为世界上严重儿童腹泻和腹泻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它选择性地感染小肠中成熟的肠上皮细胞(英语:Enterocyte),引起吸收不良,并诱导分泌水分。它也会引起小肠绒毛缺血,并增加肠蠕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腹泻。梭菌坏死性小肠炎(英语:Clostridial necrotizing enteritis)通常是致命的疾病,由产气荚膜梭菌的β毒素引起。这导致整个肠胃道的发炎和多段坏死。在发展中国家最常见,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也有文献记载。坏死性小肠炎的危险因子包括胰蛋白酶活性降低(可抑制毒素在肠道内分解)和肠蠕动减少(可增加毒素堆积的可能性)。与缺血性结肠炎相比,缺血性小肠炎并不常见,原因是小肠富含血管,在大多数情况下可提供充足的血流量。没有大血管阻塞的情况下,肠系膜血管循环休克可发展成缺血性小肠炎,通常与诸如高血压、心律不齐、糖尿病等潜在疾病有关,因此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由于可能出现小肠的狭窄或完全阻塞,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缺血性伤害的范围可以从黏膜梗塞(英语:Infarction)(仅限于黏膜层)、壁梗塞(英语:Mural infarction)(影响黏膜和黏膜下层)、到透壁梗塞(英语:Transmural infarction)(影响肠道壁整层);黏膜梗塞和壁梗塞本身可能不会致命,但有机会进一步发展为透壁梗塞,可能造成肠道壁穿孔,导致腹膜炎。接受腹腔或骨盆腔放射治疗后常可见肠胃道的发炎。放射治疗后的前三个月归类为早期放射性小肠炎,治疗三个月后则为延迟性放射性小肠炎。早期放射性小肠炎起因于利贝昆氏腺细胞死亡以及随后的黏膜发炎,通常放射治疗疗程结束后会逐渐消退。延迟性放射性小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复杂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肠壁的变化。如果病患的症状有高特异性且明确像某种病因,诊断可以很简单,但通常并非如此,因为许多引起小肠炎的病原体可以表现出相似的症状,尤其是在疾病早期,特别是曲状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许多其他细菌,会诱发急性自限性结肠炎,这是结肠壁的发炎,显微镜下看起来很相似。利用病史、理学检查、检验如全血细胞计数、粪便培养、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聚合酶连锁反应、结肠镜检查、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可以进行鉴别诊断。可能需要活体组织切片以取得组织病理学样本。轻症病患通常不需要治疗,几天后就会恢复健康。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恶化,则可能需要针对根本病因进行特定治疗。如果出现腹泻,建议补充流失的水分,如果腹泻期间持续延长或恶化,则可能需要静脉补水治疗或使用抗生素。将一茶匙盐、八茶匙糖、一颗柳橙的橙汁溶解在一升清水中服用,是一种简单的口服补水疗法。研究证实,抗生素的作用可缩短细菌造成的感染性小肠炎的症状持续时间,但感染性小肠炎常常因为是自限性的病程而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相关

  •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英语:Blood test),是指通过采血以获得受检者的血液,并利用其进行临床检查以获取受检者的健康状况。主要通过医检师进行检验。血液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身
  • 疟原虫疟原虫属(Plasmodium)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囊泡虫。本属生物通称为疟原虫。本属生物中有五种疟原虫会使人类感染疟疾,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
  • 变异突变(英语:Mutation,即基因突变)在生物学上的含义,是指细胞中的遗传基因(通常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去氧核糖核酸)发生的改变。它包括单个碱基改变所引起的点突变,或多个碱基的缺失、重
  • 溶液在化学中,溶液(英语:Solution),又称为单一相均匀混和物(英语:Homogeneous Mixture),是由两种或以上纯物质所混合成的均相、稳定的分散体系;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是气态甚至是其组合;可能
  • 肋膜黏连术肋膜黏连术(也称胸膜固定术)是一种针对多发性气胸跟肋膜积液的治疗。肋膜黏连术有两种:化学肋膜黏连术和机械肋膜黏连术。化学肋膜黏连术是利用化学物质,来刺激炎症,达到修补肺膜
  • 青霉烯青霉烯(英语:penem)是一类不饱和的β-内酰胺抗生素的统称。青霉烯和青霉烷的不同在于五元环上带有一个2(3)位的双键,青霉烯和碳青霉烯的不同在于五元环上的4号位上是一个硫原子,
  •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语:Aspartate Transaminase,缩写 AST),也称作谷草转氨酶(SGOT),是一种磷酸吡哆醛蛋白质,也可以作用于L-苯丙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EC 2.6.1.1)。谷草转氨酶
  • 亚历山大·弗莱明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FRS(Sir 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苏格兰生物学家、药学家、植物学家。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发现青霉素,这一发现开创了抗生素领域,
  • 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焊料焊料(英语:Solder),通常为锡的合金,故又称焊锡,为低熔点合金(英语:Fusible alloy),在焊接的过程中被用来接合金属零件, 熔点需低于被焊物的熔点。一般所称的焊料为软焊料,熔点在摄氏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