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泰国菜
✍ dations ◷ 2025-04-25 09:10:32 #泰国菜
泰国菜,泛指泰国民族的饮食文化。泰国菜以酸、辣、咸、甜、苦五味的平衡为特点。泰国菜有五大菜系,分别为泰国中原菜、首都菜、泰国南部菜、兰纳菜与依善菜,反映泰国五方不同的地理和文化,而各地使用的食材往往跟邻近国家的一样。例如泰南菜,和马来菜一样多用椰奶、鲜黄姜,而泰东北菜则与老挝菜一样善用青柠汁。此外,泰国现有的菜式,不少受到多年定居泰国的华裔影响,其中潮州菜的影响最为显著,例如粥,贵刁(粿条),和海南鸡饭等。泰国菜多使用鱼露和新鲜的香料,少用干材。泰国菜的特点,讲究酸、辣、咸、甜、苦五味的互相平衡,通常以咸、酸、辣为主,而带着一点甜,而苦味则隐隐约约在背后。首次尝试泰国菜的人都会觉得味道很独特,因为五味同一时候显现在舌头上,而且有很多调料是东南亚特有的。泰国菜用调料的特点,整体来说善用椰奶,九层塔,香茅,泰国青柠(又称青柠菜),和辣椒。泰国人的正餐是以米饭为主食(米饭可以是泰国香米,也可以是糯米),佐以一两道泰式咖喱,一条鱼或一些肉,一份汤,和一份沙拉。顺序没有什么讲究。喝汤,对泰国人是配饭的一道菜,著名的有泰国的冬荫功,分为清汤和加椰浆的浓汤。由于泰国位于热带地区,气候潮湿和炎热,所以各种蔬菜和水果都极其丰富。北部有山河,南部地峡,两边有海,而中部田地肥沃,国家丰富的资源,可以在国民的饮食看得出。泰国菜色彩鲜艳,而名种出产都极为鲜味。泰国人吃饭惯用右手,左手只能用来拿一些他们认为的不洁之物。泰国人吃饭不一定要喝汤。
不过少部分料理如泰式火锅(泰文:สุกี้),泰国人会使用筷子和汤匙丶叉子来做食用。泰国一般的主食,就是泰国本土出产的茉莉香米(英语:Jasmine rice)。泰国中原土地肥沃,雨水充足,种稻米一年能收三至四次。米饭为主食,佐菜可以有咖喱、炒菜、或其他菜色。求简快的时候,佐菜可以放在饭前面。除了茉莉香米之外,泰国还有吃糯米的习惯。糯米是泰国东北部和老挝的日常主食。泰国的面条,用闽南通用的名,叫粿条(泰文:ก๋วยเตี๋ยว),上菜时通常单单一碟,例如泰式炒河粉(音:Pad Thai;泰文:ผัดไทย),或各种汤面。由于华裔定居泰国多年,不少中国的菜色已经被泰国化,例如泰国船面(英语:Boat noodles)(泰文:ก๋วยเตี๋ยวเรือ;音:kway teow rua)。南姜、酸子、香茅、青葱﹑柠檬叶﹑九层塔、胡荽、紫苏、薄荷叶等。辣椒、咖喱、鱼露、虾酱、椰奶等。泰国菜有五大菜系,各种菜系有不同特色。泰国素沙律海鲜沙律麻辣沙律酸辣鸡
相关
- 致谵妄药致谵妄药(deliriants),致幻剂的一种,会使人进入谵妄状态。此概念是David F. Duncan 和 Robert S. Gold 为了与LSD等迷幻药物有所分别而引入。麻木、完全混乱、虚谈等状态较为
- Betamethasone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为一固醇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以及皮肤炎和银屑病等等免疫性皮肤疾病。其他适应症还包含哮喘及血管
- 重大创伤损害,是伦理及法律概念。伯纳德·格特(英语:Bernard Gert)将损害包括:
- 德文郡第四代德文郡公爵 威廉·卡文迪许,KG,PC(英语:William Cavendish, 4th Duke of Devonshire,1720年5月8日-1764年10月2日),英国首相(1756-1757)。他在1741年和1747年当选德比郡议员。他
- 尤尔根·哈贝马斯尤尔根·哈伯玛斯(德语: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之一。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马克
- 百年理工学院百年理工学院(英语:Centennial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Technolog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专院校,在该省多伦多市设有四座校园,主要服务大多伦多地区东部的居
- 日军日本军(日语:日本軍/にほんぐん、にっぽんぐん Nihon-gun、Nippon-gun */?),简称日军,广义上是指日本的国家军队,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国时期(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日本军
- 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简称南美板块,是一个大板块,包括了整个南美洲大陆,向东一直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岭。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美洲板块的南半部。南美洲板块的东界是离散边
- 军事法庭军事法庭(英语:Court-martial,简称CM),亦可译为军事法院、军法审判、军法裁判、军法会议、军法处置等,是依照军法(英语:Military justice)审判关于军队等军事组织的犯罪或者在军事组
- 548年}}十二月,诸樊(春秋吴国第二十任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