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龙属

✍ dations ◷ 2025-11-16 02:44:11 #上白垩纪恐龙,泰坦巨龙类,南美洲恐龙

阿根廷龙属(属名:,意为“阿根廷的蜥蜴”)是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的一个属,是种草食性恐龙,可能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体型最巨大的陆地动物。它们在劳亚古陆侏罗纪的近亲(如迷惑龙)灭绝后,才于白垩纪中期的南美洲出现,即距今约1亿年前。

没有太多阿根廷龙的化石被发现。正模标本(编号PVPH-1)包含:三节前段背椎、三节后段背椎、有第1到5节荐椎(都只有椎体的腹侧)、数个破碎的背肋、一个右侧荐肋、右胫骨。第一背椎的高度(神经棘顶端到椎体腹侧)是1.59米,而胫骨约为1.55米长。另外,一根不完整的股骨(编号MLP-DP 46-VIII-21-3)也被归类于阿根廷龙,是一节不完整的股骨干,长1.18米。

在1990年代,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T. Appenzeller曾多次提出阿根廷龙的身长、体重估计值,身长估计值约35米、体重估计值多介于90到100公吨之间。但当时缺乏较完整的泰坦巨龙类化石可供比较。近年来,有较为完整的泰坦巨龙类化石发现,例如萨尔塔龙、后凹尾龙、掠食龙,使科学家可以估计出泰坦巨龙类的较准确体型。在2006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的一份双腔龙与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的研究中,估计阿根廷龙的身长是30米。在汤玛斯·霍尔兹的2008年版恐龙列表里,则将阿根廷龙的身长记为36.6米。

在2004年,佩尔·克里斯坦森等人的南美洲白垩纪恐龙研究里,提出正模标本里的胫骨其实是个腓骨,并将新发现的股骨列入计算,参照其他13种蜥脚类恐龙的骨头密度,计算出阿根廷龙的骨头密度介于60到88公吨,最有可能是73公吨。

阿根廷龙的模式种是乌因库尔阿根廷龙(),是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约瑟·波拿巴(José F. Bonaparte)及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 Coria)于1993年发表及命名的。它是属于白垩纪阿尔布阶至森诺曼阶,距今约112.2-93.5百万年前。发现化石的地点是位于阿根廷内乌肯省的利迈河地层。

阿根廷龙出现于《与恐龙共舞》()的特别节目《巨龙国度》(),在节目中一群阿根廷龙走到河岸以产下它们的蛋,但在途中遭到一群南方巨兽龙所猎食。阿根廷龙也出现在在IMAX电影《巴塔哥尼亚恐龙》(),在电影中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 Coria)介绍在阿根廷的主要挖掘地点。

相关

  • 社会生活生活是人类活着的期间所做的一切行为的总称。社会生活是日常生活、都市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艺术生活、宗教生活的总称。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工作,对社会来说
  • 群体免疫群体免疫(英语:herd immunity或community immunity)是指人或动物群体中的很大比例因接种疫苗而获得免疫力,使得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此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群体免疫理论表明,
  • 矮子丕平矮子丕平(法语:Pépin le Bref,714年-768年9月24日),又称丕平三世(Pépin III)、矮子丕平。丕平是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751年,在教皇和法兰克贵族的支持下,推翻墨洛温王朝,成为法兰克国王
  • 鞭虫鞭虫是一种圆虫(一种寄生虫),因为其形状与鞭子相似而被称为鞭虫。
  • 古罗马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不安全性行为安全性行为是指一套为保持人们身心健康的性行为作法而做出的设计,狭义的指减低性病感染风险的性行为;广义的安全性行为除此之外,还包括对进行性行为的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性行为
  • span style=font-style: italic; color: #48A3B5;亚得里亚海/span亚得里亚海(意大利语:Mar Adriatico,斯洛文尼亚语:Jadransko morje,克罗地亚语:Jadransko more,阿尔巴尼亚语:Deti Adriatik),是地中海的一部分水域,分隔了意大利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
  • Csub4/subHsub4/subFe(CO)sub3/sub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系统命名为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0)(化学式:(C4H4)Fe(CO)3)是一种中心铁原子与环丁二烯和羰基形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这种特殊的配合物是有机化学中制备环丁
  • 逆温层逆温(英语:temperature inversion)现象是一种气象学的现象,指地面上的温度随着高度越高而增加,与高度越高温度下降的正常现象相反,通常因高压笼罩,不易空气对流所致。因为较高的暖
  • 水獭属水獭属(学名Lutra)包括两种产于欧洲和亚洲的水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