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豪塞尔

✍ dations ◷ 2025-07-20 20:00:38 #1880年出生,1972年逝世,纳粹德国大将,党卫队最高集团领袖,德国自由军团成员,魏玛防卫军人物,橡叶骑士佩宝剑铁十字勋章人物,勃兰登堡人

保罗·豪塞尔(德语:Paul Hausser,1880年10月7日-1972年12月21日),是一名德国将领,在两次大战的战间期期间服役于威玛防卫军,军衔为中将,退役后加入武装亲卫队,并作为主要领导者之一;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先后在“东战场”及“西战场”皆有辉煌胜战纪录,且战斗负重伤两次导致瞎一眼;战后加入前纳粹武装亲卫队老兵互助会(HIAG),并积极争取武装亲卫队的荣誉和法律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纽伦堡审判是作为证人而非战犯。

豪塞尔出生在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一个普鲁士军人家庭,父亲Kurt Hausser是陆军中校退役,于1892年子循父业加入德意志帝国陆军,并于1896年于Köslin军官学校毕业,毕业后又再到柏林“帝国教导团”“普鲁士军官团”受训于189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1899年3月20日领兵德军第155步兵营上尉营长驻军于Posen省的Ostrowo;1903年10月1日转任德军第2步兵团参谋5年,直到1908年10月1日,德国陆军送他一样大礼物:挑选保送他到位于首都柏林的“战争学院”学习,直到1911年7月21日毕业;1912年起平步青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担任德军参谋本部高级参谋,战后续留任于德军(凡尔赛条约限制陆军十万人,能留任者多是菁英份子),1927年晋升上校。

他在1932年1月31日自德军(Reichswehr)陆军中将官阶退伍,退伍后参加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右翼政治组织:“钢盔,前线兵爷联盟”,即成为这政治组织“勃兰登堡—柏林”分部领导;不久这组织与纳粹前身“冲锋队”合并,在武装亲卫队崛起取代“冲锋队”后成为武装亲卫队重要成员之一,1934年11月成为武装亲卫队上级领袖,1935年成为上校督导,1936年升迁为武装亲卫队旅队领袖。

豪塞尔参与1939年波兰战役,职务是研究德军与武装亲卫队协同作战的观察员,1939年10月纳粹党SS-VT部队开始组成,并新组织一个摩托化步兵师给豪塞尔统领,不久此师改名为武装亲卫队第2装甲师,取名“帝国”师,于1940年法国战役中参战并加入巴巴罗萨作战,于1941年时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1943年时再获得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驻防诺曼底时又获得橡叶骑士带宝剑铁十字勋章。在与苏军作战时负伤多处且瞎一只眼,康复后1943年6月带领新组建的武装亲卫队第2装甲军团在“第三次卡尔可夫战役”时,德军濒临崩溃,他毅然违抗希特勒再三清楚“不准撤退”命令,撤出德军免被苏军包围消灭。于1943年3月又夺回哈尔科夫,紧接着库尔斯克战役这场装甲会战,率领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军参战,下辖武装亲卫队第3装甲师、武装亲卫队第2装甲师;该役结束后,一个改编组后的新军团交接给他,辖有武装亲卫队第1、第2、第3、第9师、第10共五个装甲师,由他率领驰援诺曼地登陆后的初步战事, 当德军第7军团司令弗雷德里希·多尔曼病逝,便改予豪塞尔统领,经过法莱兹包围战后,豪塞尔放下他的大军去养伤,因为他再度受到重伤,被子弹射过口颊。1944年8月,豪塞尔又升官为武装亲卫队最高集团领袖,之后带伤复出,担任德国G集团军司令(任期自1945年1月28日至4月3日),之后到德国5月初投降期间,他担任阿尔贝特·凯塞林元帅司令部军事参谋长。

1912年11月9日与Elisabeth Gérard(1891年生)结婚,1913年生一女。

豪塞尔写了多本关于SS和德国军事的书:

years=1939年10月9日 - 1941年10月14日
{{{4}}}



相关

  • 北亚哥曼古须塔屋·北亚哥曼(Gustav Bergmann,1906年5月4日-1987年4月21日),奥地利犹太裔哲学家,维也纳圈成员之一,主要贡献为本体论。
  • 旺代战争1795年6月24日 - 1796年3月29日 1799年10月15日 - 1800年1月18日旺代战争(法语:Guerre de Vendée),又称旺代暴动(法语:Révolte Vendéenne)、旺代叛乱(法语:Rébellion Vendéenne
  • abbr class=abbr title=R9: 与可燃物质混合后有爆炸性R9/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
  • 僧侣体世俗体(Demotic)   → 科普特字母(Coptic alphabet)   → 麦罗埃文     → 古努比亚字母(Old Nubian alphabet) Byblos syllabary建筑 · 艺术 · 历法 科普特学 ·
  • 朴泳孝朴泳孝(1861年-1939年9月21日),字子纯、无量,号春皋、玄玄居士,是朝鲜王朝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政治人物,是开化派的主要人物。出身京畿道水原市。在日韩合邦期间,曾改日本名山
  • 凌焕新凌焕新(1962年3月-),江苏靖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曾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2016年1月,任命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2017年3月,任中央军委纪委正军职专职委员。2018年12
  • 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s),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中提出的一项概念,指受到保护的陆地、海岸带或海洋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区域。截至2011年,该组织已
  • 肯塔基州肯塔基州议会是美国肯塔基州的立法机构。肯塔基州议会为两院制,包含肯塔基州参议院(英语:Kentucky Senate)与肯塔基州众议院(英语:Kentucky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肯塔基州参
  • 杰曼·德·斯戴尔杰曼·德·斯戴尔(Germaine de Staël,1766年4月22日-1817年7月14日),全名安娜·路易斯·杰曼·德·斯戴尔-奥斯丹(Anne Louise Germaine de Staël-Holstein ),以德·斯戴尔夫人而
  • 阿里·博泽尔阿里·许斯雷夫·博泽尔(土耳其语:Ali Hüsrev Bozer,1925年7月28日-),土耳其政治人物,商法学者。博泽尔生于土耳其安卡拉,曾在图尔古特·厄扎尔和耶尔德勒姆·阿克布卢特内阁担任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