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维托德·英伽登(Roman Witold Ingarden,1893-1970),波兰哲学家,研究领域包括现象学、本体论和美学。
二战之前,英伽登的多数著作都是以德文出版的。战争期间他回到波兰,所以他的一些有关本体论的著作并没有被哲学界注意到。
英伽登于1893年2月5日在奥匈帝国的克拉科夫出生。他最早在利沃夫大学跟随卡济梅尔兹·塔多斯基学习数学和哲学,然后转到哥廷根跟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学习哲学。他被胡塞尔视为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并陪同胡塞尔到弗莱堡大学。在1918年,英伽登提交了博士论文,导师为胡塞尔。他的论文的题目是《亨利·伯格森的直观与智性》。
之后英伽登回到了波兰,在他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那里进行学术研究。长期以来,被迫以中学教学来维持营生。1925年,他将他的《基本问题》这篇文章提交给了利沃夫大学的卡济梅尔兹·塔多斯基。这篇论文被英语哲学界注意到了。1933年,大学向他提供教授职位。他以《文学艺术作品》(Das literarische Kunstwerk。Eine Untersuchung aus dem Grenzgebiet der Ontologie,Logik und Literaturwissenschaft,1931)得以闻名于世。
在1939年到1941年苏联占领利沃夫期间,英伽登继续他的大学活动。1941年德军开展巴巴罗萨行动之后,英伽登向学生秘密教授数学和哲学。在他的房子被炸毁之后,他继续写作《关于世界之存在的争端》一书。
在战后不久的1945年,英伽登于德国的尼古拉哥白尼大学担任教授,但被共产党政府于1946年取缔。之后,他转到了克拉科夫的亚捷隆大学,在那里取得教职。然而在1949年,由于他所谓的唯心主义,英伽登被斥为“唯物主义的敌人”并禁止授课。在1957年,他再次回到亚捷隆大学,在那里继续任教、写作和出版。1970年6月14日,英伽登因脑出血去世。
英伽登是实在论现象学家,因此不接受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他接受过现象学的训练,但他的著作大体上都是相关于本体论的。因此英伽登是最著名的现象学本体论学者之一,他基于可以提供这本体论知识的所有经验的基本特征来描述各种对象之存在的本体论结构和状态。
英伽登最著名的作品涉及美学和文学,这也他是最被英语母语读者所熟知的方面。英伽登美学方面著作中的特别关注点在某种程度上被他的一般哲学立场不幸误导,后者集中于他在“关于世界之存在的争端”中提及的有关形式的、存在论的本体论与质料的本体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