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霜杯伞

✍ dations ◷ 2025-02-23 19:41:07 #白霜杯伞
白霜杯伞(学名:Clitocybe dealbata),俗称象牙漏斗(ivory funnel)和出汗蘑菇(sweating mushroom),属于口蘑科杯伞属,是一种于欧洲及北美洲广泛地生长在草坪和草地的真菌。白霜杯伞体形细小,颜色为白色,外形呈漏斗状。白霜杯伞俗称“出汗蘑菇”是因为吃下白霜杯伞后中毒的人会有出汗的症状。因白霜杯伞含有毒性的毒蕈碱,因此白霜杯伞不可食用。白霜杯伞最早是由英国博物学家詹姆斯·索尔比于1799年描述。当时,索尔比把白霜杯伞描述为“Agaricus dealbatus”。其中的“dealbatus”在拉丁文意为“粉饰”。于1874年,白霜杯伞才被法国博物学家克劳德·卡西米尔·吉莱赋予现在的学名。可是,白霜杯伞经常被误认与环带杯伞同义。白霜杯伞颜色为白色或沾有浅黄色的白色。菌盖多呈扁平状,部分呈凸圆至漏斗形状,直径2至4厘米。菌柄高约2至3.5厘米,阔度为0.5至1厘米,颜色为米色至浅褐色。白霜杯伞的孢子印为白色。没有独特的味道或气味。白霜杯伞是具毒性的真菌,与环带杯伞毒性相近。白霜杯伞与可供食用的硬柄小皮伞和斜盖菇外貌相似,因此容易被人混淆。白霜杯伞通常会在夏季和秋季中的多草地带生长。常群居,且能构成仙女圈。另外,白霜杯伞经常出现在草地上,使儿童易于发现,因而提高了儿童错吃白霜杯伞而中毒的机会。白霜杯伞主要的有毒成分为毒蕈碱,而毒蕈碱中毒约15至30分钟后,大量流涎、出汗和流泪等症状便会出现。严重的话,中毒者会腹痛、剧烈恶心、腹泻、视力模糊和呼吸困难。中毒症状一般在两小时内消退。尽管毒蕈碱中毒导致的死亡案例很罕见,但曾有导致呼吸衰竭或心衰竭的案例。毒蕈碱的解毒剂为阿托品。

相关

  • 扬·涅齐斯瓦夫·博杜安·德·库尔特奈博杜恩·德·库尔德内(Jan Niecisław Baudouin de Courtenay,1845年3月13日-1929年11月3日),波兰语言学家,建立音位学说,是现代音位学的先驱者。出生于波兰拉杰明,1866年毕业于华沙
  • 阿罗汉阿罗汉(梵语:अर्हत्,Arhat;巴利语:Arahant),又译阿罗诃,意译为应供、杀贼、无生,汉语常简称为罗汉;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转法轮解脱道的教导修习四念处、十二
  • 环法大赛环法自行车赛(法语:Le Tour de France)是一个每年举办的多赛段公路自行车赛,主要在法国进行,但有时也出入周边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西班牙)。自从1903年开始以来,每年于夏季
  • 致死原因及所占比例列表下表所示为2002年全年对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死亡及致死原因的统计,由上而下,按各致死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所占比例排列。如该表所计,该年份世界死亡人口总数约为57,0
  • 阿拉巴马截至2010年亚拉巴马州(英语:Alabama,i/ˌæləˈbæmə/,又译作阿拉巴马州)是美国东南部地区一个联邦州。北接田纳西州,东邻乔治亞州,南至佛罗里达州和墨西哥湾,西临密西西比州。亚
  • 大田市坐标:36°21′04″N 127°23′06″E / 36.351°N 127.385°E / 36.351; 127.385大田广域市(朝鲜语:대전광역시/大田廣域市 Daejeon gwangyeoksi */?)位于韩国中部,是韩国第五大
  • 色性色性即色彩的冷暖分别,也称色温。色彩学上根据心理感受,把颜色分为暖色(红、橙、黄)、冷色(青、蓝)和中性色(紫、绿、黄、黑、灰、白)。在绘画、设计等中,暖/冷色分别给人以亲密/距离
  • 蜥臀目蜥臀目(学名Saurischia)也称为龙盘目或蜥盘目。名称源自希腊文中的σαυρος(sauros;“蜥蜴”之意)与ισχιον(ischion;“髋关节”之意)。是恐龙之下所属两目中的其中一目。
  • 枪炮、病菌与钢铁《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贾德·戴蒙于1997年所著。此书于19
  • 杰马尔帕夏艾哈迈德·杰马尔帕夏(土耳其语:Ahmet Cemal Paşa,1872年5月6日-1922年7月21日)是奥斯曼帝国的政府官员与知名军事人物。杰马尔出生于希腊米蒂利尼。毕业于奥斯曼帝国战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