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

✍ dations ◷ 2025-08-27 07:35:32 #宇航员

宇航员是指接受航天训练后,指挥、操纵或搭乘航天器的人员。

中国“航天员”的称呼来自于钱学森的定义:“航空”指大气层内,“航天”指大气层外到太阳系内,“宇航”指太阳系外。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航行则需超过100公里。

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27,082个航行日(crew-day),在太空中散步共用了98个航行日。

按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

载人航天器

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64个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

俄语环境下,按照宇航员升空所承载的发射器来辨别称呼。乘坐前苏联/俄罗斯发射器升空的宇航员称作“космонавт”。该词由希腊语的“κόσμος”(宇宙)和“ναύτης”(水手)组合而成,意思是“在宇宙中航行的人”。乘坐美国发射器升空的宇航员使用英语借词“астронавт”。美俄合作后隶属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一律称作“астронавт”,即便是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行,而隶属欧洲空间局的宇航员一律称作“космонавт”。乘坐中国发射器升空的宇航员有时称作“тайконавт”。

英语环境下,按照宇航员隶属航天机构的国家来辨别称呼。宇航员隶属航天机构的国家除俄罗斯与中国之外,泛称为“astronaut”。该词由希腊语的“άστρον”(星星)和“ναύτης”(水手)组合而成,意思是“在星际航行的人”。而隶属前苏联/俄罗斯航天机构的航天员,则使用俄语借词“cosmonaut”。隶属中国航天机构的航天员,有时称作“taikonaut”,该词由拼音化的“tàikōng”(太空)和希腊语“ναύτης”(水手)组合而成。

中文环境下,不同地区对宇航员称法不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宇航员又称作“航天员”。台港澳以及部分海外华侨时常使用“太空飛行員”作为正式称谓,但也较常使用“太空人”作为这个称谓的简称。

日文环境下,泛称宇航员为“宇宙飛行士”。

法语环境下,法国、比利时、瑞士三国有时称其欧洲空间局的宇航员为“spationaute”,但一般还是按照发射器隶属国家分称作“cosmonaute”或“astronaute”。“spationaute”一词是由拉丁语“spatium”(空间)和希腊语“ναύτης”(水手)组合而成,意思是“在空间航行的人”。该词同时被借到英语,拼写为“spationaut”。马来语环境下,马来西亚称其宇航员为“angkasawan”,由“angkasa”(空间)与后缀“wan”(人)组合而成。印度载人航天计划出炉后,印度各界开始议论未来印度自主发射的宇航员的正式称呼。印地语环境下,宇航员在印度正式称呼为“अंतरिक्ष यात्री”(源自梵语“地外空间游人”),简称作“आकाश गमि”(源自梵语“天空游人”)或“ब्रह्माण्ड गमि”(源自梵语“空间游人”)。除印地语称呼,还有多个英语翻译的提议,均使用希腊语后缀“ναύτης”(水手)。包括:“gaganaut”,源自梵语“गगन”(天堂);“brahmanaut”,源自梵语“ब्रह्माण्ड”(宇宙);“vishvanaut”,源自梵语“विश्व”(此生此世);“vyomanaut”,源自梵语“व्योम”(天空或空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最终选定“vyomanaut”。

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是尤里·加加林,他在1961年4月12日乘坐东方一号(Восток-1)进入太空。

在1961年5月上太空的艾伦·谢泼德则成为美国首位航天员。

最年轻的宇航员是戈尔曼·季托夫,他于1961年8月6日乘坐东方2号升空时只有26岁,他也是第一个发生太空晕眩(英语:Space_adaptation_syndrome)的宇航员,亦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太空呕吐的人类。

第一位女性宇航员是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她在1963年6月乘坐东方6号(Восток-6)进入太空。

王赣骏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华人,他于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乘坐挑战者号太空飞机(使命代号:STS-51-B)进行了为期7天的太空飞行。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空成为中国首名航天员。

其他曾经进入过太空的美籍华裔包括卢杰、焦立中、张福林。

最老的是约翰·格伦,1998年他乘坐STS-95升空时已经77岁了。

在太空中逗留时间最长的是瓦列里·波利亚科夫(共437.7天)。

到2003年,个人上太空次数最多的为7次,该项纪录由杰里·L·罗斯和张福林两人保持。

宇航员离地球最远的距离是401,056公里,发生在阿波罗13号紧急事件中。

首个自制航天器升空的航天员是迈克·梅尔维尔,乘坐的是宇宙飞船一号(SpaceShipOne Flight 15P)。这与各式各样的百万富翁太空游客形成对比,那些太空游客只是作为公开提供资金的飞行乘客或少数人员(通常由俄罗斯提供飞到国际空间站的服务)。

在美国,被选为候选航天员将获得银质奖章。他们进入太空后,将收到金质宇航员奖章。美国空军也授予飞越海拔80公里的飞行员宇航员奖章。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只有美国和苏联有现役的宇航员。

1976年苏联开始实行国际宇航员计划,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选出6名宇航员组成第一组。第二组于1978年开始训练。

1978年,欧洲空间局选出4名宇航员进行训练,以执行在航天飞机上的首个太空实验室任务。法国在1980年开始训练自己的宇航员,接着是德国于1982年,加拿大于1983年,日本和意大利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更多的国际运载专家被选为航天飞机航天员,之后俄罗斯的联盟任务也有国际专家的参与。

1998年欧洲空间局组成单一的宇航员组织,以取代此前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国家宇航员组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7月,全世界已经有57名女航天员上天,其中美国46名,俄罗斯3名,中国2名。

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宇航员是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于1963年6月16日单独乘坐东方六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苏联、美国和中国的首位宇航员均来自喷射战斗机的飞行员,通常是有军衔的试飞员。军事宇航员将被授予特别资格奖章,完成宇航员训练和参与太空飞行的军事宇航员则授予宇航员奖章。

到目前为止共有18名宇航员在航天任务中丧生,在地面训练中意外丧生的至少也有10人。

相关

  • 医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生又称医师,在中国古代称大夫或郎中
  • 台东区台东区(日语:台東区/たいとうく Taitō ku */?)是日本东京都的特别区之一,为东京都各特别区中面积最小者。全区几乎位于东京23区的中心,东接隅田川。区内拥有上野、浅草两大繁华
  • ISO 4缩写ISO 4(信息及文档——标题字词及出版物标题的缩写规则,英语: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Rules for the abbreviation of title words and titles of publications)是规定
  • 哈灵根哈灵根(Harlingen /ˈhɑːrlᵻndʒᵻn/ HAR-lin-jin)是美国的一座城市。位于德克萨斯州南部,里奥格兰德谷地。距墨西哥湾海岸有约30英里(48公里)。全市面积超过34平方公里,是卡梅
  • 兰陵郡兰陵郡,中国古代的郡。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分东海郡为东海国、兰陵国,以封司马越、卫瓘。兰陵国治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兰陵县西南),属徐州,领承、兰陵、昌虑、合乡、戚五县,
  • 艾哈迈德·米德海特艾哈迈德·米德海特(土耳其语:Ahmed Midhat Efendi,1844年-1912年12月28日)是奥斯曼帝国的作家、记者、出版商,活跃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当政时期。
  • 2010年世界袋棍球锦标赛2010年 FIL 世界袋棍球锦标赛是2010年7月15日至24日举行。此一首要国际男子袋棍球锦标赛的举办地点是英国曼彻斯特。创纪录的共有29个国家参赛(不包含易洛魁队,该队虽然有报名
  • 第一代达尔豪斯侯爵詹姆斯·布朗-拉姆齐第一代达尔豪斯侯爵詹姆斯·安德鲁·布朗-拉姆齐,KT,PC(James Andrew Broun-Ramsay, 1st Marquess of Dalhousie;1812年4月22日-1860年12月19日),苏格兰政治家、英属印度官员。他生
  • 李慕琳李慕琳(1919年-2002年12月),原名李美英,女,原籍山东德州,生于河北张家口,中国舞蹈教育家,曾任上海市舞蹈学校首任校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
  • 冲绳岛战役。在陆地上,美军至少失去了225辆坦克,多辆履带式登陆车遭到击毁,而消灭了日军27辆坦克和743门大炮(包括迫击炮、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其中一些是由于海军和空军的轰炸而击毁。有一项统计,日军大约有107,000名战斗人员伤亡及7,400人被俘。有些士兵实行切腹自杀或简单引爆身上的手榴弹,另外大约有20,000人活封在他们的洞穴内。这也是日军在战争中第一场有数千人投降成为俘虏的战役,许多日军囚犯是琉球人及在不久前才应召入伍参加战斗,因而没有充满日军的不投降主义教条。当美军占领该岛后,日军取走冲绳人的衣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