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是以叶蜡石或地开石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石料,是雕刻、篆刻常用的石材。寿山石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寿山乡、日溪乡,连江县小沧畲族乡、蓼沿乡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寿山石主要出产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市郊北部约30多公里的寿山乡,日溪乡,闽侯县等地。
1954年在褔州仓山区发掘南朝的墓葬群中发现用寿山石雕刻的石猪。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经唐宋朝雕刻艺术渐渐成形,但作品仍以人物及动物石俑为主。现褔州市博物馆藏有以上这些雕刻作品。元明朝开始与起用叶腊石制印,寿山石成为印石材料的一个重要品种,同时寿山石的雕刻艺术也随着产生并逐步发展。直至清朝初年杨玉璇、周彬等雕刻名家出现,促使东门、西门两个流派逐渐形成。
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山坑之分。石坑寿山,角山,九茶山,月尾溪,都灵坑,坑头洞,水晶洞等处。
田坑产自寿山乡一带溪旁水田底所埋藏的零散独石。田黄石是田坑的简称。在地质学上称为“冲积型砂矿”外观特征:质地温润可爱,微透明或半透明,石肌里隐隐可现萝卜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石表有时裹黄色、白色、灰黑色或黑色的(鸟雅皮)石皮。间有红色格纹。其品种主要按色泽区分。通常分为:田黄石、白田石、银裹金石、红田石、绿田石、黑田石、田黄冻、硬田、搁溜田和溪管独石等。
水坑产自寿山乡南面的坑头矿脉。由于矿体地下水丰富,矿石受其浸蚀,多呈透明状,富光泽。水坑诸石多出于此。水坑石的品种主要以每一块矿石的色象形似而区分:
山坑产自寿山、月洋两个山村。山坑是分布最广,品种最多的石系。主要品种:
寿山石与青田石的产地特征比较(依据朱选民2011年珠宝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