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抟秋

✍ dations ◷ 2025-08-14 11:22:00 #1920年出生,1998年逝世,台湾导演,台湾剧作家,明治大学校友,国立新竹高级中学校友,桃园区人,林姓,台语电影导演

林抟秋(1920年10月6日-1998年4月4日),台湾桃园区人,剧作家、电影制片家及电影导演。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曾为日本籍教师改名“林博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原名,一生跨足戏剧、电影、实业界。

林抟秋之父林添富经营谦记商行(大豹炭矿事务所),负责台北地区8个矿场的运输行销事务,家境富裕。林抟秋1938年从新竹中学肄业后赴日升学,1942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科。就学期间便热衷观赏戏剧,私下也尝试剧本创作。毕业后随即加入东京地区以领导“新喜剧运动”闻名的新宿红磨坊剧团,成为在东京第一位台湾出身的专业剧作家,在1942年间并且一度在东宝影业支援电影摄制工作,奠定日后的制片事业基础。

1943年初返台后,指导桃园青年团体双叶会公演《阿里山》,随后发表代表剧作《医德》与《高砂馆》,4月间与王井泉、张文环等人筹组厚生演剧研究会,继承因中日战争而中断的新剧运动。9月推出《阉鸡》、《高砂馆》、《地热》、《从山上看见的街市灯火》等剧,演出轰动一时。林抟秋一人负责这次公演所有剧目之编剧、导演工作;同时由于编、导技术成熟,当时剧评喻为“台湾新剧运动的黎明”,是台湾现代戏剧史上划时代的演出。

1946年林抟秋与王井泉成立“人人演剧研究会”,原要出演《海南岛》,但适逢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台湾省剧团管理规则〉实施严格的剧本审查制度,当局以该剧“主题晦暗”为由未让其审核通过,林抟秋只得改为上演《医德》与《罪》,并改名为“人剧座”重新送审才能演出。不久,二二八事件爆发,自此挥别剧坛,返乡务矿。

1957年间台语电影摄制风气初兴,林抟秋于是筹组玉峰影业公司,并于莺歌山区兴建湖山制片厂,拍摄台语电影,不过电影创作却因当时电影检查制度,而有很大的限制。不久,玉峰影业就在台语电影整体的景气下滑以及电视出现,而结束营运。林抟秋的电影代表作品有《阿三哥出马》、《错恋》《五月十三伤心夜》、《第六个嫌疑犯》等。

相关

  •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英语: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也称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
  • 电影节金砖国家电影节(英语:BRICS Film Festival),是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联合举办的电影节,是金砖国家为促进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作为每年“金砖国家”峰会系列获得
  •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用以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大事,分为:
  • 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英语: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常缩写为CABG)或心脏绕道手术,俗称冠脉搭桥或搭桥,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缓解心绞痛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手术。搭桥
  • 西南联大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由当时的北大、清华、南开在云南昆明共同组成的大学,前身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最初由当时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和南开
  • 美国陆军 (电子游戏)《美国陆军系列》(英语:America's Army)是一系列多人军事战术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由美国陆军红石兵工厂(英语:Redstone Arsenal)陆军游戏工作室研发,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协助美国陆军招
  • 金川金川县(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omolangm
  • 乔·内森约瑟夫·迈克尔·内森(Joseph Michael Nathan,1974年11月22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是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终结者。高中和大学时期内森打的是游击手的位置,在被旧金山巨人选
  • 上阿连特茹上阿连特茹(葡萄牙语:Alto Alentejo)位于葡萄牙中部内陆,是葡萄牙历史省分之一。包括今日的埃武拉省和波塔莱格里省。
  • 鲍伯·韦勒鲍伯·韦勒(Robert John (Bob) Widlar,1937年11月30日-1991年2月27日),是一位美国电子工程师,以设计了集成电路而知名。1964 年到 1970 年,他与 David Talbert 合作发明了第一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