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斯鲁厄城铁

✍ dations ◷ 2025-08-13 20:00:42 #卡尔斯鲁厄,德国城市快铁

卡尔斯鲁厄城铁(德语:Karlsruhe Stadtbahn)是连接德国卡尔斯鲁厄及周边地区的火车-有轨电车并轨(英语:Tram-train)城铁系统。这一系统将市内的卡尔斯鲁厄有轨电车系统与周边的地区铁路结合在一起,连通包括卡鲁及周边在内的的整个上莱茵河中部地区(德语:Region Mittlerer Oberrhein)。

卡尔斯鲁厄城铁系统是高效的市内轨道系统与短途铁路系统的结合体,突破了市内轨道与铁路之间的界限。卡尔斯鲁厄于1980-90年代首次提出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市内轨道交通与近途铁路交通这一概念并付诸实施,随后被其他许多城市效仿。因而火车-有轨电车并轨(英语:Tram-train)系统又成为卡尔斯鲁厄系统(Karlsruhe Model)。


卡鲁城铁网络总长573.5千米。共有230台车辆运行。其中单程最长的线路是从Achern一直开到Öhringen的S4线路,总长145千米,单程运行一次需要约三小时。但自2012年起,为了避免线路过长而引起的晚点,从头开到尾的S4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终点站设于卡鲁市内的分段S4。若想从Achern坐S4到Öhringen,必须在市内换乘。

1985年,尽管城铁已经通过Albtalbahn、Hardtbahn和新建的线路成功将卡鲁与临近的南北地区连接起来,与相邻东西地区连接的线路还没有。于是直接使用德国铁路现有铁路线的想法被提出。然而当时,德国铁路已经开始电气化,部分线路已经部署了德国铁路的15千伏交流电网。

当时还没有同时适用于市内轨道直流供电系统与德铁交流供电系统的电车,于是研发改造电车的事项被提上议程。改进的GT6-80C电车创新性的在车厢内加入了变压器、整流器和直流电抗。同时德铁完成了从莱-普州Winden到卡尔斯鲁厄的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并加入了供电转换装置(见右图)。1986年9月5日,从卡尔斯鲁厄西车库开出的501号的电车成了全球首个火车-有轨电车并轨车型并在德铁铁路网上跑了一千多千米。接下来在1987-1989年,又研发室制了一辆基于151号GT6-D型电车改造的、使用电池组的电车。然而这些电车并未量产。直到1991年,DUEWAG基于501号电车的技术制造出GT8-100C/2S车型,成为首款量产火车-有轨电车并轨车型。然而这一年到东边Bretten的铁路还未完成,到西部Wörth的铁路因德铁以火车行驶已经很密集为由拒绝卡鲁电车进入,所以GT8-100C/2S交付后的头一年一直在卡尔斯鲁厄-普福尔茨海姆的德铁线上使用。1992年9月25日,卡尔斯鲁厄-Bretten铁路线(B线)建设完成并投入营运,成为全球首个火车-有轨电车并轨线路。

该款电车是卡鲁城铁现役电车中最老的型号。量产电车的电机只能由直流电驱动,因此不能驶入交流供电的德国铁路网。目前这款电车服役于S1、S11和S2线。

这是第一代既可以使用直流供电也可以使用交流供电的量产电车。1991-1995年共交付了36台。

这款车共交付了86台,车号为801-886。

这是卡鲁城铁使用的首款低地板的无障碍电车。目前只用于S2城铁,其余电车都用于市内有轨电车(Straßenbahn)。

相关

  • 计算机动画计算机动画(Computer Animation),又称计算机绘图,是通过使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的技术。它是计算机图形学和动画的子领域。近年动画师越来越多的借助于三维计算机图形学,纵使二维计算
  • 音调由符合基本音阶的音程结构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就叫作调。调的命名建立在主音的基础上,如由7个自然音级从C开始按顺序排列的是就C调,将C调移高一个纯五度就是以G为主音的G调
  • 磺胺苯吡唑磺胺苯吡唑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phenazol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在大鼠(经皮下注射)体内的LD50(半
  • 利奥十世教宗良十世(拉丁语:Leo PP. X;1475年12月11日-1521年12月1日)原名若望·迪·洛伦佐·德·美第奇(Giovanni di Lorenzo de' Medici),1513年3月11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3月19日即位至
  • 棱镜计划2001年–2007年–与英国政府通信总部合作项目非持续进行项目棱镜计划(英语: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绝密级网络监控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称为“US-984X
  • 1991年 札幌第十五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91年3月2日至3月10日在日本的札幌举行,这也是冬季大学生运动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吉祥物为沙比(Sappy,是一种鹿)值得注意的是,一种以检测DNA的方
  • 爱尔兰马铃薯饥荒爱尔兰大饥荒(an Gorta Mór),俗称马铃薯饥荒,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在这7年的时间内,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
  • 张钹张钹(1935年3月26日-),福建福清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奠基人之一。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分形和小波理论等研究。
  • 美满电子科技美满电子科技公司(Marvell Technology Group)是一家美国芯片制造商,专门制造存储、通讯以及消费性电子产品芯片。公司由周秀文(英语:Sehat Sutardja)(Sehat Sutardja)博士、妻戴伟立
  • 双唇颤音双唇颤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符号是⟨ʙ⟩,X-SAMPA的标志则是⟨B\⟩。双唇颤音特点:在绝大部分情况,它只是作为前鼻化塞音的颤动除阻音。英语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