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tolite

✍ dations ◷ 2025-04-04 11:08:54 #graptolite
笔石(graptolites)是一类已灭绝的很小的群居性半索动物,生存于寒武纪中期至石炭纪晚期的海洋中,其中志留纪时期的笔石化石甚多,被称为“笔石时代”。因为它们酷似古代西方使用的羽毛笔,故得名笔石。笔石分布广,演化快,在地层对比中有独特的价值。它们曾长期被人误作腔肠动物,后经学者用显微镜研究后确定其为半索动物门下的一纲,即笔石纲 (学名:Graptolithina),也可视为羽鳃纲下的一个亚纲。笔石是行群体并在海面上漂游生活的动物,有些种类行固着生活(树形笔石目),有些则为浮游生物(正笔石目)。每个群体有一条或多条的枝,它是由微小的单体长出的。每个后生的单体生活在胞管(Theca)中。单体所分泌的骨骼称为笔石体,笔石体的大小一般长几厘米至几十厘米,较大的可达70厘米或更长,其成分不含几丁质,但有甘胺酸、丙胺酸等多种氨基酸。笔石最早出现于中寒武世,奥陶纪大量繁盛,主要营漂浮方式,分布广,演化快、容易保存,是奥陶纪重要的分带化石。 早奥陶世早期以树形笔石为主,中期正笔石类中的无轴亚目大量繁盛,晚期有轴亚目的雕笔石出现;中、晚奥陶世是正笔石类的鼎盛时期。志留纪的笔石化石甚多,其中以单笔石类为主,如单笔石、弓笔石、锯笔石、耙笔石等。泥盆纪时正笔石类大部分绝灭,只剩下少量的单笔石和树笔石类。笔石最后于石炭纪晚期灭绝。笔石纲可分为2至7个目:

相关

  • 香菇多糖香菇多糖(英语:Lentinan)是从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或菌丝中分离的一种多糖,以β-1,3-葡聚糖为主,在6号位碳原子上有支链。透过静脉注射,有免疫激活和抗肿瘤活性,特别是胃癌
  • 兰学家兰学指的是日本江户时代经荷兰人传入日本的学术、文化、技术的总称,字面意思为荷兰学术,引申可解释为西洋学术(简称洋学)。兰学是一种透过与出岛的荷人交流而由日本人发展而成的
  • 亨尼格·布兰德亨尼格·布兰德(Hennig Brand,1630年-?),是一名德国炼金术士。布兰德尝试找寻贤者之石而未果,期间通过加热大量尿液而意外地发现了化学元素磷,成为有纪录而来第一个化学元素发现者。
  • 司汤达马利-亨利·贝尔(法语:Marie-Henri Beyle,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笔名司汤达(Stendhal,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
  • 罗斯伯里第五代罗斯伯里伯爵阿奇博尔德·菲利普·普里姆罗斯,KG,PC(Archibald Philip Primrose, 5th Earl of Rosebery,1847年5月7日-1929年5月21日),英国自由党政治家,曾任英国首相。早年头
  • 环氧化合物环氧化(合)物(epoxide),是含氧三元环的醚类化合物,可以看作环氧乙烷的衍生物。其中三个原子大致在一个等边三角形结构的平面上。由于张力较大,环氧化合物比其他醚更活泼,尤其是
  • 北欧理事会成立于 主席 (秘书处)主任1952年 奥勒·斯塔瓦(社民党) Jan-Erik Enestam成立于 主席 (秘书处)秘书长1971年 海地·格兰德·罗伊斯 佩尔·翁克尔北欧理事会(丹麦语:Nordisk R
  • 氧化亚锡氧化亚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nO。在250~350℃加热甲酸亚锡,或者在320~350℃加热草酸亚锡,均可得到氧化亚锡:也可以在氯化亚锡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溶液刚呈碱性,得到水
  • 诸圣日诸圣节(英语:All Saints' Day,拉丁语:Sollemnitas Omnium Sanctorum,希腊语:Άγιοι Πάντες),又称诸圣日、万圣节,是天主教、圣公宗和东正教都有的节日。在天主教会和圣公会
  • 鲁道夫一世鲁道夫·冯·哈布斯堡 (Rudolf von Habsburg,1218年5月1日-1291年7月15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及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者,1273年10月24日于安亨教堂登基。鲁道夫一世是阿尔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