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

✍ dations ◷ 2025-04-28 02:54:38 #迷因
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族 • 民族 性别 • 社会化 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宗教人类学 生态人类学 经济人类学 民族学 法医人类学 媒体人类学 医疗人类学 城市人类学 视觉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人类学史 人类学家列表模因(英語:meme,發音: /miːm/),又译媒因、文化基因、迷因、米姆、谜米、弥、弥因、弥母、等,是文化资讯传承时的单位。模因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一个想法,行为或风格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传播过程。 ”这个词是在1976年,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创造,将文化传承的过程,类比成做生物学中的演化繁殖规则(有共同先祖、随着环境改变进化、优胜劣汰等等)。模因包含甚广,包括宗教、谣言、新闻、知识、观念、习惯、习俗甚至口号、谚语、用语、用字、网络爆红事物等。模因类似作为遗传因子的基因,为文化的遗传因子,也经由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的过程而演化。举例而言,某个人类大脑中的观念(模因),经由模仿或是学习复制到不同人的大脑中。而经过复制的观念并不会与原来观念完全相同,因此产生变异。这些相似但是有所不同的观念,则在散布时互相竞争,不同的内容影响其散播能力,因此出现类似天择的现象。道金斯最初创造模因一词,是为了在基因之外,延伸演化的概念。这个概念后来被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门应用,被一些学者用来描述文化传递的机制。目前模因的概念并没有广为接受的定论,对于模因的定义或适用的物种,以及是否足以解释文化变迁过程,都有所争论。一般对文化的了解是文化如何被人相信,但模因学则认为文化如何吸纳信徒。模因学指出多人相信的东西只代表是强的模因,与真假并没有绝对关系。不同于基因只能在基因体内复制或是由父母遗传至子女,模因透过语言和文字等媒介在人脑间传播,包括阅读和学习都是模因的增殖方式。其中父母传播给子女时,因为小童吸收能力强、信任父母、且大部分时间皆接触父母,所以传播的资讯完整度较佳,但速度受限于生育的速度。是指令人信奉的能力或称说服能力,只有散播是不足够的,模因存在于信徒的信奉,模因必有一定的说服能力,能保有模因不被其他模因逼走和增加新的信徒。是指散播的倾向,即是模因令信徒向他人散播能力。这跟模因内容的“重要性”和传播所得利益有关。

相关

  • 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英语:Protease inhibitor)是带有环状结构的肽化合物,可竞争性或非竞争性抑制蛋白酶活性,此外,蛋白酶抑制剂还可以降低白介素-1β转换酶的表达,从而使病毒颗粒无法成熟,
  • 雷耶氏综合征雷伊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又称雷氏综合征是会快速进展的脑部疾病(英语:Encephalopathy)。症状包括呕吐、精神混乱、癫痫发作、失去意识(英语:Unconsciousness)。虽然一般也会有
  • 血管张力素受体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s)或AT1受体拮抗剂,是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
  • 恶魔蠕虫恶魔蠕虫(学名:Halicephalobus mephisto)也称魔鬼蠕虫、魔鬼线虫,是2011年在南非一座金矿中发现的一种新线虫,生活在地面以下1.3公里深的极端环境中,身长约0.5毫米。
  • 相片相片,亦称照片,是从摄影得出来的影像,始源于1826年。 通常由感光纸张收集光子而产生出来,相片成相的原理是透过光的化学作用在感光的底片、纸张、玻璃或金属等辐射敏感材料上产
  • 窦性心律在一周期的心脏律动中,如果心肌的去极化从窦房结开始,则称为窦性心律(英文:sinus rhythm)。其特点是心电图(ECG)中展示方向正确的P波(英语:P wave (electrocardiography))。窦性心律是
  • 北亚/西伯利亚北亚是亚洲次区域,由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组成,位于乌拉尔山脉以东、以及阿尔泰山脉以北。该区域因全属俄罗斯领土,有时也被称为亚洲俄罗斯(相对于西部较小但人口密度较高的欧洲
  • 北马其顿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5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北
  • 镜子镜子,也称鉴,是一种表面光滑,具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最常见的镜子是平面镜,常被人们利用来整理仪容。在科学方面,镜子也常被使用在和望远镜、激光、工业器械等仪器上。不论是平面
  • 罕用字体表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甲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79年出版的常用字和字体标准,内收4808字。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乙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82年12月出版的次常用字和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