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教

✍ dations ◷ 2025-04-05 23:12:32 #壮族,中国宗教,多神论,广西文化

摩教,也叫壮族师公教,是大部分壮族人信奉的宗教,主要存在于广西。摩教主要崇拜一个创世大神——布洛陀,也崇拜其他一些神灵。摩教有一个三元素理论(天、地和水),是一种泛灵论的宗教,认为灵魂存在于万物中。

摩教从壮族的史前信仰发展而来,与中国民间信仰亦有相似之处,在其他宗教对壮族文化的竞争影响中,发展出与佛教和道教相似的学说。文化大革命削弱了摩教的影响力,但摩教在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复兴。不同地区的摩教存在一定差异。

摩教有一个三元素理论(天、地和水)。摩教是一种信奉万物有灵的宗教,灵魂存在于万物中。灵魂被视为不朽且主观的存在,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摩教有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特点。

摩教认为布洛陀是至高神和创世大神、摩教的创造者。

花之母米洛甲,又被称作姆六甲,被视为人类的创造者和布洛陀的妻子。作为掌管生育的女神,她被看作是在治理一个包含金花(男孩)和银花(女孩)的大花园。表现良好的将会收到好花(意味着好孩子),而那些表现恶劣的将收到坏花。信奉摩教的壮族人家中通常会放置她的祭坛。

其他的神灵包括守护村庄之神“土地公”、守护村庄的灵魂“社神”、山神,以及龙王。稻米被摩教认为是最重要的;因此,摩教的神灵体系内也有一位田地神和一位稻米神。

摩教认为灵魂存在于万物中,无论其是否有生命。例如,水被认为是有灵魂的。摩教信奉的灵魂包括神仙和祖先,也包括妖魔鬼怪。

摩教认为去世的人有三个灵魂:一个飞升上天,一个步入坟墓,还有一个回到去世者家中。去世者的灵魂进入阴曹地府,但可以继续庇佑在世者。摩教信仰里,因暴力而死的人的灵魂会变成恶灵。

祈祷在摩教信仰中很常见。作法者崇拜他们的师傅以及他们家族中作法的创始者。有的寺庙用于供奉土地神。摩教的信徒也祭拜太阳神。并送上祭品。

摩教有自己的神话史诗布洛陀。这篇史诗记载了宇宙和生命的创造历程,以及如何过上虔诚有功的生活。史诗最初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的。

摩教信仰里,每个人都是米洛甲的花园里的一朵花。每年农历的二月二十九,即女神米洛甲生日这天,妇女们挑选花朵,并祈祷自己能够怀孕。据说米洛甲出生在世界最初的一朵花上。摩教有一个因地域不同导致存在时间差异和祷告仪式差异的节日用以祭拜米洛甲。

摩教有埋葬两次死者的习俗。因暴力而死亡的人被火化,以防恶灵的流窜。

信仰摩教的人们在葬礼上雇佣灵媒(作法者)来驱除疾病和邪恶。

摩教有女灵媒,她们会试图在被催眠状态下治疗疾病并和祖先通灵。大多数女灵媒被当成萨满,因为她们声称在催眠状态下遇到了灵魂。在农村,他们被认为是先知和神医。摩教也有侍奉祭坛的男灵媒。牛、鸡和其他牲畜被当成祭品。

一个完整的家庭被认为有三个部分:先祖的后代,去世者的坟墓以及先祖的灵魂”。先祖的灵魂被视为家庭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人们认为它能保护自己。信奉摩教的人们把到达极乐世界当成是最好的死亡结局。摩教信徒们经常为他们的三代先祖和祖屋建一座大厅用以纪念和祭祀。这些大厅也用以在节日、婚礼、死亡、分娩等其他重要事件发生时祭告先祖。摩教信仰不允许在大厅前放置狗肉、猫肉和蛇肉。摩教信徒们对他们的先祖既恐惧又敬畏,因为她们相信先祖可以任意帮助或惩罚他们。因为他们相信命运掌握在先祖手中,因此他们通过祷告和祭祀来取悦先祖。

摩教信徒们庆祝以下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他们依照年历庆祝这些节日。

摩教的最高信仰是天神。农历新年的早晨,人们会对它呈上祭品。

三月三被认为是和清明同样重要的一个节日。在这天,人们先是祭拜祖先并打扫坟墓,后开始庆祝。信徒们将会载歌载舞,男人会开始寻找潜在的女性伴侣。

牛被认为神圣的象征。人们在农历四月初八庆祝牛魂节,因为这天被认为是牛王的生日。在这天,信徒们将会前往他们的牛棚并解开牛身上的枷锁来让它们休息。

蚂拐节发生在农历一月初。在这天,信徒们将会祷告上天,祈求降雨和丰收。

鬼节常常延续几天时间在这几天里,家家户户将会打扫干净自家屋子并进行其他准备工作;然后欢迎鬼魂的回归。 节日最后,人们会和鬼魂道别并燃烧祭品,以确保鬼魂的死后生活顺遂。

摩教以太阳或北极星作为图腾的中心,围绕着它旋转的北斗星座则以鸟类、斑点和波浪呈现。这样的图腾在壮族鼓,壮族纪念碑以及壮族寺庙里常见。

相关

  • 电解质电解质(英语:electrolyte)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可以产生自由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通常指在溶液中导电的物质,而固态可导电的物质不算电解质。这包括大多数可溶性盐、酸和碱。
  • 风暴海坐标:18°24′N 57°24′W / 18.4°N 57.4°W / 18.4; -57.4风暴洋(拉丁语:Oceanus Procellarum,IPA:/oʊˈsiːənəs ˌprɒsᵻˈlɛərəm/;拉丁文意为“风暴之洋”)是月球近月
  • 米糠米糠是稻米加工中碾米工序得到的一种黄色的皮层,是稻米果实的皮层,也称为米皮、清糠。入药用的谷糠,多指米皮糠而言。一般中药选用的是米皮糠的内衣,中医称为“杵头糠”,又称“谷
  • 61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50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50,TAS2R50 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TAS2R5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
  • 马尔代夫议会联合政府 (44)在野党 (35)人民议会(迪维希语:ރައްޔިތުންގެ މަޖިލިސް,拉丁转写:Rayyithunge Majilis)是马尔代夫的国家立法机关。人民议会实行一院制,由85名议
  • 热电联产可持续发展主题可再生能源主题环境主题热电联产(又称汽电共生,英语:Cogeneration, combined heat and power,缩写:CHP),是利用热机或发电站同时产生电力和有用的热量。三重热电联产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是北京大学的一个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第一任院长由何新贵院士担任,现任院长为高文。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是由原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 阿拉卡姆车臣岛阿拉卡姆车臣岛(英语:Arakamchechen Island)是一座俄罗斯的岛屿,位于白令海海域。该岛属楚科奇自治区,位在恰普里诺角(英语:Cape Chaplino)北边沿岸,伊特格兰岛北端,离欧亚大陆约8公里
  • 向着炮火《向着炮火》(朝鲜语:포화 속으로/砲火 속으로、英语:71: Into the Fire)是一部于2010年上映的韩国电影,由韩国导演李宰汉(朝鲜语:이재한 (영화 감독))制作,叙述韩战期间的1950年8月,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