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雷西亚·西蒙·萨姆

✍ dations ◷ 2025-04-27 08:56:46 #蒂雷西亚·西蒙·萨姆

保罗·蒂雷西亚·奥古斯特·西蒙·萨姆 (法语: Paul Tirésias Augustin Simon Sam,1835 – 1916) 海地军人、政治家,1896年3月31日至1902年5月12日担任海地总统。

西蒙·萨姆出生于海地角附近的北格朗德里维耶尔,高中毕业之后,桑参军入伍,并最终获得将军军衔。他曾担任利西于·萨洛蒙政府的陆军部长,后成为弗洛维尔·伊波利特政府的海军部长和战争部长。伊波利特逝世之后,西蒙·萨姆成为了新的海地总统。

1896年3月,西蒙·萨姆宣布正式就任总统。

1897年12月,德国人艾米利·吕德斯(英语:Lüders affair)因为妨碍执法、殴打海地警察而被迫离开海地,此事引起了德国政府的不满,为此,德意志帝国派两艘德国军舰夏洛特号(英语:SMS Charlotte)以及施泰因号(英语:SMS Stein)逼向海地首都太子港,要求海地政府向吕德斯和德国政府道歉,并要求海地给予德国方面20000美元的赔款,否则将轰炸太子港。海地政府由于惧怕德国,答应了德国所提出的种种要求,吕德斯被允许回到海地。此事又一次伤害了海地国民的自尊心,引起了海地人民的大规模抗议。桑的支持率大为下降。

西蒙·萨姆继续奉行上任总统弗洛维尔·伊波利特的政策,可是海地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更加严重。在任期间,黎巴嫩、叙利亚人多前往海地经商,而海地政府历来排斥阿拉伯人的政策,使得海地的财政趋于困难。

在外交方面上,西蒙·萨姆的政府与美国、法国达成了互惠协定。

在交通方面,首都太子港和第二大城市海地角有了自己的铁路系统。

1902年,西蒙·萨姆向海地国会提交辞呈,宣布辞任总统一职。

1903年皮埃尔·诺尔·亚历克西调查发现西蒙·萨姆在执政期间,进行浮动债务合并中存在欺诈行为。 1903年3月22日,阿列克西总统遂指示反腐委员会调查此事,结果发现西蒙·萨姆骗取了1,257,993美元。1904年12月,他的兄弟Gédéon, Démosthènes和Lycurgue Simon-Sam因为涉此案而被宣判有罪,并处服三年苦役,他的儿子让-维布伦·纪尧姆·萨姆也因涉案被判处终身监禁。

儿子让-维布伦·纪尧姆·萨姆曾经于1915年担任海地总统。

相关

  • 工人工人,若指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则是体力工,内部称为职员或员工。多指工业生产领域,依靠出卖劳动力获取报酬的人,通常指“体力劳动者”。工人一般指工厂中生产工序的人,除了工厂的
  • 尼·克图特·马哈德维·伊斯特拉尼尼·克图特·马哈德维·伊斯特拉尼(印尼语:Ni Ketut Mahadewi ISTIRANI,1994年9月12日-),(备注:2016年前的官方使用的名字顺序为:马哈德维·伊斯特拉尼·尼·克图特(印尼语:Mahadewi Is
  • 曹金镳陈朝光(1831年-1898年),一名圣亨,字范卿,广东连州(今连州市)星子曹屋村人。清朝军事将领。同治四年(1865年),登乙丑科三甲武进士。以卫守备用。同治十二年(1873年),贵州清江县苗乱,经贵州提
  • 勒内·尼古拉·夏尔·奥古斯坦·德·莫普勒内·尼古拉·夏尔·奥古斯坦·德·莫普(法语:René Nicolas Charles Augustin de Maupeou ,1714年2月25日-1792年7月29日),他是莫朗格莱和布利侯爵,瓦兹河畔布吕伊埃雷(Bruyères
  • 金檀木科参见正文金檀木科又名尾药木科,共有12属约80余种,分布在全世界热带和南半球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属3-4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和海南一带。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全缘;花相当小,组成聚
  • 罗本真罗本真(-1727年),本是江西铁柱宫道士,求得旌阳祖师签诗,指示他与外方有缘,须出宫求仙,故其流转姑苏、维扬访道。最后心感动天,在湖南岳阳楼祈梦时得纯阳吕祖师下降传道而得道。康熙
  • 散财宴散财宴(英语:potlatch)又译赠礼宴、夸富宴,是北美洲原住民的一种赠礼仪式,主要流行于海达人、努霍尔克人、特林吉特人、钦西安人、努查努阿特人、夸夸嘉夸人、沿海萨利什人等西北
  • 侯赛因·阿拉侯赛因·阿拉(波斯语:حسین علاء、英语:Hossein Ala';1882年12月13日-1964年7月13日)是1951年及1955年至1957年间的伊朗总理。1882年出生的阿拉在早年居住在伦敦,在威斯敏斯
  • 文江溪文江溪,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中部的一条河流,是尤溪坂面溪河段左岸支流,上游称苏坑溪,发源于永安市东部青水畲族乡汀海村,向北流至新村东南转东流,经槐南镇、大田县文江镇、尤
  • 绥安县 (东晋)绥安县,中国古县名。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置,治所在福建省云霄县西。属义安郡。南朝时仍属义安郡,南齐时,曾为郡治。隋朝初年,属建安郡,开皇十二年(592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