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舵雪橇
✍ dations ◷ 2025-08-08 09:38:45 #无舵雪橇
无舵雪橇(英文:Luge)又称之为“平底雪橇”、“仰式雪橇”、“运动雪橇”以及“短雪橇”,它是一种单人或双人的冬季运动,其雪橇是由木制成。现时,冬季奥运中设有男子单人、男子双人与女子单人三个小项,参赛的运动员必须年满15岁。无舵雪橇的存在历史比有舵雪橇早得多,它于8世纪初的奥斯陆就有类似雪橇的运输工具存在。而历史上首次正式的国际雪橇比赛是在1883年的瑞士,当时来自欧洲与澳洲的运动员要利用雪橇滑行4公里,最终的胜利者是一队澳洲组合赢得。后来于1913年,国际雪橇联合会成立。而无舵雪橇在奥地利冬季奥运中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包括男子单人、双人与女子单人小项,双人小项最近无分性别,但由于一直以来只有男性参加,因此久而久之成为了男子双人小项。在整个冬季奥运的无舵雪橇项目中,德国、意大利和苏联是该项目的大赢家,它们在一定的时期内都夺得过半的无舵雪橇中的奖牌。无舵雪橇在奥地利冬季奥运中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至今已设有男子单人、男子双人与女子单人三个小项。比赛用的雪橇以木制,它的前部没有舵板,在后部也没有制动闸,只于底部有一对用以滑行的金属滑板,宽34至38、高8至20、长70至140厘米。而由于雪橇没有方向盘,因此无舵雪橇比有舵雪橇更难操控。在比赛展开时,运动员坐在雪橇上要借双手的力把雪橇于起点推动,到达终点后,运动员仍要在雪橇之上,否则成绩不会计算在内。单人赛的赛事中,所用的雪橇重量不可超于20公斤。当中,单人赛会进行两日的赛事,每日进行两次的滑行,首次的出发名次以抽签决定,及后的出场次序以成绩定断,在四次的滑行中所得时间会合计起来,所有时间最短的一队为优胜,如若成绩相同,则会以会以任何一次最快时间完成的一队为优胜。双人赛方面,雪橇重量的最高上限为22公斤,赛事为期一天,进行两次的滑行,赛事第一次的出发名次以抽签决定,之后的出场次序会以成绩决定,在两次的滑行中所得时间会合计起来,所有时间最短的一队为优胜,如若成绩相同,则会以会以任何一次最快时间完成的一队为优胜。无舵雪橇的滑道以混凝土或木所建成,滑道宽1.3至1.5米,两侧的护墙要浇冰,男子比赛线路长度为1000至1400米,女子比赛线路长度为800至1200米,滑道内有11至18个弯道,弯道的半径 8米,平均坡度为4至10度,男女没有分别,在滑道内,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异为70至130米。2010年2月12日,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开始前,格鲁吉亚无舵雪橇运动员诺达尔·库马里塔什威利遭遇意外身亡,年仅21岁。在开幕式上,全场观众默哀一分钟,加拿大国旗和奥运五环旗降半旗致哀。
相关
- 国防情报局国防情报局(英语: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缩写:DIA)为美国国防部辖下主要对外军事情报组织。是美国情报体系的机构之一。
- 科隆科隆(德语:Köln, listen 帮助·信息;1919年前德语也拼写为Cöln,科隆语:Kölle,法语:Cologne),是德国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国内陆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莱茵地区的经济文
- 运河运河是指人工开凿的规模比较大的、可以使水流流过的运输通道。运河通常连接湖泊、河流和海洋,或横贯半岛、地峡而造。相传在四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已有开运河,但具体难以考证。
- 液化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变成原来的几千分之一,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温度和压强的液化临界点,因此加压的同时必须冷却以吸收热。有
- 槲寄生槲寄生广义而言是指曾归属为槲寄生科(Santalaceae)的植物之总称或通称。但狭义的槲寄生通常是指学名为Viscum album的植物,已知共有六种亚种。原生于西亚、南亚和欧洲北部。它
- 米高·毕晓普约翰·米高·毕晓普(英语:John Michael Bishop,1936年2月22日-),美国免疫学家及微生物学家。1989年,他夺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前,他则是任教于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19
- 丘陵丘陵或丘陵地是高度在平原和山地之间,并由众多小丘连绵而成的地形。各地对丘陵的定义不十分一样。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地方高度差50米就可能可以被称为丘陵,而在山地附近可能在
- 英国国会政治主题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议会(英语:The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中文简称为英国议会或联合王国议会,是英国和英国
- 坎宁乔治·坎宁(George Canning,又译甘宁,1770年4月11日-1827年8月8日),英国政治家,外相,曾短暂出任英国首相。坎宁的先世居于英格兰,但在十七世纪初移居到爱尔兰。至于坎宁则生于伦敦,父
- 张学敏张学敏(1963年11月-),中国肿瘤分子生物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生于湖北武汉,原籍江西泰和。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1989年获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1995年于军事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