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信

✍ dations ◷ 2025-07-23 21:35:49 #张保信

张保信(1932年8月-1992年7月24日)是台湾业余昆虫学家,桃园杨梅人,曾于多所中小学担任美术老师、音乐老师与童军老师,晚年潜心于鳞翅学研究,曾发表一系列有关台湾鳞翅目昆虫的文章与著作,对台湾蝶蛾的生态与分类研究有颇大贡献。

张保信的父亲张芳杰,原籍中国大陆广东省饶平县元歌都莲塘社葵坑乡(今饶平县新丰镇上葵村),定居于台湾新竹州中坜郡的杨梅庄(今桃园市杨梅区)。其毕生奉献于杏坛,1948年发起创办杨梅中学(今杨梅国中),并被指派为首任校长。张芳杰与第一任妻子育有五名子女,1932年8月出生的张保信则排名三子。张保信甫成年时,母亲便离世,约莫十年后父亲续弦,并与第二任妻子诞下一子二女。

1945年由中坜小学校毕业后,张保信进入新竹中学就读,并接触了当时在该校任教的昆虫学者山中正夫。山中曾在台湾多所高中担任教职,迄1947年被国民政府遣返回日本以前,也曾在台湾采得丰富的昆虫标本,同时亦鼓励学生参与采集工作,而张保信便在此时受到启发,对昆虫产生浓厚的兴趣。

1953年6月,张保信由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形设计学系)毕业,同年8月进入杨梅国民学校(今杨梅国小)任教。此时,父亲张芳杰由于杨梅中学办学卓著,开始受托协助邻近乡镇规划与开办自己的中学,并以杨梅中学分部的模式试办。1954年,张保信由父亲调派至最先成立的观音分部,支援当时不足的师资。于观音任职的十余年间,张保信先后担任过总务主任、美术老师、音乐老师与童军老师,其中在童军生涯共获得三颗木章。1972年,张保信再度调至杨梅国中,并在尔后的十多年中从事过该校辅导室主任、总务主任、美术老师、音乐老师等职。

教学之余,张保信也凭借自学,积极投入昆虫研究与标本采集。他最初的研究重心在蝶类,但与此前许多着重于台湾蝴蝶分类与分布的学者不同,他更关注蝶类的生态学。在1960年代,张保信曾以观音初中与新坡国中教师的身份,并以台湾蝶类的生态与物种纪录为主题,数度参与国立台湾科学馆(今科教馆)举办的中小学科展。于此同时,他也开始与许多台湾与海外的专业昆虫学家结识,当中较早的一位是日本鳞翅学家白水隆。白水于1960年出版《原色台湾蝶类大图鉴》(原色台湾蝶類大図鑑)后不久,便收到了张保信请益的来信,两人自此鱼雁不绝。在白水氏的建议下,张保信开始向日本鳞翅学会发行的学术期刊《蝶与蛾》(蝶と蛾)与《Yadoriga》(やどりが)投稿,为台湾许多蝶种的生活史留下首次详细的纪录。另一方面,张保信的研究亦引起白水氏想进一步研究台湾蝶类生态的兴趣。作为蝶类研究的重镇,当时有许多日本昆虫学家前来台湾调查,白水氏即是其一,张保信也常身兼共同研究者的身份担任他们的向导。

张保信虽未曾受过正规的昆虫学训练,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亚于专业的昆虫学家,因而受到行内专家的敬重。张保信的多年好友朱耀沂曾称赞他对习性的观察详细而科学,同时拥有非常丰富的饲养经验,且勤赴山林采集与调查,可谓台湾昆虫田野研究的领导人物。张保信也曾应朱耀沂之邀,担任台北市立动物园整修蝴蝶馆(今昆虫馆)的顾问。

受到日本鳞翅学家井上宽(日语:井上寛 (昆虫学者))的影响,张保信在年近五十时开始将研究重心转移至蛾类上。他常常将在台湾采集到的蛾类标本寄给任职于东京大妻女子大学的井上氏鉴定,据井上氏所言,张保信的标本品质相当的好,有时还会出现他未曾见过的物种,而他也尽可能为张保信鉴定出这些标本的学名,“从张保信的言谈与寄来的信件中,我确切感受到他对于投身蛾类研究有很强的意愿,也会为了研究搜集必要的文献,这非常振奋人心。我希望这位台湾唯一的蛾类分类学家能成功,因此我会不遗余力的提供协助。”在当时,蝶类研究是台湾昆虫学界的显学,但与蝶类同属鳞翅目的蛾类却甚少受到关注,坊间也没有特别收藏蛾类标本的收藏家或机构,张保信的蛾类研究因此显得十分难得。

1989年4月,张保信所著的《台湾蛾类图说》系列图鉴开始出版。这是第一部详细介绍台湾蛾类的著作,迄今仍是重要的台湾蛾类工具书,张保信也在该丛书中发表了台湾桑剑纹夜蛾、白斑散纹夜蛾、山根鲁夜蛾等至少29个迄今仍为有效学名(英语:Valid name (zoology))的夜蛾科新物种。而在第一卷出版的同年10月,张保信自新坡国中(今观音高中)提前退休,专注于研究工作,同时受聘玉山国家公园鳞翅目昆虫调查小组的顾问。

张保信退休后曾到中国大陆旅行,期间接触到不少当地的昆虫学家,奠定他往该地发展的研究方向。1991年,张保信获邀担任《中国蝶类志》副主编,协助完成书中有关台湾蝶类的内容。翌年3月受聘福建农学院(今福建农林大学)的客座研究员。

1957年,还是中学教师的张保信与同校教授家事与音乐的教师姜美吟结婚。两人育有两名子女,一家四口每逢周六下课便会搭公车回杨梅老家,翌日再乘车回观音。

据朱耀沂回忆,张保信不善交际,亦不喜与人争辩,但闲暇时常邀好友至家中谈天饮酒。

1992年7月23日晚间9时过后,人在家中陪家人的张保信突发胸痛,随即被送往龟山乡的桃园长庚纪念医院,经过数小时抢救,仍于24日零时6分因心肌梗塞而宣告不治,享寿60岁。张保信在昆虫学界的许多好友都认为,退休后反而更加繁重的研究工作是他骤然离世的主因。此前张保信几乎将所有心力都倾注于蛾类研究,时常在野外彻夜采集与调查,返家后亦埋首于标本的鉴定与分类,又有《台湾蛾类图说》、《中国蝶类志》等著作的稿件压力在身,终致积劳成疾。张保信在逝世的两个月前,尚受邀至河南省科学院协助检阅标本分类,而直至发病送院前不久,都还忙于《台湾蝶类鉴定指南》一书的收尾工作。张保信逝世后,白水隆、井上宽、朱耀沂等多位与他熟识的昆虫学家纷纷撰文致悼,这些文章主要刊载于张保信生前投稿过文章的期刊《Yadoriga》上。

张保信辞世后留下数万件他采集的昆虫标本,当中包含他生前命名之物种的模式标本。经过多方协商,这批标本最终落脚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并有其专属的馆藏登录编号“1282”。馆方表示,这是科博馆第一次收藏如此大量的昆虫标本,而该批标本也正好补足1960至1980年代,即科博馆成立前台湾昆虫研究材料的缺口。

多种台湾昆虫的种小名以张保信的姓氏命名,如蜻蛉目的球角春蜓()、鞘翅目的小蓝黑沟脚叶蚤(),以及金斑安尼夜蛾()、张氏尾尺蛾()、张氏蝠蛾()等多种蛾类。而在2008年,曾受张保信启发的蛾类学者傅建明、左汉荣,以及日本鳞翅学家大和田守,将台湾特有的夜蛾科新物种命名为张氏犹夜蛾,将张保信之名完整纳入其学名“”中,他们也在发表该物种的文章中将张保信誉为台湾鳞翅学研究的先驱。

张保信的研究文章大多投稿于日本鳞翅学会的会刊,发表于此的论文都是以日文写成。

相关

  • 嗜极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
  • 宇航服宇航服是保护太空人在太空不受低温,射线等的侵害并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的保护服。宇航服的氧气罐为太空人提供氧气。而排出的二氧化碳则由氢氧化锂(lithium hydroxide)所吸
  • 不列巅尼亚不列颠尼亚行省(拉丁语:Britannia;英语:Roman Britain)是指从43年至410年罗马帝国占领大不列颠岛的范围,包括英格兰的大部分与威尔士与及小部分苏格兰南部的地区。罗马帝国入侵前,
  • 新巴生河流域大道新巴生河流域大道(也称新巴生谷大道,马来语:Lebuhraya Baru Lembah Klang,英语:New Klang Valley Expressway,简称:英语:NKVE,)位于马来西亚半岛巴生谷,是马来西亚最长的高速公路南北大
  • 卢布尔雅那动物园卢布尔雅那动物园(斯洛文尼亚语:Živalski vrt Ljubljana)是一个位于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全年开放的国家动物园,座落于罗日尼克(Rožnik)山南坡一片自然的草地和森林,占地19
  • 被测器件被测器件(英语:device under test,DUT)或被测装置,又称在测单元或被测部件(unit under test,UUT),常用于表示正处于测试阶段的工业产品。在半导体测试中,DUT表示晶圆或最终封装部件上
  • irony《irony》是ClariS的第1张单曲,于2010年10月20日由SME Records发售。是ClariS首张发售的作品,分为初回限定盘、期间生产限定盘、通常盘3种发售。标题曲“irony”是电视动画我
  • 施吕赫山坐标:46°52′00″N 8°20′02″E / 46.86667°N 8.33389°E / 46.86667; 8.33389施吕赫山(Schluchberg),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中部,处于上瓦尔登州和下瓦尔登州接壤的边界,属于乌
  • 尤瑟夫·卡希尤瑟夫·卡希,CC(亚美尼亚语:Յուսուֆ Քարշ;英语:Yousuf Karsh;1908年12月23日-2002年7月13日),加拿大摄影师,1908年出生于今土耳其马尔丁的一个亚美尼亚人的基督教家庭。在1915年到1918年间,奥斯曼帝国政府针对其国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因受到迫害,1924年卡希独自来到加拿大,住在其舅父位于魁北克舍布鲁克的家。舅父在当地是一名摄影师,卡希在暑假时总在暗房帮舅父的忙。17岁生日时,舅父送给卡希一台照相机,而卡希对摄影兴趣日益浓厚,因此舅父把他送
  • 朱绅堵肃怀王朱绅堵(1548年4月29日-1564年8月3日),明朝第六代肃王,追封昭王朱缙炯的庶第一子,定王朱弼桄庶长孙。他在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袭封肃王。他在位一年。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朱绅堵去世,无子,同年堂叔朱缙�以辅国将军管府事。王妃王氏,在他死后才被册封为王妃。王讳绅堵,乃肃昭王之子。嫡母妃郭氏,生母夫人孟氏。于嘉靖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生,嘉靖三十七年闰七月初一日封为肃世孙,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十二日袭封为肃王。嘉靖四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薨逝,享年一十七岁。妃王氏乏嗣。上闻讣,辍视朝三日,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