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地理分布

✍ dations ◷ 2025-09-08 22:44:55 #德语地理分布

此条目介绍德语的地理分布,亦即德语圈,或德语世界。除了在欧洲以外,各大洲亦有说德语的少数族裔。

对于德语的人口统计,一定程度上在乎于对德语定义,例如低地德语被认为是独立语言或者是德语的方言。但一般而言,估计全球有德语母语人口9000万至9500万人,另外1000万至2500万以德语为第二语言,7500万至1亿人以德语为外语。加上所有类型的德语使用者,全球大概有德语人口1.75亿至2.2亿人。

(巴西德语)

纳米比亚于1884年至1919年间为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地,当地多数德裔就是在该段时间移居纳米比亚。目前本国有2.5万至3.5万的德语人口。1990年该国从南非独立后,曾经一度以德语、英语和南非荷兰语同为官方语言,直到1984年取消德语的官方语言地位。纳国政府将德语和南非荷兰语视为种族隔离时期的象征,因此决定使用英语为唯一官方语言,因为“该国缺少英语母语人口,故英语更具中立性。”德语、南非荷兰语及其他数种土著语言则依据法律成为国语,被认定为国家的文化遗产,并受政府承认及保护。目前,德语在该国被广泛使用,包括商业、旅游业、教会 (路德宗)、教育、文学 (德裔纳米比亚作家 Giselher W. Hoffmann)、电台 (纳米比亚广播公司) 和音乐 (德裔纳米比亚说唱乐家 EES)等。德语报纸 是纳米比亚乃至非洲的唯一本土非洲日报。

南非目前有1.2万人以德语或者德语变种为母语。德语人口在南非的分布比较分散,后来,更多的德语人口在夸祖鲁-纳塔尔省聚集。现今在瓦特堡附近,聚居着南非最大的德语社区之一,该社区使用一种低地德语的变体。德语在南非已经逐渐走向衰亡,但某些社区依然保留不少的人口,有的甚至还有德语学校。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德语白人学校中比较常见的外语课。现行南非宪法将德语定义为“常用语”,并且泛南非语言委员会有义务保护、推广及尊重德语。

澳大利亚预估有7.56万德语人口。德裔澳大利人是澳大利亚第四大族裔,人数将近有82万人。德裔移民在南澳洲及昆士兰州举足轻重。巴罗莎德语曾一度在德裔集中的巴罗莎山谷通行。但是由于澳洲政府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压制德语,致使德语在该国逐渐被式微。德裔澳洲人今天以英语为主要语言。

德语母语人口在欧洲的分布

德语在欧洲多国有官语言或少数族裔语言地位。

德语是9500万至1亿欧洲人的主要语言,占欧洲人口 13.3%,位居第二(第一为俄语 1.44亿人,第三为法语 6650万人,第四为英语6420万人)。

欧洲中以德语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有德国(95%的人口说德语,即7830万),奥地利(89%人口说德语,即890万)以及瑞士(65%人口说德语,即460万。该三国通常合称德奥瑞三国。而拥有德语少数族裔的主要国家有列支敦士登(3万)、意大利的博尔扎诺-上阿迪杰自治省(50万)以及比利时的德语社群(7万)。

2004年,各欧洲德语国家每年定期展开非正式会面,参与的国家有德国、奥地利、瑞士和列支敦士登。2014年开始,比利时和卢森堡亦开始参与。

德奥瑞三国的英文名称 DACH,来自三国的国际车牌的登记号:

DACH 一词不仅仅可用以指代该三国,更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可用以指代标准德语,以和其他无法被定义为独立语言的德语方言区分。

DACH 一词有时亦会被写成 DACHLi、DACHL或DACH+,用以把列支敦士登亦包含其中。该词还有另外一个版本DACHS,用以把意大利的博尔扎诺-上阿迪杰自治省包含当中。

欧盟内宣称自己拥有德语能力的人口比例

欧洲各国的德语人口排名(土耳其亦被包含)

在欧洲近世时期,德语是中欧、东欧、和汉萨联盟北欧的通用语。

而今天,德语和法语则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第二外语(英语则作为最重要的第一外语) 。德语及法语是欧盟及俄罗斯除英语外最为人所知的外语。若论学习人数,德语在欧盟排行第三(在英语和法语之后),在美国亦排行第三(在西班牙语和法语之后)。2015年,全球有1540人学习德语,该数字自2005年就维持稳定,上下变化幅度不超过100万。全球共有7500万至1亿人口能够以德语对话。根据2012年的调查显示,欧盟有4700人(占全球德语外语人口的2/3)宣称拥有一定的德语水准。德语还是中欧和北欧最多人学习的外语,包括捷克、克罗地亚、丹麦、荷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和波兰。

哥特学院是负责向德语圈外普及德语的主要机构。德语之声亦对外国人提供德语课程。

拉丁美洲有至少100万德语人口。几乎每一个拉丁美洲国家都有德语少数族裔,包括阿根廷、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18世纪时期仅有少量的德裔移民拉丁美洲。但20世纪上本期开始德裔开始了前往拉丁美洲的移民潮。18世纪共有20万德裔移民拉美。《海外德裔手册》(Handbuch des Deutschtums im Ausland) 中记载1906年起,南北美两洲有1100万德裔依然会讲德语,其中900万在美国。

大多数德裔选择巴西,但阿根廷、乌拉圭、智利、巴拉圭、危地马拉及哥斯达黎加亦颇受欢迎。

1818年起,若昂六世带来首批德国和瑞士移民,至此之后,德裔就一直稳定地向拉美移民,平均每年可有2500人至3000人。移民人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达到顶峰,可达9万人,之后在1940年代达到5万左右。在某些年份,移民拉美的德裔可达德裔向外移民总数的30%。在纳粹时期,有10万来自中欧的犹太移民(当中不少是德语人口)逃向美洲,当中90%前往南锥体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总数由战前占总数的90%剧降至25%,但生活在美洲的犹太人随之亦升高至总数的50%。多数生活在拉丁美洲的德裔都面临着德语退化的问题,但是巴西的德裔除外——当地的德语方言汉斯立语在媒体上和学校中被广泛运用,巴西南部现今存在20万左右德语人口。

德语使用的减少,是由于生活在拉美的德裔在二战后表现出了强烈希望融入当地社会的倾向。该倾向在中欧和东欧亦有体现。二战时期很多欧洲国家都与纳粹德国战斗,二战后当地的德裔成为了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不少德裔为自保很多都迅速融入到当地社会。对于很多德裔而言,二战是其语言发展的转折点。很多德裔都被迅速同化,尤其是热图利奥·瓦加斯治下的巴西。

阿根廷、巴西、智利和巴拉圭的德裔显示出了不同的人口特征,这随之影响到当地德裔对德语的坚持。例如,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地广人稀的国家,因此很多新移民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南锥体国家的人口密度普遍比较低(1993年后,巴西为17人/平方公里,智利为15人/平方公里,阿根廷和巴拉圭为10人/平方公里)。很多早期的德裔移民会选择定居于人烟更加稀少的内陆。19世纪巴西的德裔有58个社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250德裔占多数的城镇。在这些城镇,不少人仍会使用德语。

阿根廷有50万德语人口,其中伏尔加德意志人就有32万,当中由有20万人同时拥有德国国籍。这使得阿根廷拥有巴西除外,拉美人口最多的德裔。1930年代,阿根廷有70万德裔。德裔尤其分布在恩特雷里奥斯省、布宜诺斯艾利斯省(50万至60万)、米西奥内斯省,以及传统定义的潘帕斯草原地区和查科地区。

但是很多阿根廷德裔已经转用西班牙语。有30万的德语人口实际为后期移民,而非本地土生土长。第一代移民通常会继续使用德语,但是在阿根廷出生的第二代就开始转用西班牙语。

根据德语之声,巴西有1200万德裔。但是德语人口却在下降,现今只有300万人以德语为第一语言。巴西最主要的德语变种是本国南部的汉斯立语。当地的德语经历了180年与葡萄牙语和威尼斯语的接触,使之形成了独特的德语口音,尤其在南大河州。虽然汉斯立语目前在巴西南部依旧有人使用,但该语在近三四十年间经历急剧的衰退。很多巴西德裔已经转用葡萄牙语,德语沦为第二甚至第三语言。但是近年来,巴西政府开始试图保护德语。巴西其他的德语人口还分布在巴西的路德宗社区。在这些社区,宗教仪式依旧使用德语。

在波梅罗迪,德语亦被设为官方语言,而在圣埃斯皮里图州则被视为文化遗产。在南大河州,德语是该州文化历史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

智利有4万德语人口。该国历史上曾接受了3万德裔。但同巴四和阿根廷一样,很多当地德裔已经被同化而转讲当地语言(西班牙语)。

哥伦比亚4000万人口中,仅有5000德语人口。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宜人的气候,很多移民到拉美的德裔一开始会落足哥伦比亚。德裔在当地建造了很多工厂。当地的德裔依然会庆祝十月节。

哥斯达黎加490万人口中,仅有8000德语人口。在该国北部生活的2200德裔门诺会教徒仍在使用门诺低地德语或其他低地德语。

哥斯达黎加拥有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会重要的德语社区。

根据2006年的人口普查,加拿大共有62万德语人口,尤其分布在英属哥伦比亚 (近12万) 和安大略省 (23万)。安大略省的基秦拿有着大型的德语社群,该市曾经一度曾被命名为柏林。很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民当地的德裔依然保留着使用德语的传统。加拿大超过100万的德裔使得该国的第三大语言为德语(在英语和法语之后)。

墨西哥同样拥有大量德裔,该国北部的门诺会教徒的门诺低地德语是当地重要的少数族裔语言,大概有20万人使用。

在美国,德语是北达科他州和南达科他州的第二大家庭用语(英语之后)。美国中西部很多城市是以德语命名。

1843年至1910年年间,共有500万德意志人移民海外,当中大部分前往美国。20世纪早期德语一直是美国啤酒协会的工作语言,并且德语广泛在教堂、学校和报纸出现,但是一战期间,德语开始被压制,随后很多早于18、19世纪时期移居该地的德裔开始大批转讲英语。现存以下地方仍然存在少量德语人口:

德裔虔敬主义教徒在爱荷华州建立了阿马纳殖民地,该地居民仍在使用德语。

美国有众多的德语方言:胡特利特德语和克恩顿州方言相似;德州德语主要在德萨斯州使用;阿马纳殖民地通行阿马纳德语,宾夕法尼亚德语是一种中西部德语,与普法尔茨德语相近,主要由宾夕凡尼亚州、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纳州的阿米希人使用。胡特利特德语是一种奥地利-巴伐利亚语,主要由华盛顿州、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的胡特尔派教徒使用,在加拿大的亚伯达省、沙斯卡寸旺省和缅尼托巴省亦有分布。在社区长大的胡特尔派小童会比英语更早学德语,当中不少人会继续就读德语学校。

相关

  • 大自流盆地大自流盆地(英语:Great Artesian Basin)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偏东,面积约为177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三大盆地,中心的艾尔湖为澳洲海拔最低点。在澳大利亚岩层上,覆盖着不透水层,东部多雨,
  • 毛高文毛高文(1936年2月9日-2019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奉化,曾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教育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董事长等职位。毛高文的家族出身浙江奉化溪口镇
  • 泡坂妻夫泡坂妻夫(1933年5月9日-2009年2月3日),本名厚川昌男(Atsukawa Masao),其笔名是由本名的拼音重新排列组合而成,日本推理小说家兼魔术师,东京都人,东京都立九段高等学校毕业。泡坂妻夫的
  • 李博翔李博翔(1989年8月2日-),马来西亚籍台湾男艺人,台湾新生代演员 ,父亲是马来西亚华裔,母亲为台湾人,曾为东森幼幼台节目主持人,2015年参加我的老师叫小贺征选活动上榜,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 龚子棋龚子棋(1997年1月4日-),中国内地男歌手及演员,出生于浙江临海,现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2017年通过真人秀节目《超次元偶像》正式出道。2018年10月,作为演唱成员参加湖南卫
  • 段宝岩段宝岩(1955年3月4日-),河北冀州人,电子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校长,中国电子装备机电耦合领域的奠基人与学科带头人。
  • 苻洛苻洛(?-385年),十六国前秦将领,略阳临渭(今甘肃省秦安东南)氐族,苻坚堂兄,以雄勇著称。苻洛被苻坚猜忌,常常让他做边州州牧。初封征北将军、幽州刺史、行唐公、镇守和龙(今辽宁省朝阳)。
  • 咒怨2《咒怨2》(日语:呪怨2)是一部在2003年上映的电影。其由清水崇导演,酒井法子和藤贵子主演。其是咒怨系列的第二集和《咒怨》的续集,在2003年8月23日在日本发行。东京近郊的这座凶
  • 杰伊·巴鲁切尔乔纳森·亚当·桑德斯·“杰伊”·巴鲁切尔(英语:Jonathan Adam Saunders "Jay" Baruchel,1982年4月9日-),加拿大演员。他在喜剧电影类型较为有突出表现,以及票房卖座的成绩,代表作
  • 华威·安德森华威·安德森(Warwick Anderson,1958年-)是一位澳大利亚医师、诗人与历史学家。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墨尔本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柏克莱大学,现任教于雪梨大学。作为一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