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D/small-δ-葡萄糖酸内酯

✍ dations ◷ 2025-08-13 05:13:41 #<small>D</small>-δ-葡萄糖酸内酯
D-葡萄糖酸 δ-内酯(英语:Glucono delta-lactone)(简称“葡萄糖酸内酯”或“GDL”),在食品工业用作螯合剂,酸化剂等,其E编码为E575。它是D-葡萄糖酸的内酯形式。纯品为白色粉末状无味结晶。自然存在于蜂蜜、果汁等富含葡萄糖的食品中。其可水解回酸性的葡萄糖酸,赋予它们一种类似发酵过的轻微的酸味,口味上的酸度大概是柠檬酸的三分之一。其在体内的代谢是通过转化为葡萄糖才得以实现的,葡萄糖酸内酯和糖有着相仿的热值。酵母家族Saccharomyces bulderi 能够将葡萄糖酸内酯进一步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在生物(如蜜蜂)体内,D-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失去两个氢原子,1号碳被氧化成羧基并最终脱去一分子水形成1,5-内酯形式。反应的另一样产物是过氧化氢。通过人工生产的葡萄糖氧化酶曾因此被用在糖尿病人的血糖试纸上,用以让病人自行测定血样或尿样中葡萄糖的浓度。不过这些测试大都已由电子化验装置替代。葡萄糖被溴水(次溴酸)或碘在碱液中温和氧化也可以可得D-δ-葡萄糖酸内酯。

相关

  • 红外线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
  • 通俗拉丁文译本《圣经武加大译本》(拉丁语:Biblia Vulgata),又译《拉丁通俗译本》,是一个5世纪的《圣经》拉丁文译本,由哲罗姆自希伯来文(旧约)和希腊文(新约)进行翻译。8世纪以后,该译本得到普遍承认
  • 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印尼语:Abdurrahman Wahid( 读音 帮助·信息,1940年9月7日-2009年12月30日),华语姓氏陈 印度尼西亚政治家,盲人政治家,民族觉醒党创立者,曾任印度尼西亚总统(199
  • 大都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蒙古语:Ханбалиг,意即“可汗之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
  • 谷草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语:Aspartate Transaminase,缩写 AST),也称作谷草转氨酶(SGOT),是一种磷酸吡哆醛蛋白质,也可以作用于L-苯丙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EC 2.6.1.1)。谷草转氨酶
  • 1770年兹姆里·利姆授职仪式壁画,从前1775年到前1760年创作。现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 超连续光谱超连续光谱是一种具有极宽带宽的光源,一般利用高峰值功率的超短脉冲通过非线性材料来产生,例如利用飞秒激光脉冲通过光子晶体光纤可以获得覆盖整个可见光波段的连续光谱。在光
  • 克洛维四世克洛维四世(法语:Clovis IV;680年-695年3月),有时会被称为克洛维三世(若认为之前的克洛维三世是篡位者),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全法兰兄国王(691年4月12日—695年3月在位)。提乌德里克
  • 太仆寺太仆寺,中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之一。周穆王任命伯冏担任太仆正,史官写了册书,名为〈冏命〉(收入《尚书》)。故后世雅称太仆寺为冏寺,太仆寺卿为冏卿。秦、汉九卿中有太仆,为掌车马
  • 玉泉玉泉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