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弗兰克·沃生·戴森
✍ dations ◷ 2025-02-23 07:22:43 #弗兰克·沃生·戴森
弗兰克·沃生·戴森爵士(英语:Frank Watson Dyson,1868年1月8日-1939年5月25日),KBE、皇家学会会员、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英国天文学家、皇家天文学家。他引入了英格兰格林威治时间信号(报时声),并为证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起了重要的作用。戴森出生在英国莱斯特郡阿什比德拉祖什附近的米舍姆,是浸礼会牧师雷夫·沃森·戴森和弗朗西斯·多德维尔的儿子,在戴森年幼时全家搬至约克郡。在那儿,他进入哈利法克斯希思文法学校,后来获得了布莱福德文理学校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奖学金,他在那里学习了数学和天文学,1889年被分为第二牧马人(数学成绩名列第二者)。1894年被他推荐担任格林尼治天文台高级助理职务,主要负责对天体进行分类编目,后在1905年发表。从1905至1910年,他被任命为苏格兰皇家天文学家,1910年至1933年晋升为皇家天文学家(兼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1928,他在天文台引入一种新的自摆钟-当时最准确的时钟(肖尔特同步时钟),并组织定期通过拉格比市邮政总局电台发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无线信号。他还在1924年通过英国广播公司介绍了“六个报时短音”分配情况。他曾担任过数年英国钟表协会主席,并在1928年被授予金奖。戴森以研究日食而著称,是日冕和色球层光谱方面的权威。1919年曾组织了到巴西和普林西比岛观察日食的考察,在1918年停战前他就乐观地开始了考察准备工作。在1919年11月6日皇家学会和英国皇家天文学会联合会议上,戴森提交了1919年5月29日的日食观测报告,这些观察证明了爱因斯坦关于引力对光会产生影响的理论,直到那时,科学界才彻底停止了对该理论的怀疑。1939年戴森从澳大利亚旅游返回英国时,病死于船上并被进行了海葬。1894年与帕列蒙·贝斯特的女儿卡罗琳·比塞特·贝斯特结婚,共生育了两个儿子和六个女儿。虽然并不清楚弗兰克·戴森和理论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有无亲戚关系,但他俩的父辈-雷夫·沃森·戴森和乔治·戴森(作曲家)都来自姓氏起源地和同族最密集的西约克郡。戴森相信弗兰克爵士激发了他对天文学的兴趣:因为他们有相同的姓氏,当弗里曼·戴森一家人谈论弗兰克爵士的成就时,他还是一个年轻的男孩。
相关
- 死亡焦虑死亡焦虑是由死亡想法引起的焦虑。 其一将死亡焦虑定义为当一个人想到死亡的过程,或者停止'存在'时,死亡焦虑被定义为"恐惧、忧虑或焦虑的感觉"。其二为死亡恐惧症(死亡恐怖症
-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或多重抗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ple-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独特菌株,
- 布若卡氏区布洛卡区(英文:Broca's area)也译为布罗卡区是大脑的一区,它主管语言讯息的处理、话语的产生。与韦尼克区共同形成语言系统。布若卡氏区与韦尼克区通常位于脑部的优势半脑(通常位
- 爱荷华州坐标:41°52′41″N 93°05′52″W / 41.8780025°N 93.097702°W / 41.8780025; -93.097702艾奥瓦州(英语:State of Iowa)是位于美国中西部大平原的一个州,首府为得梅因。20世纪
- 弗朗兹·迈恩弗兰茨·尤利乌斯·费迪南德·迈恩(Franz Julius Ferdinand Meyen,1804年6月28日-1840年9月2日)是一位德国医师、植物学家与鸟类学家。出生于东普鲁士蒂尔西特(Tilsit,现在的苏维
- 变形监测变形监测是指使用专门的仪器和利用一定的方法对变形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进行系统性的观测的一种测量工作。变形监测得到的观测值是作变行分析、预见性维护等的主
- 硝酸钠硝酸钠为无机盐的一种,化学式为NaNO3,白色固体粉末,又称为智利硝石或秘鲁硝石(较不常见)其水溶液呈中性,pH约6.97。世上最大的硝酸钠矿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可由下列化学式合成:
- 马歇尔·罗森布卢特马歇尔·尼古拉斯·罗森布卢特(英语:Marshall Nicholas Rosenbluth,1927年2月5日-2003年9月28日),美国等离子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他因对可控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
- 复冰现象复冰现象(Regelation)是指固体在受到压力时熔化,在压力消失后又重新凝固的现象。有些来源的描述方式是“将细的金属线绑在一块冰上,线上再拉着重物,细线对冰所施加的压力会使冰局
- 连续型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