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特拉·黛薇

✍ dations ◷ 2025-11-11 10:53:28 #芝特拉·黛薇

芝特拉·黛薇(印尼语:Chitra Dewi,1934年1月26日-2008年10月28日),本名拉拉·帕德玛·黛薇·芝特罗哈迪塞库苏莫(Rara Patma Dewi Tjitrohadiseikusumo),印度尼西亚(印尼)电影演员及导演。她在1950年代因参演由乌斯玛尔·伊斯迈耳(Usmar Ismail)执导的《尊贵的客人》()、《闪亮三姊妹》()和《斗士》()而知名。她在1979年印尼电影节(Festival Film Indonesia)凭《因为若妻》()一片获得芝特拉奖(Piala Citra)最佳女配角奖项,并一直活跃于影坛至1993年为止。黛薇曾在1971年短暂执导过电影,使她成为1998年前四名印尼女性电影导演之一。

芝特拉·黛薇在1934年1月26日出生于荷属东印度西爪哇省井里汶府(Residentie Cheribon),拥有高中学历。

黛薇首部参演的电影是1955年由乌斯玛尔·伊斯迈耳为印尼民族电影公司(Perfini)执导的讽刺政治喜剧《尊贵的客人》,但她却是因在翌年与因德丽亚蒂·伊斯卡克(Indriati Iskak)和米耶克·维查亚(Mieke Widjaja)共同主演同公司的歌舞片《闪亮三姊妹》而成名。该电影讲述与祖母同居的三姊妹的爱情生活。它成为了印尼民族电影公司商业上最成功的电影,并衍生一连串女性扮演片中三姊妹的撞脸比赛。据印尼电影历史学家米斯巴赫·尤萨·比兰(Misbach Yusa Biran)所述,黛薇被视为理想印尼女性-轻率而拘束的代表。

黛薇在1960年代继续留在印尼民族电影公司,并参演《鹿鼠将军》()和《斗士》等电影,其中后者曾竞逐第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她亦曾参与雅加达国家戏剧学院的舞台剧演出。与此同时,黛薇亦开始参演其他公司的电影,包括印尼艺术家电影公司(Persari)的《巴厘岛假期》()、珀纳·马斯影业(Panah Mas Film)的《宾·斯拉默特的游荡》()和阿戈拉影业(Agora Film)的《绿谷》()和《渔人之血》()。

1960年代,黛薇除了继续幕前演出,也开始参与幕后制作。她建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芝特拉·黛薇电影制作公司,并在1967年监制其首部电影《2X24小时》()。该公司另外制作了五部电影,包括三部由黛薇亲自执导的电影《黑暗中做爱》()、《少女》()和《芝曼德的骑士》()。这些电影在商业上均不成功,她亦因此专注于幕前演出。1971年,黛薇获印尼记者联盟(Persatuan Wartawan Indonesia)肯定其在《龙根》()的演技。

黛薇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主要饰演配角,比如杨中义执导的爱情片《梭罗的女儿》()、阿斯鲁尔·沙尼(Asrul Sani)执导的剧情片《生活杂陈》()和瓦尤·西洪宾(Wahyu Sihombing)执导的剧情片《因为若妻》。其中,她凭《因为若妻》一片,在1979年印尼电影节中获得芝特拉奖最佳女配角奖项。黛薇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参演了20部电影,直至1993年的《宏剑》()为止。1992年,她获印尼国家电影委员会颁发终身成就奖。她也在2007年的万隆电影节获颁终身成就奖。

黛薇的健康状况随着其长子班邦·桑苏迪(Bambang Samsudi)在2006年逝世而恶化。2008年3月,她曾因营养不良而入住本多英达(Pondok Indah)医院两个星期,但其健康状况持续恶化,最终于2008年10月28日下午2时(UTC+7)在其幼子阿古斯·厄尔温(Agus Erwin)陪伴下于南雅加达家中逝世。她与其父母及长子一同安葬在井里汶的查邦巴伊(Jabang Bayi)坟场。

在1998年以前,印尼只有4名女性电影导演。除了黛薇之外,其余三人分别为勒娜·阿斯马拉(Ratna Asmara)、索菲亚·W·D(Sofia W.D.)和伊达·法里达(Ida Farida)。这四人中除了法里达以外均为幕前出身。这些导演均难以获得犹如男性导演般的认可,使幕前演出成为女性在影坛获得肯定的唯一途径。

在1998年苏哈托倒台之后,女性导演的数目有戏剧性增长,部分更获得印尼国内以至国际的肯定。后苏哈托年代出道的女性导演包括米拉·勒斯玛娜(Mira Lesmana)和南·阿赫纳斯(Nan Achnas)(曾与其他导演共同执导《每个人》())、妮亚·迪纳塔(Nia Dinata)(曾执导《擦包看》()和曾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一夫多妻》())、哲娜尔·玛厄萨·阿尤(Djenar Maesa Ayu)(曾执导在2008年位列数张印尼最佳电影排行榜的《我无曳》())等。

在其五十年从影生涯中,黛薇曾参演超过80部电影。她亦曾是4部电影的监制、3部电影的导演及2部电影的编剧。黛薇也在电视圈活跃,曾参演《萨蒂卡医生》()、《心灵之窗》()、《克达西》()和《两根栋梁》()等电视剧。

相关

  • 技术技术可以指人类对机器、硬件或人造器皿的运用,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学和技巧。它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如电脑等新技术的增生使人们相
  • 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一种楝科常绿乔木,常见的桃花心木有下列几种:被称为“菲律宾桃花心木”的植物属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并非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受保护的植物。桃花心木可被制成
  • 威廉·科尔比威廉·伊根·科尔比(英语:William Egan Colby;1920年1月4日-1996年4月27日)是一位美国情报官员,1973年9月至1976年1月担任中央情报总监。
  • 通利妥多库酯(Docusate)也称通利妥,通常药用为其钠盐形式称“多库酯钠”,是适用于便秘治疗的泻药,若儿童有硬便时服用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若是使用类鸦片药物(英语:opiate)的便秘,可以配合
  • 2002年1月逝世人物列表2002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下面是2002年1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
  • 白泷酒造白泷酒造株式会社,于安政2年(1855年)创业。当时的汤泽是连接越后与江户间往来的城镇,白泷酒造的第一代凑屋藤助开设了旅店,使用汤泽的涌泉水酿制清酒。酒铺成为来往旅人及商人
  • 天主教纳什维尔教区天主教纳什维尔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Nashvillensis、英语: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Nashville)是美国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路易斯维尔总教区。成立于1837年7月28日。范围包
  • 俄罗斯军舰占领对马事件俄罗斯军舰占领对马事件(日语:ロシア軍艦対馬占領事件,俄语:Цусимский инцидент,英语:Tsushima incident),在日本国内称作波萨德尼克号事件(ポサドニック号事件),是指
  • 人人都恨克里斯《人人都恨克里斯》(英语:)是一套美国电视情景喜剧,于2005年在UPN台首播,于2006年转至The CW台,于2009年被斩。此剧改编自美国黑人栋笃笑表演者克里斯·洛克少年时的经历,以一名家
  • 李寿蓉李寿蓉,字篁仙(1825年-1894年),湖南长沙河西都赤岗村人(今望城区白沙洲街道赤岗村)。咸丰元年(1851年)中恩科乡试举人,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进士,用为户部主事。咸丰九年(1859年),李寿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