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 dations ◷ 2025-11-19 23:58:26 #EC 1.2.4,三羧酸循环,自体抗原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英语:ox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缩写OGDC;或称英语: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是一个复合酶,因其在三羧酸循环中的作用而众所周知。

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十分相似,此酶由三个组件形成一个复合体:

事实上,生物学家已经将类似的多酶复合体表征并分成三大类,一类是专门作用于丙酮酸,第二类专门作用于α-酮戊二酸,第三类专门作用于支链α-酮酸。

此酶参与三种不同的代谢途径

下列酶参数的值源自棕色固氮菌 (1):

在三羧酸循环中此酶催化的反应为:

进行此反应需要以下三步骤:

此反应的ΔG°'为-7.2 千卡/摩尔。此氧化过程所需的能量以硫酯键的形式被保存在琥珀酰辅酶A之中。

酮戊二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一个关键调控点。此酶被其产物琥珀酰辅酶A与NADH所抑制。细胞中所充斥的能量高亦是抑制因素。二磷酸腺苷与钙离子是酶的变构增活因子。

α-酮戊二酸脱氢酶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中的自身抗原,这是一种急性肝脏衰竭。由此所产生的抗体似乎专门识别那些由炎症免疫反应所导致的被氧化的蛋白质。这类炎症反应中的一些可被解释为谷蛋白过敏。其他的线粒体自身抗原包括了丙酮酸脱氢酶与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这些自身抗原可被抗线粒体抗体所识别。在许多神经变性疾病期间,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活性会下降很多。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

色氨酸代谢(犬尿氨酸酶)

嘧啶代谢(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线粒体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甘油磷酸穿梭)

类固醇生成(胆固醇侧链裂合酶、类固醇11-β-羟化酶、醛固酮合成酶)

回补反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尿素循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鸟氨酸转氨甲酰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

乙醇代谢(ALDH2)

三磷酸腺苷合酶(MT-ATP6、MT-ATP8)

相关

  • 声调声调(英语:Tone)的完整意义是一种附着于音节的高低抑扬(音调,或称音高)。语言学家赵元任从音阶获得灵感,设计了五度调值标记法,以数字1表示最低音,到数字5表示最高音。赵氏五度标记法
  • 蝶形花亚科蝶形花亚科(学名:Faboideae)是豆科植物六个亚科之一,476属,13,855种,广泛分布在全世界 。中国有22族,129属,一千余种,其中包括了上百种的引进栽培种类 。蝶形花亚科学名为Faboideae,来
  • 科陶德艺术学院伦敦大学科陶德艺术学院(英语: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英国 /ˈkɔərtoʊld/,常称:The Courtauld)是伦敦大学下的一个学院,主要研究艺术史。成立于1932年,其名是为了纪念工
  • 细胞凋亡诱导因子凋亡诱导因子(英语:Apoptosis-inducing factor,简称为AIF)是一类进化保守的黄素蛋白。凋亡诱导因子涉及到非胱天蛋白酶依赖型细胞凋亡途径的引发,可以使得细胞的染色体凝聚及DNA
  • 马鞍鞍,是人类骑马匹、骆驼及驴的用具,是马具的其中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方便骑马人的舒适,所以形状尤其特别如一张圆形纸向两边弯曲所形成的,刚好置入马的背上,两腿分插。早期的马鞍是没
  • 都司都司为15世纪,中国明朝首设的官制名称,又称都阃,位阶约为今中低级军官。据傅维鳞的《明书》卷六五《职官志》:“营伍武官皆因事而命,无定制,凡五等,曰镇守、曰协守、曰分守、曰守
  • 安坚安坚乃朝鲜王朝时代初期之山水画画家。忠清南道池谷人,字可度、得守,号玄洞子、朱耕,生卒不详,但相信死于十五世纪下半叶。于世宗年间活跃,承继北宋郭熙画风,其以安平大君之梦为依
  • 艾伦艾伦是Allen与Alan人名的音译,也译为阿兰,阿伦和爱伦
  • 西班牙裔西班牙裔(Hispanic)或西班牙语裔是美洲地区的一个特定语言族群,他们拥有来自于拉丁美洲或者伊比利亚半岛的血统。广义来说,西班牙裔包含所有在美洲居住并且自定义为西班牙裔或者
  • 俄罗斯蓝猫俄罗斯蓝猫(Russian Blue),为宠物猫的品种之一,亦名阿克汉格蓝猫(该名称源自该猫种的原产地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港)。过去这种猫的毛色只有蓝色,1970年代培育出了黑白毛色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