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dations ◷ 2025-08-13 02:58:49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贵州省赤水市中部葫芦镇金沙沟一带。是中国第一个以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5平方公里,缓冲区40平方公里,实验区38平方公里。保护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植被茂密,物种丰富。保护区内的海拔从1730米到311米,落差悬殊,丹霞地貌广泛发育,瀑布众多。保护区内的桫椤生长集中,总数量有4万余株。此外保护的珍稀植物还有蕈树、红豆杉、小黄花茶等。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藏酋猴、猕猴、亚洲黑熊、太阳鸟等。最近,据报道称保护区所在的赤水市将来有可能会兴建核电站,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质疑。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官方命名方式均为“省级行政区名+地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例如“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关
- 专性需氧专性需氧微生物(英语:obligate aerobe)是一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糖类或脂肪转化为其生活所需的能量,在其呼吸中,氧被用作电子传输链的末端电
- 神经化学神经化学,是致力于神经化合物研究的神经科学分支。神经化合物是神经系统活动中的一个有机分子。这规定经常使用提到神经传送体和其它分子譬如影响神经元作用的神经活跃药物。
- 斯门卡瑞安赫何鲁·斯门卡瑞·杰塞尔·何鲁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后期的法老,在位3年。在他死后,图坦卡蒙继位。由于斯门卡瑞在位时候短,又正好接续在阿肯那顿之后,因此有些考古学家认为斯
- 陈书《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姚思廉父亲姚察
-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敦巴顿橡树会议(英语:Dumbarton Oaks Conference),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苏美英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
- 高溴酸盐高溴酸盐是高溴酸形成的盐类,含有四面体型的高溴酸根离子—BrO4−,其中溴的氧化态为+7。虽然同样是卤素,但不同于高氯酸和高碘酸,高溴酸盐非常难制备(包括高溴酸)。 高溴酸根离子
- 元代元代音系,是指元代时期中原汉语的音韵体系,属于近代汉语。对于元代中原音系的构拟,学术界主要是根据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以及卓从之的《中州音韵》等韵书。《中原音韵》成书于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简称长二F,别称“神箭”,缩写:CZ-2F 或 LM-2F,是长征二号家族中的最新改进型号,主要用于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自1992年开始研制,1999年11月19日首次发射
- 学费学分制收费是中国大陆高校的一次教育收费改革,主要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地大学收费分为注册费和学分费的原则。率先实施的学校有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 康平路事件康平路事件是指上海工总司和赤卫队于1966年底在上海市委所在地康平路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武斗,常被认为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大陆大规模武斗的开端。1966年12月28日,上海工人“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