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之水

✍ dations ◷ 2025-11-02 22:37:22 #2014年电影,越南语电影,越南电影作品,气候变迁电影,以年份命名的电影

《2030年之水》(越南语:)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越南电影,由阮武原明(越南语:Nguyễn Võ Nghiêm Minh)(或译“阮武严明”)执导,并由琼花和贵平主演,讲述2030年一个因海平面上升导致50%以上的农田被淹没的越南农村居民生活的故事。该片是第64届柏林影展电影大观的开幕夜电影,亦曾获得美国圣佩德罗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2030年,由于全球暖化导致水位水升,越南南部大部分地方被淹没。一个名为施的男士被发现死在水浸之中。施和他的妻子筲本来住在木制的高跷屋,水位上升之后迁到小船居住。施死的时候,筲当时正在其前男友氺的科研农场工作。

时间返回十年前,筲与施结婚前,筲曾与当时访问三角洲以研究植物的科学家氺交往。为了事业,氺后来与筲分手。其后氺返回三角洲创立科研农场。当警察发现施的死是一场意外,悲恸欲绝的筲决定道出事情背后的真相。

据导演阮武原明所述,《2030年之水》花了十周时间拍摄。该电影曾在芹蒢县和胡志明市取景。

据《综艺》的一篇文章表示,《2030年之水》让人想起一个闪闪发光的海洋世界,但电影的概念随波逐流,其绘图过于牵强,且充满反乌托邦的陈词滥调。电影只简单叙述溺水的过程,反而对三角恋的叙述过多。而《好莱坞报道》的文章形容《2030年之水》是一艘适合航行,但欠缺掌舵的船只。该文章形容电影未能实现其最初的附庸风雅的承诺,该片情节亦令人沮丧而且缺乏梳理,而且爱情和惊悚元素亦缺乏惊喜。

相关

  • 人民的意志《人民的意志》 (孟加拉语:জন গণ মন;印地语:जन गण मन;英语:Jana Gana Mana)是印度的国歌,又译为《印度之晨》。歌词及曲谱均由印度文豪诗人泰戈尔所作,原歌词是孟加拉语
  • 大伦敦大伦敦(英语:Greater London),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是英格兰下属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范围大致包含英国首都伦敦与其周围的卫星城镇所组成的都会区。行政上,该区域是在1965年时设置
  • 巴贝尔斯堡摄影棚巴贝尔斯堡摄影棚(德语:Studio Babelsberg)是位于德国波茨坦的制片厂,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制片厂,建于1912年,占地2万5千平方米,建成百年以来,拍摄电影过千部,其中较著名的电影包括
  • 奥古斯特·贝尔纳特奥古斯特·马里·弗朗索瓦·贝尔纳特(Auguste Marie François Beernaert,1829年7月26日-1912年10月6日)是一位比利时政治家,1909年(和保罗·德康斯坦)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贝尔
  • 各国海岸线长度列表这是一个各国/地区海岸线长度列表,单位为公里,数据来源为中情局的世界概况。海岸线为零的国家表明这个国家是一个内陆国。海岸线的长度没有一个公认的准确测量方法。测量海岸线
  • 遗忘 (消歧义)遗忘可以指:
  • MTT试验细胞存活率分析 (英语:MTT assay,全名:(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是一种用于测量细胞的活性之试验。MTT为黄色化合物,是一种接受氢离子的
  • 吕新雨吕新雨(1965年4月-),中国传播学教授。1965年4月出生于安徽,父为吕美生。1993年获复旦大学文艺美学博士学位,任教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4年7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2017
  • G小调慢板《g小调慢板》(英语:Adagio in g minor、意大利语:Adagio in Sol minore)是意大利音乐学者兼作曲家雷莫·贾佐托(Remo Giazotto)创作的乐曲。于1958年出版。此曲是一首广为人所熟
  • 德拉巴西德拉巴西(Dera Bassi),是印度旁遮普邦Patial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569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5690人,其中男性8495人,女性7195人;0—6岁人口2059人,其中男1152人,女907人;识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