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1
2,8,18,8,1
蒸气压
第一:403 kJ·mol−1
第二:2632.1 kJ·mol−1
第三:3859.4 kJ·mol−1
主条目:铷的同位素
铷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Rb,原子序数为37。铷是种质软、呈银白色的金属,属于碱金属,原子量为85.4678。单质铷的反应性极高,其性质与其他碱金属相似,例如会在空气中快速氧化。自然出现的铷元素由两种同位素组成:85Rb是唯一一种稳定同位素,占72%;87Rb具微放射性,占28%,其半衰期为490亿年,超过宇宙年龄的三倍。
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和古斯塔夫·基尔霍夫于1861年利用当时的新技术火焰光谱法发现了铷元素。
铷化合物有一些化学和电子上的应用。铷金属能够轻易气化,而且它有特殊的吸收光谱范围,所以常被用在原子的激光操控技术上。
铷并没有已知的生物功用。但生物体对铷离子的处理机制和钾离子相似,因此铷离子会被主动运输到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1861年,罗伯特·威廉·本生和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在德国海德堡,利用光谱仪在锂云母中发现了铷元素。由于其发射光谱呈现出多条鲜明的红线,所以他们选择了拉丁文中意为“深红色”的“rubidus”一词为它命名。
铷是锂云母中的一种次要成分。基尔霍夫和本生所处理的150公斤锂云母中,只含有0.24%的氧化铷(Rb2O)。钾和铷都会和氯铂酸形成不可溶盐,但在热水中,两种盐的可溶性有小许差异。可溶性稍低的六氯铂酸铷(Rb2PtCl6)可以经分级结晶的方法取得。用氢对六氯铂酸铷进行还原后,基尔霍夫和本生获得了0.51克的氯化铷。两人之后对铷和铯进行的首次大型萃取工序用到了4万4千升矿物水,并一共提取出7.3克氯化铯和9.2克氯化铷。基尔霍夫和本生在发明光谱仪仅仅一年后就发现了铷元素。铷因此成为继铯以后第二个通过光谱学方法发现的元素。
两人用提取出的氯化铷来估计铷的原子量,得出的数值为85.36(目前受认可的数值为85.47)。他们试图对熔融氯化铷进行电解以取得单质铷,但他们取得了一种蓝色的均匀物质,且“无论在肉眼还是显微镜下都无法看出丝毫的金属成分”。他们推测这种物质是低价氯化铷(Rb2Cl),不过它其实更可能是铷金属和氯化铷的胶体状混合物。之后,本生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对炭化了的酒石酸铷加热,成功还原了铷金属。尽管蒸馏出的铷会在空气中自燃,但本生仍能够测量出铷的密度和熔点。1860年代所取得的密度值,与今天认可的数值只相差0.1 g/cm3,熔点值的偏差也在1 °C以内。
科学家在1908年发现了铷的微放射性,但同位素理论在1910年代才被建立起来,加上放射性铷的半衰期超过1010年,所以当时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尤为困难。有关铷的衰变方式的争论一直持续到1940年代末。目前已证实,87Rb会经β衰变成为稳定的87Sr。
1920年代以前,铷还没有工业用途。此后,铷的最大应用在于化学和电子范畴的研究和开发。1995年,埃里克·康奈尔、卡尔·埃德温·威曼和沃尔夫冈·克特勒用铷-87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并因此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铷是一种质软、可塑性高的银白色金属。在所有非放射性碱金属元素中,铷的电负性排行第二。其熔点为39.3 °C。铷金属会在水中剧烈反应,它会和汞产生汞齐,并且会和金、铁、铯、钠和钾形成合金(但不会和锂形成合金,尽管锂和铷同属碱金属)。这些属性都和其他的碱金属相似。与反应性稍低的钾和反应性稍高的铯一样,铷和水所产生的剧烈反应通常足以燃起所释放出来的氢气。它也可以在空气中自燃。铷的电离能很低,只有406 kJ/mol。铷在焰色测试中会发出紫色,和钾非常相似,所以要用到光谱学技术才能将两者分辨开来。
氯化铷(RbCl)是最常用的铷化合物之一。在生物化学中,它可以用来促使细胞吸取DNA。由于生物体内的铷极少,且铷会被活细胞吸收而代替钾,所以它能用作一种生物标记物。氢氧化铷(RbOH)具有腐蚀性,能作为大部分用到铷的化学反应的初始化合物。其他铷化合物还包括用在某些眼镜镜片中的碳酸铷(Rb2CO3),以及硫酸铷铜(Rb2SO4·CuSO4·6H2O)等。碘化铷银(RbAg4I5)是所有已知离子晶体中,室温电导率最高的。在制造薄膜电池时可以利用这一属性。
铷的氧化物有若干种,包括氧化铷(Rb2O)、Rb6O和Rb9O2,后两种低氧化物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铷暴露在空气中即会产生这些氧化物。在氧气过剩的环境下,则会形成超氧化物(RbO2)。铷和卤化物形成盐,例如氟化铷、氯化铷、溴化铷及碘化铷等。
虽然铷是一种单一同位素元素(即只有一种稳定同位素),但自然界中的铷元素却由两种同位素组成:稳定的85Rb(占72.2%)以及放射性同位素87Rb(占27.8%)。因此自然界中的铷具有放射性,比活性约为670 Bq/g。这样的辐射水平可以在110天内于照相底片上留下影像。除85Rb和87Rb之外,还有30种非自然生成的同位素。它们具有放射性,半衰期都在3个月以内。
铷-87的半衰期为7010488000000000000♠48.8×109年,这是宇宙年龄7010137980000000000♠13.798×109年的三倍有余。它是一种原生核素,在地球形成时便已存在。在矿物中,铷常会代替钾元素的位置,所以其分布广泛。87Rb在释放一个负β粒子之后,会衰变成稳定的87Sr,这可以用于测定岩石的年龄。在地球内部的分级结晶过程中,锶会集中在斜长石中,留下处于液态的铷。因此,在残余岩浆中铷对锶的比例会随时间增加,经活成分异作用形成铷/锶比例较高的岩石。伟晶岩中的铷/锶比例最高(10以上)。如果可以测得或推算出最初的锶含量,那么通过测量目前铷和锶的含量以及87Sr/86Sr比例,就可以算出该岩石样本的年龄。这一年龄只有在岩石不曾受变动的情况下才等于真实的年龄值。
铷-82是其中一种人造同位素,可经锶-82的电子捕获衰变过程产生,反应的半衰期为25.36年。铷-82会再经正电子发射衰变为稳定的氪-82,半衰期为76秒。
铷在地球地壳中的丰度在所有元素中排第23位,与锌相近,比铜更常见。它自然出现在白榴石、铯榴石、光卤石和铁锂云母等矿物之中,氧化铷大约占这些矿物的1%。锂云母中的铷含量在0.3%和3.5%之间,是铷的主要商业来源。某些含钾矿物和氯化钾都会含有不少的铷元素,有商业开采价值。
铷在海水中的浓度平均为125 µg/L。相比之下,钾的浓度则高得多(408 mg/L),铯则低得多(0.3 µg/L)。
由于离子半径较大,所以铷属于所谓的“不相容成分”。在熔岩结晶过程中,铷和更重的同族元素铯聚集在一起,处于液态,是最后一个结晶的成分。因此,含有铷和铯的最大矿藏,都是经由这种浓缩过程所形成的伟晶岩矿带。由于铷会在结晶时代替钾的位置,所以其浓缩的程度远低于铯。从含有铯榴石的伟晶岩中可开采出铯,从锂云母中可开采出锂,过程中也会产生铷作副产品。
铷的主要矿藏包括:位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伯尼克湖的铯榴石矿藏,以及意大利厄尔巴岛上的铷长石((Rb,K)AlSi3O8)矿藏,其铷含量高达17.5%。以上两处同时也是铯的来源。
虽然铷在地壳中比铯更常见,但其应用不广,加上缺乏一种富含铷的矿物,所以各种铷化合物的年产量只有2至4吨。分离钾、铷和铯的方法有若干种。对铷矾和铯矾重复进行分级结晶,30次以后便可获得纯铷矾。另外两种方法分别利用氯锡酸盐和亚铁氢化物。
1950至1960年代,钾生产过程中一种称为“Alkarb”的副产品曾经是铷元素的主要来源。Alkarb含21%的铷,其余大部分是钾,另有少量铯。如今,铷是铯开采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铯榴石矿就是其中一例。
铷化合物有时会被添加在烟花当中,使它发出紫光。铷可以用在磁流体发动机和热传导发电机中:高温下形成的铷离子经过磁场,作用就像发电机中的电枢,因而产生电流。用它制成的激光二极管价廉,且激光波长范围适宜,维持高蒸气压所需的温度也在中等范围内,所以铷(特别是87Rb)是激光冷却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应用上最常用的一种原子。
科学家曾用铷对3He进行极化,这样产生的3He气体拥有单一方向,而不是随机方向的核自旋。激光对铷气体进行光抽运,极化了的铷就会通过超精细交互作用使3He极化。这样自旋极化了的3He气体可以用在中子极化测量中,或用于制造极化中子作其他用途。
原子钟的共振元件可以利用铷的能级的超精细结构,因此铷已被应用在高精度计时上。全球定位系统(GPS)常利用铷频率标准来生成一个比铯频率标准更精准、成本更低的“主频率标准”。这种铷频率标准在电信工业中有大规模的生产。
铷的其他潜在应用包括:蒸汽涡轮中的工作流体、真空管中的吸气剂以及光度感应器元件等。铷是一些特殊玻璃的成分,也可用于制造超氧化物。它能够在细胞中代替钾的位置,所以能被用来研究离子通道。铷气体还被用于原子磁强计中。科学家正在用87Rb,连同其他碱金属,来开发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原子磁强计。
铷-82可用于正电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铷和钾相似,所以含有大量钾的生物组织也会积聚具放射性的铷元素。这一原理主要应用在心肌灌注成像。铷-82的半衰期只有76秒,所以必须从靠近病人的锶-82衰变而得。由于脑肿瘤的血脑屏障有所变异,所以肿瘤会比正常脑组织更容易积累铷。核医学可以利用这一原理对肿瘤进行定位和照相。
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以研究铷对患有躁郁症和抑郁症的病人有何影响。透析治疗期间患上抑郁症的病人体内缺少铷,所以补充铷元素可能可以舒缓抑郁症。在某些试验中,病人须连续60天摄入720 mg的氯化铷。
铷金属会和水发生剧烈的反应,甚至会着火;即使放在煤油中,也会缓慢反应,并被溶解的少量氧给氧化。因此,铷一般保存在真空安瓿或充有稀有气体(如氩气)的安瓿中。只要接触到少许的空气,包括渗入油中的氧气,铷就会变成过氧化铷。因此它的安全措施和钾金属相似。
与钠和钾一样,铷溶在水中的时候几乎永远呈+1氧化态,在所有生物体内的铷也一样。Rb+离子在人的体内似乎和钾离子无异,所以主要积聚在细胞内液中。铷离子并没有明显的毒性:一个70公斤重的人体内平均含有0.36克的铷,而在这一数值提升50甚至100倍之后,也没有对试验对象造成任何明显的负面影响。铷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为31至46天。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指出,如果体内一小部分钾替换成铷,身体是能够承受的,但一旦肌肉组织内一半的钾都换成铷,老鼠便会死亡。
锂
Li
原子序数: 3
原子量: 6.941
熔点: 453.69
沸点: 1615
电负性: 0.98
钠
Na
原子序数: 11
原子量: 22.990
熔点: 370.87
沸点: 1156
电负性: 0.96
钾
K
原子序数: 19
原子量: 39.098
熔点: 336.58
沸点: 1032
电负性: 0.82
铷
Rb
原子序数: 37
原子量: 85.468
熔点: 312.46
沸点: 961
电负性: 0.82
铯
Cs
原子序数: 55
原子量: 132.905
熔点: 301.59
沸点: 944
电负性: 0.79
钫
Fr
原子序数: 87
原子量: (223)
熔点: ?295
沸点: ?950
电负性: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