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布氏姜片虫
✍ dations ◷ 2025-11-11 20:23:58 #布氏姜片虫
布氏姜片虫(学名: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是一种外观极像薄切姜片的中、大型寄生虫。为完成一代生活,这种虫必须在环境适当的淡水螺体内发育,再以常见的水生植物作第二轮的寄生,最后可感染人和猪只,并寄生在小肠、产下子代。成虫雌雄同体,尺寸介于长3至7公分、宽1至2公分,厚度仅约1-3毫米,体型宽扁似姜的斜切薄片,但颜色肉红,虫体一端具有口吸盘和大五倍的腹吸盘,其肠管在两个吸盘之间分叉后延虫体两侧伸至尾端,虫体后半几乎由高度分支的睾丸布满,卵巢约呈鸽蛋形并有向外少许的分支,由此至腹吸盘之间盘绕着子宫,产下之卵色泽淡黄,具有卵盖,尺寸约莫长135微米、宽85微米。由于虫卵相对于第一中间宿主而言很大,一般螺类无法摄食,因此虫卵必须先在温暖的水中,经过三周孵化成纤毛幼虫、破除卵盖才能钻入并感染扁卷螺,再依序发育成胞状幼虫、雷氏幼虫、尾动幼虫,耗时约一个半月,随后离开螺体,再游至菱角、荸荠、茭白笋等水生植物第二中间宿主附着,分泌出成囊物质并脱去尾巴发育成囊状幼虫,借由外囊的包裹,增加对环境的抵抗能力,有时这些囊状幼虫的形成可以不依附在任何物体,而直接漂浮在水面,随人、饲养猪和野猪摄取这些受感染的植物或饮用生水,囊蚴便可借助消化道分泌物分解外囊,并吸附在黏膜上,经历1至3个月便可发育成虫并产下后代,完成一个世代的循环,因此猪和人类都是姜片虫的最终宿主。姜片虫的幼虫所需环境要求较高,不仅温度必须温暖,且无法在干燥状态下存活很久,因此地理上的受到局限,多成点状分布,连发育时间也受到限制,大约在夏天开始以后幼虫才从螺体内钻出,因此感染症多发生在北半球下半年。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仅中国大陆地区及台湾已知的第一中间宿主便有四、五种,因此防治上不易根绝,而盛行地区居民多有生饮、生食的习惯,加上环境卫生政策不良,导致排泄物污染环境,增加感染的风险。由于布氏姜片虫主要寄生在小肠,数量多时可达上千只,甚至可能扩散至胃和大肠,一般而言,人体寄生中的姜片虫约仅有数十条吸附在肠黏膜上,以血液维生,因此患者会有腹痛、便秘、腹泻、贫血的情况交替发生,而大多数肠道吸虫症患者几乎不会出现显著的症状。为了和细菌性肠炎、阿米巴原虫感染作区分,必须借重粪便中的虫卵检验,或是排出、吐出的成虫来鉴定,对于同样是大型的片状牛羊肝吸虫,从睾丸的形状、两个吸盘的比例、头锥的形态都可以做区分。确诊后可使用药物吡喹酮治疗,一般效果良好,另外也有学者建议使用其他新型药物。
相关
- 种群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在生物学上,种群(英语:Population,或族群)指于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或者说是有个体组成,能够而且
- Rheumatology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风湿病学或称风湿病专科(英语:Rheumatol
- 种系发生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Moschino梦仙奴(Moschino 意大利语发音:),又译莫斯基诺,是意大利的奢侈品牌,1983年由弗兰科·莫斯基诺创立。该公司在1983年由弗兰科·莫斯基诺(1950-1994)创立。他去世后,助手罗赛拉·嘉蒂妮
- 西戎西戎是西周对其边界西方的部落的泛指,商代称为羌或氐羌,相传为炎帝之后,是汉族与羌族的先民之一。在战国时期之后,“西戎”被用来代指位于汉族以西的各个非汉民族,为四夷之一。在
- 林地疏林是一个植被主要为树木的土地,疏林为森林的一种,和森林的不同处在于两者的树冠。在森林中,大部分的树冠都是相连的。因此,阳光不能轻易的到达地面;疏林则容许阳光透入地面,但仍
- 植物化学物质植物化学成分(英语:Phytochemical,又称植物生化素,简称植化素、植生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内的天然化学成分。β-胡萝卜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存在于许多植物中。植生素通常指那些
- 739年晋国曲沃之乱开始,前745年晋昭侯把曲沃(在今中国山西省曲沃县)封给其叔成师。前739年晋大臣潘父弑杀了晋昭侯,迎立曲沃桓叔。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退回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公子平
- 狼毒狼毒可以指以下植物:
- 李昑朝鲜英祖(朝鲜语:조선 영조/朝鮮英祖 Joseon Yeongjo;1694年10月31日-1776年4月22日),名李昑(朝鲜语:이금/李昑 Yi Geum),幼名禧寿,字光叔,号养性轩。是朝鲜王朝的第21代君主,在位时期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