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etamorphic
✍ dations ◷ 2024-12-22 19:35:21 #metamorphic
变质岩(英语:Metamorphic rock)是经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原岩受到热(温度高于150〜200℃)和压力(1500巴)的作用,其内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逐渐变化。原岩可以是沉积岩、火成岩或是变质岩。是地球上已有的岩石,经地底高温高压所形成的。地壳中百分之十五是由变质岩组成,并依照化学及矿物的组成(变质相)进行分类。原岩可因受地球内部的高温及岩层上方的巨大压力而形成变质岩。构造的过程也可形成变质岩,如大陆的碰撞造成的水平的压力,使原岩摩擦和变形。岩脉的侵入也可形成变质岩。研究变质岩(大多因侵蚀及抬升而露于地表)可进一步了解地壳深处的温压环境。变质相(metamorphic facies)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不同成分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引。变质相首先由芬兰的P.埃斯克拉于1920年提出。他指出,在恒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通过变质而达到化学平衡的任一岩石的矿物组成受原岩总化学成分的控制,而与原岩的形成方式无关。变质岩在地壳中分布广,大陆和洋底都有,从太古宙到现代都有产出。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其他成因类型分布较少。区域变质岩主要出露于各大陆的前寒武纪地盾和地块及显生宙的变质活动带(常与造山带伴生),面积很大,常为几万至几十万平方公里,约占大陆面积的18%。前寒武纪地盾和地块常组成各大陆的稳定核心,古生代及以后的变质活动带常围绕前寒武纪地盾或地块呈线形分布,如加拿大地盾东面的阿巴拉契亚造山带、波罗的地盾西北面的加里东造山带、俄罗斯地块南面的华力西造山带和阿尔卑斯造山带等,有些年轻的变质活动带沿着大陆边缘或岛弧分布,如太平洋东岸和日本列岛,这表明大陆是通过变质活动带的向外推移不断增长的。另一情况下,变质活动带也可斜切古老结晶基底而分布,这代表大陆经解体而形成的陆内造山带。20世纪60年代以来,还发现大洋底部的沉积物和玄武质岩下,有变质的玄武岩、辉长岩的广泛分布,是由海底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在中国分布也很广,华北地块和塔里木地块主要由前寒武纪旱期的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组成,并构成了中国大陆地质的古老核心。
相关
- 死水死水又称滞水,为不流动的水体,水体之所在地没有流通的出入口。形成死水之地包括路边的小凹地、花园中的泥泞,甚至人工制造的器皿皆能形成死水。严格来说,死海亦是死水的一种。死
- 中部美洲中部美洲,又译美索美洲(Mesoamerica),是一个历史上的地区和文化区,地理上位于北美洲。覆盖区域自中部墨西哥延伸经过伯利兹、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一直到哥斯
- 漂白剂漂白剂是一些化学物品,可透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色分子反应成无色分子,来将颜色去除或变淡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漂白剂依据其在漂白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担任的角色来区分
- 颈卵器颈卵器,又称藏卵器,是某些植物产生及含有卵子或雌配子的多细胞配子体结构或器官。颈卵器有一个长颈和一个膨胀的基部。颈卵器一般长在植物叶状体的表面上。颈卵器在裸子植物的
- 巛巛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四十七个(三划的则为第十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巛部归于三划部首。巛部通常是从上、下方及中间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伊利亚·普里高津伊利亚·罗曼诺维奇·普里高津子爵(俄语:Илья́ Рома́нович Приго́жин,英语:Ilya Romanovich Prigogine,1917年1月25日-2003年5月28日),比利时化学家、物理
- 漂白粉漂白剂是一些化学物品,可透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色分子反应成无色分子,来将颜色去除或变淡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漂白剂依据其在漂白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担任的角色来区分
- 巴贝尔堡摄影棚巴贝尔斯堡摄影棚(德语:Studio Babelsberg)是位于德国波茨坦的制片厂,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制片厂,建于1912年,占地2万5千平方米,建成百年以来,拍摄电影过千部,其中较著名的电影包括
- 台88线台88线为“东西向快速公路-高雄潮州线”,是位于台湾高屏地区的省道快速公路。西起高雄市凤山区国道一号(中山高速公路)之五甲系统交流道,往东经大寮区跨高屏溪(万大大桥)后进入屏东
- 凯特·布兰切特凯特·布兰切特(英语:Catherine Élise Blanchett,1969年5月14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知名澳大利亚电影及舞台剧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除了是史上同时拥有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