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栖息地破坏
✍ dations ◷ 2025-08-27 13:33:53 #栖息地破坏
栖息地破坏是指自然栖息地无法维持现有物种,导致栖息地的生物流离失所或灭绝的过程,使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破坏栖息地普遍是为了获取天然资源、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而清理栖息地则以发展、拖网和城市延伸。破坏栖息地是目前列为导致全球物种灭绝的头号原因,是进化和保育生物学中的重要环境变化过程。其他破坏原因包括栖息地破碎化、地质活动、气候变化、物种入侵、生态系统养分变化和人类活动。此外栖息地被破坏令栖息在这里的动物受伤害当栖息地被破坏,该处的生物承载量将会降低,使该处生长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数量下降,甚至灭绝。栖息地破坏令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需要特定的生态环境生存,82%的濒危鸟类的威胁是由于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热点是指地球上具有极多物种的地方,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具有很多特有的物种,以种类数量计算,包含了世界一半以上的陆地物种。可是,这些热点正严重地遭受栖息地破坏的威胁。岛屿栖息地破坏十分严重,当中包括新西兰、马达加斯加、菲律宾和日本。而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和许多西非国家,由于人口非常密集,使人类的生活空间和自然栖息地不断竞争,令栖息地破坏。接近沿海城市的海洋也面临着珊瑚礁退化,过度捕鱼或其他海洋栖息地破坏的问题。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不足25%的原生植被仍然存在。在整个欧洲,只有15%的土地面积能保持原野环境。
相关
- 皮肤病学皮肤科(dermatology)是医学上治疗皮肤疾病的专门分支。全身的皮肤面积广大,因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在广义上,还包含对头发、指
- 儿童医学小儿科(或称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最大的年龄通常至青春期。一个受到这方面知识专门训练的医生被称作儿科医生。
- 产水菌门产水菌门(Aquificae)包括了一些在多种严酷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细菌,如在热泉、硫磺池、海底热泉口等等。其中产水菌属(Aquifex)中的一些种类可以在85~95℃的环境中繁衍。产水菌
- 胞器细胞器(英语:organelle,或称胞器)是细胞的一部分, 是细胞中通过生物膜与细胞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功能上独立的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统称为“细胞质”。细胞器可依
- 氧化氧化又被称为氧化作用、氧化反应。是还原剂(被氧化物)与氧化剂(被还原物)之间的氧化数升降。还原剂可借由获得氧,失去氢离子,或者失去电子的过程,使得氧化数上升。 而氧化剂可通过
- 胎儿胎儿(拉丁语:fetus)是指已经怀于母体但尚未出生的人类。在法律上,胎儿因为尚非为人,不具权利主体地位,没有权利能力。但是为了保护其将来得享有的利益,通常以非死产者为限,增设法律
- 电池电池,一般狭义上的定义是将本身储存的化学能转成电能的装置,广义的定义为将预先储存起的能量转化为可供外用电能的装置。因此,像太阳能电池只有转化而无储存功能的装置不算是电
- 冲田总司冲田 总司(1842年7月8日-1868年7月19日),本名藤原春政,幼名宗次郎,后改为藤原房良、冲田总司,生于江户(今日本东京都)白河藩宅,是江户时代后期的新选组队士、局长助勤、一番队组长、剑
- 肾炎肾炎(英语:Nephritis),肾病变的一种,指肾脏中的肾元发生发炎反应,造成的疾病。肾炎(英语:Nephritis)的字源来自古希腊语:νεφρῖτις,来自古希腊语:νεφρός(肾脏)加上阴性形容词
-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英语:Developmental biology)是对于生物体生长和发育过程的研究。发育生物学研究基因对细胞生长,分化和形态发生(Morphogenesis)的调控,这些过程使生物体形成组织和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