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泰培 (1979年)

✍ dations ◷ 2025-09-11 10:30:38 #台风泰培 (1979年)

台风泰培(Typhoon Tip)为1979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9个被命名的风暴,是全球有纪录以来最强的热带气旋。10月12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定泰培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305公里,海平面气压为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是全球有纪录以来中心气压最低的热带气旋,而这纪录至今仍未打破;泰培的风圈直径长达2,220公里,亦是全球有纪录以来覆盖范围最大的热带气旋。

美国空军气象局先后60次派出侦察机前往泰培中心进行探测,因此成为近距离观测次数最多的热带气旋之一。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日本神奈川县的军营因泰培的影响而发生火灾,导致13人遇难,68人受影响。日本其他地区亦受泰培影响而发生水灾,导致42人丧生,许多船只沉没,并至少造成44人死亡或失踪。

1979年10月,从菲律宾一直延伸到马绍尔群岛的季风槽内发展出3股环流。其中位于关岛西南方向的一股扰动天气于10月3日发展成热带风暴罗杰,当天晚上,澎贝岛以南洋面形成另一股热带扰动,这股热带扰动之后发展成台风泰培。赤道周围大片海域产生的强烈外流都被卷入罗杰的环流,所以澎贝岛以南海域形成的扰动一度无法得到显著发展。虽然外界气流格局不利,但这片扰动在向西移动期间还是逐渐组织起来,只是由于受热带风暴罗杰的大规模环流影响导致移动方向变化不定,缓慢以环状路径到达楚克州东南方向洋面。10月4日晚,飞入系统的飓风猎人侦察机确认其中存在闭合下层环流,10月5日清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针对第二十三号热带低压的首份警报。

热带低压在逼近楚克州期间增强成热带风暴泰培,但其组织结构由于受到热带风暴罗杰的影响而无法得到显著改善。从侦察机获得的数据可以追踪气旋表面环流的移动轨迹,通过卫星图像估算的风暴中心位置距其实际方位相差约60公里。继续飘忽不定地移动数天后,泰培于10月8日开始稳步朝西北方向前进。热带风暴罗杰这时已转变成温带气旋,所以南向气流开始卷入泰培。这时还有上层热带低压槽移动到关岛以北,从泰培北面提供非常有利于发展的外流通道。气象部门起初预计气旋会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并登陆关岛,但系统实际上于10月9日清晨转向西进,从该岛以南约45公里海域掠过。这天晚上,泰培达到台风强度。

由于外界环境非常有利,台风泰培在西太平洋开放海域得以爆发性增强。10月10日晚,其强度已经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四级标准,并于次日成为超级台风。10月9至11日,泰培的中心气压下降了92毫巴(百帕,2.72英寸汞柱),并且环流直径达到创纪录的2220公里。台风还在继续强化,10月12日清晨侦察机测得的气压低至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创下世界历史上的热带气旋新低,风速则高达每小时305公里,其时系统中心位于关岛西偏北方向约840公里。日本气象厅提供的数据认为泰培达到最高强度时的十分钟持续风速为每小时260公里。台风处于最高强度时,其风眼约有15公里宽。

接下来,泰培的风力时速降至230公里,这一强度在系统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保持了数日之久。达到最高强度过后的5天里,台风外围风速在每小时55公里以上的风场范围平均半径仍然超过1100公里。10月17日,风暴开始逐渐减弱,覆盖范围也随之缩小,并于次日因受中层低压槽的影响转向东北。气旋从冲绳县以东约65公里海域经过,然后前进速度提高到每小时75公里。10月19日,泰培以风力时速130公里强度登陆日本本州,并继续向东北方向快速穿越该国,登岸仅数小时后就在本州北部上空转变成温带气旋。泰培的温带残留继续朝东北前进并逐渐弱化,于10月22日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气象部门是在距阿拉斯加州不远的阿留申群岛附近洋面最后一次监测到其踪影。

泰培存在早期产生大量降水,安德森空军基地在台风经过关岛附近洋面期间的总计降水量高达2310毫米。风暴大规模环流的外围雨带给菲律宾吕宋岛山区带去中等程度降水。

台风产生的暴雨引发洪水,突破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位于横须贺市附近训练设施富士营的防洪墙,营地内的海军陆战队员进入山上的木屋躲避,但屋内还设有油库,由于受到洪水的影响,两只橡胶储油囊的软管出现破损并脱落,导致大量燃油泄露并流到山下,被其中一间木屋配备的暖气设备引燃,这场火灾夺走了13名海军陆战队员的生命,另有68人受伤,营地的兵营毁于一旦,还有包括15间木屋在内的其他多所建筑物被毁。兵营之后得以重建,还为所有在火灾中丧生的军人建有纪念场所。

台风泰培从冲绳以东约65公里海域掠过,当地持续风速约每小时72公里,阵风时速达到112公里。日本的持续风速缺乏数据纪录,估计应该处在台风强度的最低标准。该国的农业和渔业因这场台风过境而遭受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有8艘船搁浅或沉没,44名渔夫遇难或失踪;一艘中国货轮因遭遇台风而断成两截,幸运的是其上46名船员均顺利获救。暴雨在日本各地山区引发了600余起泥石流,超过2.2万套民居被洪水淹没,导致42人死亡,另有71人失踪,283人受伤。有70处河堤决口,27座桥梁和约105处堤防被毁。风暴过去后,至少有1.1万人流离失所。泰培摧毁了包括苹果、大米和桃在内的多种作物,还有5艘船只因海况恶劣沉没,首都东京都有多幢50层高的建筑物在大风之下左右摇晃。日本交通也受到严重影响,有200次列车和160架次国内航班取消。有报道称,泰培是13年来吹袭日本的最强风暴。

最佳路径分析数据。

泰培是全球有纪录以来覆盖范围最大的热带气旋,风圈直径长达2220公里,打破了1951年台风玛芝的1130公里,泰培的覆盖面积为美国本土的一半。根据日本气象厅的纪录,泰培的10分钟平均风速达140节(每小时260公里),一度是10分钟平均风速最高纪录的保持者,该纪录直至2016年才被气旋温斯顿所打破。

泰培的中心气压为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是全球有纪录以来气压最低及最强的热带气旋,其中心气压更低于2015年飓风派翠莎的872毫巴(百帕,25.75英寸汞柱)。虽然泰培部分创下的纪录至今仍然未被打破,但仍有学者对泰培的最强热带气旋称号提出质疑;3位学者通过研究1992年台风盖伊和1995年台风安琪拉的数据,并透过德沃夏克分析法发现所得出的读数均高于泰培,因此该两个热带气旋均有可能比泰培要强。此外,近期有一些热带气旋均有可能强于泰培,例如通过卫星云图估算,2013年台风海燕的中心气压有可能低至858毫巴(百帕,25.34英寸汞柱),但由于缺乏实测数据,因此无法得出结论。泰培造成严重伤亡及经济损失,却并未因此而除名,其后更在1983年、1986年和1989年再度使用。

其他最强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例子:

相关

  • 富营养化优养化(英语:Eutrophication),又称作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
  • 城堡城堡是中世纪欧洲和中东地区的一种武装建筑,一般特指作为领主和贵族私人住所的武装建筑,而非作为一个城镇公共防御设施的要塞。由于建筑时期和地点的不同,城堡有很多不同的形式
  • 波鸿波鸿 (德语:Bochum,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
  • 特雷布林卡灭绝营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萤科萤科(学名:Lampyridae)是鞘翅目(甲虫)里面的一个科,该科在全世界有2000多种。俗称萤火虫,又称火金姑 (闽南语)、火焰虫(客语)、游火虫(江苏)、亮火虫(四川)、火火虫(云南);古称耀夜、景天、熠
  • 自由民主党总裁选举自由民主党总裁选举,是日本政党自由民主党为选出其党首——自由民主党总裁而进行的选举。1955年之后,自由民主党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执政党,自民党作为执政党时,党总裁自然就是日本
  • Commonwealth共同体(英语:commonwealth),一个传统的英语名词,为一种政治共同体(community),为了促进共同的利益而成立。在传统上,它与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同义,可被用来指单一的共和国,因此在这种
  • 萨维翰萨维翰(1810年-1855年),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清朝官员。萨维翰出身雁门萨氏。咸丰三年(1853年)中三甲七十名进士,即用知县。两年后即卒。
  • MinGWMinGW(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又称mingw32,是将GCC编译器和GNU Binutils移植到Win32平台下的产物,包括一系列头文件(Win32API)、库和可执行文件。另有可用于产生32位及64位Wi
  • 卡赞斯卡山坐标:71°58′S 13°15′E / 71.967°S 13.250°E / -71.967; 13.250卡赞斯卡山(英语:Kazanskaya Mountain)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东部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属于斯内斯卡尔克加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