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一词原为日本古时围棋棋界所推举的第一人者的名号,日本将棋史上亦有相同名号。“名人”原为“九段”的同义语,直至旧时代最后一位围棋名人本因坊秀哉引退后,这两个称号才有所区别。秀哉名人引退二十多年后,“名人”演变为日本围棋界的一项头衔比赛名人战。之后韩国和中国也相继举办了各自的名人头衔战。现代围棋的“名人”即这些比赛的冠军头衔保持者。
1578年日本棋界高手日海和织田信长对弈后,信长叹之为“名人”,之后名人遂成为天下第一之意。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位名人。
后来江户幕府设立代表棋界最高地位的官位碁所,以掌管免状发行、棋力评定、俸禄等,以及举行御城碁,历代碁所均只有名人可以担任;由于碁所的权力极大,因此追求名人、碁所成为江户时代围棋四大家相争的目标,因而出现许多有名的对局及斗争。由于名人代表着当代第一之意,须击败天下各路好手,方能受到众人推荐而升任;升上名人后若是受到挑战而败,则会失去地位,因此往往名人接任碁所后,就不再下御城碁,只下余兴性质的御好碁或指导棋。
至本因坊道策时期,道策于碁所任内制定了围棋段位制度,最高段位为相当于七段的上手,但名人位列其之上,相当于九段,另有介于两者间的八段准名人(日语:準名人)。此制度一路使用至日本棋院成立、大手合举办、1938年本因坊秀哉引退后才消失,上手改称七段,准名人改称八段;名人原等同于九段,但大手合制度下,只要积分足够,九段不再局限只有一人,名人位自此空悬。
1949年,日本棋院《日本棋院围棋规约》订定“获得过本因坊战冠军并且为九段,并在与七段以上对局超过18局且平均得点超过65点”为名人候选者,棋院将成立“名人选考委员会”评定是否候选人可成为名人,但因为当时被认为是围棋界第一人的吴清源无法出赛,因而未能举办名人战。1951年读卖新闻原将举办吴清源、藤泽库之助、木谷实、桥本宇太郎四强争霸战来决定名人,后未施行。1952年朝日新闻曾提议将大手合扩大为像将棋般举办顺位战(日语:順位戦)制度的名人战(日语:名人戦 (将棋)),并有一千万元奖金,由当时日本棋院涉外担当理事高川格推动,但木谷实表示“名人应该是自然而产生”而反对;最后这个提议在当时的棋士评议委员会上以一票之差被否决。遭否决后,朝日新闻仍照原本计划施行,但将赛名改为“最高位战”。1957年读卖新闻也以“决定出实力制名人”为宣传举办日本最强决定战(日语:日本最強決定戦)。1960年涉外担当理事藤泽秀行开始策划名人战的企划,朝日新闻再次提案交涉,但最后由开价更高的读卖新闻取得,并将日本最强决定赛改为名人战,至此名人变成了头衔赛获得者的称呼至今。
从秀哉引退之后,却至1960年长达20年才决定举办名人战。程晓流六段等认为,是因为这二十多年间,吴清源为公认的当世第一高手。之所以没有按日本的老传统直接将其拥立为名人,原因很复杂。程认为若吴清源是日本人,而且归属日本棋院(吴清源在日本棋院的会籍于1947年遭褫夺,而他本人对此长期不知情),那么吴必定会被推举为名人。
因赞助者的不同,日本围棋名人战以1975年为界,分为旧名人战和新名人战。旧名人战的出资方为《读卖新闻》,新名人战的出资方为《朝日新闻》。
名誉名人为日本名人战五连霸或通算获得十次者可永久获得的称号。不过正式授予需要等到该棋士引退或年满六十岁。如果达成十连霸,则可立即授予。
从1968年决出第一期名人赵南哲,到2016年决出第43期名人李世乭,之后停办。这个棋战的传奇人物是徐奉洙。1971年徐奉洙以三段身份番棋战胜韩国围棋泰斗赵南哲,首次夺冠。1973年,徐奉洙遇到的挑战者是曹薰铉。曹薰铉之前在日本学棋,因服兵役回国。本来曹打算服完兵役就回日本,但这次挑战赛却以1:3输给了徐。这促使曹选择留在国内继续其职业生涯,此决定对韩国乃至世界棋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徐奉洙曾5次蝉联名人,通算7次优胜。韩国棋迷称之为“永远的名人”。韩国名人战夺冠次数最多的则是李昌镐,通算13期;其次是李昌镐的师傅曹薰铉,通算12期。
1988年创办,首届名人为刘小光。至2018年已举办31届。在这项棋赛中战绩最彪炳的毫无疑问是马晓春,从第2届开始蝉联13届名人。而且马在蝉联名人期间多次与日本名人小林光一下中日名人对抗赛,获得了很好的锻炼。马晓春从开始连续数届对抗一盘不赢,到后来两度2:1战胜小林,棋力完成了蜕变。之后的1995年,马晓春两夺世界冠军(这也是中国围棋最早的两个世界冠军),其中一次是半决赛胜曹薰铉,与聂卫平会师决赛,另一次是决赛胜小林光一。
1974年创办,至2009年共举办36届,之后停办。周俊勋为夺冠次数最多者,蝉联第21届~第36届,共16届;周俊勋2007年获第11届LG杯世界棋王战冠军。
2020年,复办名人冠军赛,为比赛奖金最高之台湾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