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敏·奥托·洛伊施纳

✍ dations ◷ 2025-08-13 05:20:08 #1868年出生,1953年逝世,美国天文学家,密歇根大学校友,柏林洪堡大学校友,柏克莱加州大学教师,北极星奖获得者,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主席,詹姆斯·克雷格·沃森奖

阿尔敏·奥托·洛伊施纳(Armin Otto Leuschner)是一位美国天文学家和教育家。

1868年1月16日,洛伊施纳出生于美国,但在德国长大。他在美国完成大学学习,1888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获得数学学位。随后成为利克天文台首位研究生,但因与指导老师——爱德华·辛格登·霍顿台长发生矛盾,在取得博士学位前,他就离开了利克天文台。之后返回德国就读于柏林大学,1897年,以一篇受到高度评价的有关彗星轨道的论文而获得博士学位。

在回到加利福尼亚后,他被聘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在那里,生活了近半个多世纪。他在该校创办了一座教学天文台,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洛伊施纳天文台。他与利克天文台台长詹姆斯·爱德华·基勒一起设立的伯克利-利克联合研究生计划,使伯克利分校成为了美国最重要的天文教育中心之一。

洛伊施纳自己主要致力于对小行星和彗星轨道的研究,这一课题需要大量繁冗的计算,因而很适合众多学生共同参与,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取得相应的天文研究成就。 在洛伊施纳的指导下,有超过60多位的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

1913年洛伊施纳升任伯克利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后来受命负责该大学中所有涉及一战相关的培训。他是太平洋天文学会创始成员,曾担任过一届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主席,并主持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彗星和小行星委员会工作近20年。

洛伊施纳还是最早就冥王星是否属帕西瓦尔·罗威尔假设的X 行星展开讨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在1932年就已指出,冥王星质量比地球小,冥王星的发现是罗威尔搜寻的一个意外成果。

奖项

命名

相关

  •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黑德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英语: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年2月15日-1947年12月30日),OM,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他是历程哲学(英语:Process philosophy)学派的奠基者,目前已被视为可
  • 别嘌醇别嘌呤醇(英语:Allopurinol,又名别嘌醇、异嘌呤醇)是主治高尿酸血症(血浆中的尿酸浓度过高)及其并发症痛风病等的药物。别嘌呤醇是一种嘌呤类似物;它是次黄嘌呤(体内一种常见的嘌呤)
  • 双光子激发显微镜双光子激发显微镜(英语:Two-photon excitation microscopy)是一种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对活体组织进行深度约1毫米的成像。 它不同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其中激发波长短于发射波长,因为
  • 安息安息可以指:
  • 林铣十郎林铣十郎(1876年2月23日-1943年2月4日),日本陆军大将,第33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陆军大学毕业,留学德国。1930年任朝鲜军司令官。九·一八事变时与关东军配合,擅自出动军队,发动
  • 截角五角化六十面体在几何学中,截角五角化六十面体是一种凸多面体,由12个正五边形和60个六边形组成,那60个六边形是全等的,但不是正六边形。截角五角化六十面体共有72个面、210个边和140个顶点,是五
  • 第九舰队第九舰队(日语:第九艦隊/だいきゅうかんたい Daikū Kantai ?)是旧日本海军的一支舰队编制。该舰队创设于太平洋战争中后期,原定计划用于防守新几内亚。1944年中受到盟军的沉重
  • 小孢癣菌属小孢癣菌属(学名:Microsporum)是子囊菌门下的一属,与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同为皮肤真菌(英语:Dermatophyte),在皮肤及毛发造成皮肤感染。小孢癣菌可产生大分生孢子(Macroconidia)及小
  • 雙極神經元双极神经元(英语:bipolar neuron)自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分别至感觉受器(周围突)或进入中枢部(中枢突),如视网膜内的双极细胞,前庭神经内的感觉神经元。
  • 远近孝一远近孝一(1971年10月20日-)是日本的男性声优,所属东京俳优生活协同组合。于大阪府出生并在山口县成长,血型为B型。代表作有《勇者指令》(大堂寺炎)、《侦探学园Q》(天草流)、《超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