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獾

✍ dations ◷ 2025-11-18 18:31:44 #鼬獾
鼬獾(学名:Melogale moschata),是鼬獾属四种动物的一种,俗名:拨田猪、小豚猫、田螺狗、鰗鳅猫,台语称“臭膻猫”(白话字:tshàu-hiàn-bâ)。头体长35~40公分,尾长14~20公分,体重1~1.75公斤。脸部呈黑褐色,由头顶经后颈至背中央有一白色纵带,额头至眼睛周围有明显的白毛,神似国剧人物之化妆脸谱,故有“花脸狸”之称。吻端突出似猪鼻,又有“小豚猫”之称。全身披深灰褐色粗毛,身体瘦长,四肢细短呈污灰色,爪尖锐而长,尾部具白色长毛,略为蓬松。鼠蹊部有味道浓厚之臭腺,故又有“臭狸”之称。齿式:门齿3/3,犬齿1/1,前臼齿4/4,臼齿1/2;总齿数= 38。白天躲藏于树洞、土洞或岩洞内休息,日落黄昏后始外出觅食。有爬树能力,但不常上树活动;行动缓慢,不善跳跃。主要以嗅觉找寻食物,但听力与触觉亦佳,喜好捕食蜥蜴、鸟类、小型啮齿类,对于蜗牛、蚯蚓、大型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也来者不拒,有时亦会取食植物果实。排遗呈黑色细长螺旋状,是明显易辨的迹相。由于臭腺特别发达,受惊吓或被逼迫时亦会分泌具恶臭之气味以驱敌。每年5~6月为其生殖高峰期,通常每胎产1~3只幼兽。原生地不详,主要栖息于中国大陆长江以南地区、中南半岛东侧、印度东北部、台湾本岛、爪哇岛、和婆罗洲的绿地。台湾特有亚种普遍分布于低、中海拔山区,通常栖居于原始阔叶林、灌丛区及开垦地。分布海拔最高可达2,100米。鼬獾包括以下亚种婆罗鼬獾、爪哇鼬獾、缅甸鼬獾。正如大部分哺乳类,鼬獾也可能成为狂犬病宿主。遭感染并发病之鼬獾,会有异于其生态习性的行为产生,需特别注意。2012年五、六月在台湾的云林古坑乡、南投县鱼池乡及鹿谷乡等地发现的鼬獾尸体经检验后,于2013年六月检验证实有狂犬病,经通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后,台湾自非疫区除名。2013年七月22日,台东县东河乡出现第一起狂犬病鼬獾咬人案例。被咬的民众将该鼬獾送验,检验已证实该鼬獾带有狂犬病病毒。因此该民众随即接受免疫球蛋白及疫苗的注射2013/07/28 南投县仁爱乡,鼬獾于白日闯进人类住所,并攻击咬伤人2013/07/29 台南市南化区,鼬獾于白日离开山区,闯入人类住所,并与饲养之家犬搏斗...

相关

  • 缓步动物门缓步动物门(学名:Tardigrata)是俗称水熊虫的一类小型动物,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有记录的大约有750余种,其中许多种
  • 乳头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Papillomaviridae)是双链DNA病毒的一科,该类病毒会导致肿瘤,但大多情况不会成为癌症,仅有少数种类会导致子宫颈癌。下有一属: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
  • 硫唑嘌呤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是嘌呤类似物的免疫抑制剂。它可以用于预防器官移植的排斥,还有一系列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天疱疮、发炎性肠病,像是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
  • 变态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也叫变态反应,是免疫反应产生作用分子移除外来抗原的过程,这些作用分子诱导产生轻微、无临床症状或局部性的发炎反应,并不会对宿主造成组织伤害。特殊
  • 地壳中含量以下是地球地壳中的化学元素丰度的列表,其中包括 5 份不同资料来源得到的结果,此处的丰度以质量百分比的丰度为准。其中的数字是估计值,会随着资料来源及估计方式不同而改变。
  • 骆驼骆驼属(学名:Camelus)通称骆驼,是一种偶蹄目骆驼科的动物,主要有单峰骆驼和双峰骆驼两种,多见于沙漠地带。因其在沙漠以及酷暑、严寒等恶劣自然环境下仍能良好生存的生理特点,沙漠
  • 宾语受词或称宾语(英语:Object)、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例句“我写作业”中,“作业”即为受词。宾语分为直接受词和间接受词两大类,其中直接受词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受词
  • 冷冻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目前已知的液体几乎都可以在低温时凝固成为固体,氦是唯一的例外,常压下在绝对零度时仍为液体(液态
  • 化学元素丰度化学元素丰度(英语:Abundance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是在测量上与所有元素相比较所得到含量多寡的比值。丰度可以是质量的比值或是莫耳数(气体的原子数量比值或是分子数量
  •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其中热带干旱气候又称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纬度30度附近的大陆西岸和中部,具体地区有:撒哈拉、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南部、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