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对象

✍ dations ◷ 2025-04-04 23:43:16 #反模式

在面向对象编程领域, 一个上帝对象(God object)是一个或者的对象。 上帝对象是反面模式的一个例子。

结构化编程背后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大型的问题应该被分解成为多个较小的问题中(分而治的策略)并且针对每个较小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当每个小问题都得到解决后,大问题本体就得到了解决。因此对象应该知道的一切就是。类似的,对象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它问题。

基于上帝对象编写的代码并不遵从上述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程序的整体功能都被编程到一个单一的"了解全部"的对象当中,这个对象维护了整个程序的大部分信息并且提供了操作数据的大部分方法。所以这个对象持有过多的数据以及负责过多的方法,它在程序中的角色就如同上帝一般。不同于编写直接在彼此之间进行交互的对象,其他程序中的对象都依赖于这个上帝对象获得信息以及交互。由于上帝对象被过多的其他代码所引用,相比一个进行了均匀切分的程序而言维护变得更加的困难。

在过程化编程语言中没有使用子程序或者过多的使用了全局变量进行信息存储都是在面向对象编程编程中的上帝对象的一个类似物。

创造一个上帝对象通常都被认为是一个不好的编程实现,这种技术偶尔会在紧耦合的编程环境中(如微处理器)被使用,在这些环境中微小的性能提升以及控制集中相比于维护以及编程的优雅而言是更加重要的。

相关

  • 血清素转运体· protein binding · monoamin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er activity · serotonin transmembrane transporter activity · myosin binding · syntaxin-1 binding
  • 文字学文字学(英语:Analysis of Characters),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亦为中国文学系中的一门科目。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起源、发展、性质、体系与文字的形,音,义之关系、正写法以及个
  • 佛学大辞典《佛学大辞典》,是丁福保居士耗时八年编著而成的佛学辞典,译自日本人织田德能的《佛学大辞典》,是删除了日本佛教相关资料及文献出处之后所成的节译本。于1922年正式出版,收录条
  • 毗湿奴派毘湿奴派(Vaisnava dharma,英语:Vaishnavism),又写为毗湿奴派,印度教的主要分支之一,与湿婆派、飒刻昙派等传统并列。以崇拜毘湿奴及其十大化身为主要信仰,特别是黑天。他们的信仰中
  • 布兰登大学布兰登大学(英文:Brandon University)是加拿大一所公立大学,属于小型大学,于1899年成立,位于曼尼托巴布兰登。于2008/2009学年,共有学生约4,000人。2015年加拿大大学部排名第16名,其
  • 彼得学院剑桥大学彼得学院(英语:Peterhouse, Cambridge) 始建于1284年,是剑桥大学建立最早的学院。彼得学院现有284名本科生,130名研究生和45名院士,是剑桥大学最小的学院。彼得学院的建
  • 芬斯特拉峰芬斯特拉峰(Finsteraarhorn,4274米),属瑞士阿尔卑斯山脉部分伯尔尼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最高峰。芬斯特拉峰首次登顶者长期存在一些争议。Johann Rudolf Meyer声称与登山导游 Arnold
  • 陈玉慧陈玉慧(英文名:Jade Y. Chen),台湾作家、电影导演及编剧,现旅居欧洲。她在1992年出版《征婚启事》后引起舆论广泛注意,该小说在畅销数年后更被改编为舞台剧、电影及电视连续剧。她
  • .hack (游戏).hack(又称游戏版.hack、.hack//Games),由CyberConnect2所制作、BANDAI(现:BANDAI Namco 万代南梦宫娱乐)发售的电子游戏。.hack计划(Project .hack)的起点。现时,.hack的游戏可分为
  • 莫淑华莫淑华(高棉语:មូរ សុខហួ,1954年5月15日—),柬埔寨政治家、维权人士。在2017年11月16日的法庭裁决后,她成为被禁止从政5年的118名在野党高级成员之一。莫淑华1954年5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