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机理

✍ dations ◷ 2025-09-19 06:13:27 #化学反应,反应机理,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中,反应机理用来描述某一化学变化所经由的全部基元反应。虽然整个化学变化所发生的物质转变可能很明显,但为了探明这一过程的反应机理,常常需要实验来验证。

机理详细描述了每一步转化的过程,包括过渡态的形成,键的断裂和生成,以及各步的相对速率大小,等等。完整的反应机理需要考虑到反应物、催化剂、反应的立体化学、产物以及各物质的用量。

反应机理中各步的顺序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化学反应看上去是一步反应,但实际上却经由了多步,例如如下反应:

该反应中,实验测得的速率方程为:   R = k 2 {\displaystyle \ R=k^{2}} 。因此,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为:

每一步反应都被称作基元反应,具有特定的速率方程和反应分子数。所有基元反应加和得到的净反应必须与原反应相同。基元反应分为四类:加成、消除、取代和重排。

总反应的速率方程由反应机理中最慢的一步,也就是速率控制步骤所决定。由于上例中第一步为速控步,是一个双分子反应,速率方程为   R = k 2 {\displaystyle \ R=k^{2}} 。从此很容易便可以求得总反应的速率方程。

1903年,亚瑟·拉普沃斯(Arthur J. Lapworth)通过研究安息香缩合反应,提出了第一个有机反应机理。

一个正确的化学反应机理是准确预见性模型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许多氧化燃烧体系及等离子体系统,详细的反应原理无法获得或是需要去构建。即使在有实验数据的情况下,没有专业技术支持,在各种信息来源中确认,收集相关数据;调节差值并推断导致差值的实验影响因素将会变得十分困难。速度常数k(可通过起始浓度及反应的半衰期得到)或是热化学数据却经常在文本资料中或缺。所以为得到需要的参数,化学信息学技术及裙带的方法是必须用到的。在精心制作化学反应原理的不同阶段,一定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其中一种途径会涉及交叉实验。

相关

  • 均三甲苯均三甲苯(mesitylene),又名1,3,5-三甲苯、艹+米,分子式C9H12,是苯环上三个氢对称地被三个甲基取代而得到的芳香烃。用硫酸处理丙酮后蒸馏(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或者将丙炔在硫酸作用下
  • 保罗·阿利维萨托斯阿曼德·保罗·阿利维萨托斯(英语:Armand Paul Alivisatos,1959年11月12日-),芝加哥人,希腊裔美国科学家,研究纳米晶体的结构、热力学、光学、电学性能。2004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
  • 环[18]碳环碳或环十八-1,3,5,7,9,11,13,15,17-九炔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之一,化学式为C18,几乎不溶于水。它是一种环碳(英语:cyclocarbon)和多炔(英语:polyyne),由十八个碳原子以单叁键交替构成环
  • 职业运动职业运动员(Professional Athletes),通常专职于一项运动上,经由奖金赛而获利。在一些公开的比赛,有时会考量到运动员的实力差距,而禁止职业运动员参加。薪水会拿的比一般人更多。
  • 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Ionic equation)即是用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的式子。它主要用于描述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和规律。离子方程式与一般的化学方程式不同,它不仅
  • 地球自转的效应科里奥利力(英语:Coriolis Force;简称科氏力)是一种惯性力,是对旋转体系中进行直线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相对于旋转体系产生的直线运动的偏移的一种描述。此现象由法国著名数学家兼
  • 磷酸一氢钙磷酸氢钙是一种化合物,通常以二水合物(其化学式为 CaHPO4 · 2H2O )的形式存在,但可经由加热变成无水的形式。磷酸氢钙几乎不溶于水,在 25 °C 时的溶解度只有 0.02 g/100 mL 。
  • 累计舱外活动列表这是一个累计舱外活动记录列表,舱外活动时间最多的30名宇航员会列在这表。目前最多次舱外活动的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宇航员阿纳托利·索洛维约夫(Anatoly Solovyev),他合作进行
  • 芡欧鼠尾草芡欧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墨西哥中南部和危地马拉。芡欧鼠尾草可生长至约1.75m,开白色或紫色花朵。芡欧鼠尾草的种子又称奇亚籽,其外形类似芝麻,
  • 李兆洛李兆洛(1769年-1841年),原姓王,字申耆,号养一,江苏阳湖(今属常州)人,清朝政治人物、地理学家、文学家,进士出身。嘉庆九年(1804年)甲子科江南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嘉庆十年(1805年)登乙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