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机理

✍ dations ◷ 2025-05-17 06:06:24 #化学反应,反应机理,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中,反应机理用来描述某一化学变化所经由的全部基元反应。虽然整个化学变化所发生的物质转变可能很明显,但为了探明这一过程的反应机理,常常需要实验来验证。

机理详细描述了每一步转化的过程,包括过渡态的形成,键的断裂和生成,以及各步的相对速率大小,等等。完整的反应机理需要考虑到反应物、催化剂、反应的立体化学、产物以及各物质的用量。

反应机理中各步的顺序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化学反应看上去是一步反应,但实际上却经由了多步,例如如下反应:

该反应中,实验测得的速率方程为:   R = k 2 {\displaystyle \ R=k^{2}} 。因此,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为:

每一步反应都被称作基元反应,具有特定的速率方程和反应分子数。所有基元反应加和得到的净反应必须与原反应相同。基元反应分为四类:加成、消除、取代和重排。

总反应的速率方程由反应机理中最慢的一步,也就是速率控制步骤所决定。由于上例中第一步为速控步,是一个双分子反应,速率方程为   R = k 2 {\displaystyle \ R=k^{2}} 。从此很容易便可以求得总反应的速率方程。

1903年,亚瑟·拉普沃斯(Arthur J. Lapworth)通过研究安息香缩合反应,提出了第一个有机反应机理。

一个正确的化学反应机理是准确预见性模型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许多氧化燃烧体系及等离子体系统,详细的反应原理无法获得或是需要去构建。即使在有实验数据的情况下,没有专业技术支持,在各种信息来源中确认,收集相关数据;调节差值并推断导致差值的实验影响因素将会变得十分困难。速度常数k(可通过起始浓度及反应的半衰期得到)或是热化学数据却经常在文本资料中或缺。所以为得到需要的参数,化学信息学技术及裙带的方法是必须用到的。在精心制作化学反应原理的不同阶段,一定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其中一种途径会涉及交叉实验。

相关

  • 白内障白内障(拉丁语:cataract)是因为眼睛水晶体混浊而造成视力缺损的疾病,可能侵犯单眼或双眼。症状包含彩度降低、视线模糊、光源产生光晕、无法适应亮光,以及黑暗环境下视觉障碍。白
  • 核糖酶核酶(英语:ribozyme,又译核糖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类酶RNA,是具有催化特定生物化学反应的功能的RNA分子,类似于蛋白质中的酶。在核酶的发现之前,酶,其被定义为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吲哚吲哚(拼音:yǐn duǒ,注音:ㄧㄣˇ ㄉㄨㄛˇ,粤拼:jan5 do2,音同“引朵”、IUPAC命名:indole),是芳香杂环有机化合物,为双环结构,包含了一个六元苯环和一个五元含氮的吡咯环。因为氮的孤
  • 笔帖式笔帖式(满语:ᠪᡳ᠍ᡨ᠌ᡥᡝᠰᡳ,转写:bithesi),满语音译,源于蒙古语巴克什(багш),意为书记,是清朝满人专属官职之一,此官职配置于朝廷或地方的辅助部门,品等为正六品至正九品。该官
  • 溶血性 (微生物学)溶血性(Hemolysis,来自希腊文αιμόλυση)指的是红血球的被破坏现象,分为α、β、γ三种。溶血现象通常由微生物引起;在实验室里,以血基琼脂培养皿培养,能分辨出不同溶血性
  • 威灵顿拱门坐标:51°30′9″N 0°9′3″W / 51.50250°N 0.15083°W / 51.50250; -0.15083威灵顿拱门(英语:Wellington Arch),也称宪法拱门(Constitution Arch)或绿园拱门(Green Park Arch,亦是
  • 地狱厨房地狱厨房(英语:Hell's Kitchen),有时也被称为“克林顿区(Clinton)”,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中城西区(英语:West Side (Manhattan))的一个近邻社区。传统上,这个近邻社区被认为是南至34街、
  • 西雅图邮讯报《西雅图邮讯报》(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是一份报道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及其周边地区的网络报纸。其前身是最早创建于1863年的纸质报纸,是美国华盛顿州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 阳寿小片阳寿小片(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官话方言研究》)是冀鲁官话沧惠片的一个分支,分布在山东省北部。该小片北邻冀鲁官话沧惠片黄乐小片,西与东北为章利片,东南为胶辽官话。
  • 拟人化拟人论(Anthropomorphism)是一种拟人法(personification、prosopopoeia)(或称“智慧体化”)的使用,将人类(或称“智慧体”)的形态、外观、特征、情感、性格特质套用到非人类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