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1035年—1113年),字功父,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北宋太平州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人。
其母因梦见李白而生,少有诗名,梅尧臣称其为太白(李白)后身。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年仅十九岁,历任官秘书阁校理,任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市)县尉,武冈县令权邵州防御判官,改太子中舍,以军功转殿中丞。任桐城知县。元丰四年(1081年),任奉议郎、通判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次年摄守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元丰七年(1084年)因违法被勒停,后官朝请大夫,支持王安石变法,然不为王安石赏识,熙宁十年(1077年)考满,改官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厅公事。以国子博士致仕,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复出知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军州事,元祐四年又弃官,归隐当涂青山,政和三年(1113年)卒。著有《青山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