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石锛

✍ dations ◷ 2025-11-27 07:17:41 #有段石锛

石锛是一种用来做木工或刨削木材的器物,常见于台湾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石锛一般呈长方形,从侧面看起来像是梯形,而梯形斜边的锐角部分为石锛的刃部,自刃部斜削而上的面称作“刃面”。石锛依其外形可区分成不同类型,有段石锛即为其中一种。有段,指的是相对于刃面之“锛背”不是平面的,而是呈现一个两级的阶梯状,因形制奇特且具特殊文化意义,而受到注目。

台湾目前发现的有段石锛都是磨制而成的石器,因此做工相当精细,而把锛背做成有段的形状,有利于将石锛用绳索更牢靠地固定于木柄上,并增强手臂挥动的力度,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目前为止,台湾出土有段石锛的考古遗址并不多,主要以北部地区的遗址为主,包括台北市的凤山遗址、新北市的大坌坑遗址,此外还有植物园遗址、狗蹄山遗址、潭底遗址、大园尖山遗址、斩龙山遗址等,于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及植物园文化等文化层中皆有发现。

知名考古学家宋文薰曾对有段石锛在亚洲东部的分布做过讨论,发现从中国长江以南一直到东南亚都有石锛分布,其中有段石锛则主要分布于江南的北部。此外,根据器物外形比较,中南半岛区域所制作的石锛不做成“有段”的形状,而是“有肩石锛”的样子,然而从中南半岛以北到了中国或台湾一带则形成“有肩石斧”。经由器物分布现象进行比对,宋文薰判断台湾出现有段石锛的圆山文化可能与广东沿海区域有密切关系。

近年来亦有学者比较台湾北部及南部的大坌坑文化遗址之器物出土情形,提出北部出现有段石锛,但不见有肩石斧,与河姆渡文化有较近的类缘性;而南部的南关里遗址出现有肩石斧,却不见有段石锛,与中国福建、广东地区则有较强的类似性。

相关

  • 乳房成形术乳房整型(Mammaplasty,也称为mammoplasty或mastoplasty)是指以调整乳房形状为目的的整型手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辐射性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另一种同位素(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 灰小羚羊灰小羚羊(学名:Sylvicapra grimmia)也称灰麂羚、灰霓羚、灰遁羚,是偶蹄目牛科普通小羚羊属中唯一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草原。
  • 沃氏氧化反应沃氏氧化反应(Oppenauer氧化),也译作欧芬脑尔氧化,是二级醇与丙酮(或甲乙酮、环己酮)在碱存在下一起反应,醇被氧化为酮,同时丙酮被还原为异丙醇的反应。 它是Meerwein-Ponndorf-Verl
  •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英语:China Import and Export Complex),简称广交会展馆(Canton Fair Complex),又名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琶洲会展中心,位于中国广州
  • 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GBE(波兰语:Ignacy Jan Paderewski,1860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9日),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政治家、外交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世界级钢琴大师之一,1
  • 苏利文兄弟苏利文五兄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在美国海军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朱诺(CL-52)号(英语:USS Juneau (CL-52))上服役的五兄弟。1942年11月13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船舰沉没而
  • 安德雷·加拉比诺夫安德雷·加拉比诺夫(保加利亚语:Андрей Гълъбинов;1988年11月27日-)是一位保加利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前锋。他现在效力于意甲球队热那亚。他也代表保加
  • 奇幻文化艺术基金会财团法人奇幻文化艺术基金会,是台湾的文学组织,其宗旨为建构台湾奇幻文学环境。成立于2002年12月7日。举办的活动有颁布“奇幻艺术奖”(文艺奖项),读书会,讲座,电影播映,图书、模型
  • 何成洲何成洲(1967年6月-),江苏淮安人,中国学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现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研究领域为欧美戏剧、比较文学、北欧文学、文艺理论等。2002年毕业于奥斯陆大学,获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