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氏氧化反应

✍ dations ◷ 2025-04-05 01:00:48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人名反应

沃氏氧化反应(Oppenauer氧化),也译作欧芬脑尔氧化,是二级醇与丙酮(或甲乙酮、环己酮)在碱存在下一起反应,醇被氧化为酮,同时丙酮被还原为异丙醇的反应。


它是Meerwein-Ponndorf-Verley还原反应的逆反应,属于可逆反应,也是一个由二级醇制备酮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不是很广,适用于含不饱和键或对酸不稳定的二级醇。类似的氧化反应还有戴斯-马丁氧化反应、斯文氧化反应以及用PCC等铬酸盐作氧化试剂的反应。

反应中常用的碱为叔丁醇铝或异丙醇铝,但也有很多改进方法,例如使用三甲基铝(见下),或使用三氯乙醛和氧化铝的混合物来达到选择性氧化二级醇的目的。一级醇可以不受破坏,虽也可以氧化为相应的醛,但存在副反应羟醛缩合反应,效果并不很好。

相关

  • 锺理和锺理和(1915年12月15日-1960年8月4日),笔名江流、里禾、锺铮、锺坚,是一位出身台湾六堆的客家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中篇小说《雨》及短篇小说《原乡人》、
  • 蓝婴症青紫婴儿(blue baby),或称为发绀婴儿、蓝婴,是指婴儿因先天性心脏缺损或后天性缺氧,血含氧量较正常人低,造成发绀现象。因患儿身体呈蓝紫色而得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Templat
  • 共同祖先共同起源(英语:Common descent)是指一群生物体拥有最近共同祖先的情况。所有地球上的生命都源于最后共同祖先或最后共同祖先基因池。在演化生物学中,一群生物的某个共有的性状如
  • 类别类别可以指:
  • 反常塞曼效应塞曼效应(英语:Zeeman effect),在原子物理学和化学中的光谱分析里是指原子的光谱线在外磁场中出现分裂的现象,是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彼得·塞曼译注发现的,随后荷兰物理学家亨德
  • 番薯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又名地瓜、甘薯、红薯、红苕、白薯,中国农业部系统称之为甘薯,中国食品工业称之为红薯)为旋花科番薯属的一种,是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
  • 肖尼肖尼国家森林(英语:Shawnee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南部的奥扎克(Ozark)与肖尼山(英语:Shawnee Hill)间。森林由美国国家森林局控制,内有280,000英亩(1
  • 光程光程(英语:Optical path length)是指在均匀介质中,光行径的几何路径的长度 s 与光在该介质中的折射率 n 的乘积,用 Δ 表示,即:两条光线光程的差值叫做光程差。光程的重要性在于确
  • 砂仁砂仁(Fructus Amomi)为多种姜科植物果实之集合称,包含阳春砂(学名:Amomum villosum)、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及缩砂(Amomum xanthioides) 等植物。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阳春
  • 华盛顿大学 (消歧义)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是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一所大学。华盛顿大学还可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