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 dations ◷ 2025-02-23 14:29:53 #现代
衬线体(Serif)是一种有衬线的字体,又称为有衬线体、衬线字、曲线描边字,俗称白体字;而与之相对的,没有衬线的字体则被称为无衬线体。衬线是字形笔画末端的装饰细节部分。一般认为衬线体起源于古罗马的石刻拉丁字母。1968年Edward Catich神甫在其著作《衬线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在石刻时,先用画笔将字母轮廓标注在石头上,然后刻字人依照痕迹进行刻画形成了衬线。关于“serif”这一名称比其本身的出现要晚。目前可考的《牛津英语词典》(OED)是1841年版本中的“sans serif”一词, 而serif是从“sanserif”(无衬线)一词派生出来的。《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称“serif”可能源于荷兰语的 schreef,意为“曾经写”,或是经过荷兰语的schriven和拉丁文的 scribere(意思均为“写”)演变而来。至今荷兰语中Schreef意思仍为“serif”。至于东亚文字,汉字、日语的假名和韩国语的谚文等方块字中,同样也有“衬线体”和“无衬线体”的两个概念,只是指代名称不同。中文将Serif按照字义翻译成“衬线”或“字脚”,顾名思义就是装饰陪衬的作用,因此有衬线体也称为“有脚体”。日语中将衬线称为うろこ,字面意思为“鱼鳞”。衬线体(即“白体”),中国大陆地区和港台的印刷界称之为宋体,港台的繁体中文电脑系统称之为明体,日文称明朝体(みんちょうたい,Minchōtai),韩国语称바탕(Batang)体或명조체(Myeongjoche,同样是明朝体),常用于正文排版。这些名称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当时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已经广泛传播,而用于制造活字的木纹多为水平方向,因此造成在刻字时横画细,竖画粗;而且为了防止边缘破损,横画在两端也被加粗,根据运笔习惯而形成三角形的装饰。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白体类字体多数都是横细竖粗。另外,无衬线体在中文通常称为黑体,在日文称为ゴシック体(Goshikku-tai,即“哥特体”),韩国语中称돋움(Dotum)体或고딕(Gotik)体,这类字体笔画粗细基本一致,没有衬线装饰,较为醒目,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在传统印刷中,衬线字体用于正文印刷,因为它被认为比无衬线体更易于阅读,是比较正统的。相对的,无衬线体用于短篇和标题等,能够引起读者注意,或者提供一种轻松的气氛。一般来说,人们倾向在长篇文章中使用衬线字体,如书籍、报纸和杂志等等。虽然在欧洲比北美更经常使用无衬线体,但在正式场合衬线字体还是使用最多的类型。印刷制品更多趋向使用衬线字体以方便阅读,但是在计算机领域中倾向使用无衬线字体以方便在显示器上显示。此外,衬线字体从审美角度较为正式优美,然从眼睛的感受并不及不采用衬线的黑体字,因为衬线体在笔划上有过多的点缀(笔划末端的小三角)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尤其是显示在萤幕上时)。出于上述原因,大部分网页使用无衬线字体。因此,Windows Vista中的中文预设字体已经从原来的衬线字体(宋体或细明体)改变成了无衬线字体(微软雅黑或微软正黑体)。另外,为了更好解决衬线字体的显示问题,新的反锯齿和次像素显示(如ClearType)等技术开始广泛运用。但是目前最一般的显示器分辨率也不过每英寸100像素,这是屏幕显示衬线体可读性的瓶颈所在。此外,各国高速公路的路标大多会避免衬线字的使用,因为其过度繁杂的外型容易造成长途驾车人的视觉疲劳。西文的衬线体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旧体、过渡体、粗衬线体和现代体。旧体(old style)可以上溯到1465年,它的特征是:强调对角方向——一个字母最细的部分不是在顶部至底部的垂直方向,而是在左上到右下的斜对角的部分;粗细线条之间微妙的区别——笔画粗细的对比不强烈,较缓和的粗细过渡;出众的可读性。旧体是最接近手工铅字起源的字体。旧衬线体在制作的时候有严整的斜度规定,加上倾斜、括弧形的衬线体现细节,增强了它的阅读性。可是这个做法和研究阅读的心理学家所提倡的“平行字母宽度”认知模型是相矛盾的。旧体的风格传统,常见于书籍、报章杂志的内文排版。旧体可以再分为Venetian 和 Aldine 或 Garalde。旧体字体的样本有Garamond、Palatino、Trajan、Bembo、Goudy Old Style(all Aldine or Garalde)和Jenson(Venetian)。过渡体(Transitional,或称“巴洛克体”)衬线体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叶,这类字体中包括最著名的Times New Roman(1932年)和Baskerville体(1757年)。由于在风格上处于现代体和旧体之间,故名“过渡体”。和旧体比较,粗细线条的反差得以强调,但是没有现代体那么夸张。粗衬线(或称“埃及体”)中笔画粗细差距较小,而衬线相当粗大,几乎和竖画一样粗,而且通常弧度很小。这种字体外观粗大方正,各个字母通常是固定的水平宽度,字体表现和打字机一样。这类字体通常被说成是单纯在无衬线字体加上大衬线,因为字母本身的形状和无衬线体很类似,笔画的粗细几乎没有差别。(在粗衬线体中有一个小类叫Clarendon体,结构更类似于衬线体,但是有独具特色的弧线。)粗衬线出现在1800年左右。具体包括Clarendon体、Rockwell体和Courier体等等。现代体(英语:Modern)出现于18世纪末,其强调了粗细笔画之间的强烈对比,加重了竖画,而把衬线作得水平、极细。大部分现代衬线体的可读性不及旧体和过渡体衬线体。常见字体包括Bodoni体、Century Schoolbook体和Computer Modern体(这类字体在开放源电脑系统中通常随LaTeX和TeX出现)。

相关

  • 胰岛胰岛(兰格尔翰斯岛,德语: Langerhans-Inseln 英语: Islets of Langerhans)在1869年由德国病理学家保罗·兰格尔翰斯(Paul Langerhans)所发现。胰岛是胰脏里的岛状细胞团,由一群分
  • 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法语:Listes modèles OMS des médicaments essentiels;英语:WHO Model List of Essential Medicines;简称EML)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或称世卫组织)的出
  • 凝集素凝集素(Lectins)是一种对糖蛋白上的糖类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结合蛋白。在实验室中,经常被用来分离、纯化糖蛋白。Lectin的名字的由来是来自于拉丁文中的legere,代表选择的意思。尽
  • 清蛋白结构 / ECOD白蛋白(英语:Albumin)又称清蛋白,旧称胉,是属于球状蛋白的一种蛋白质,但并不是球蛋白。在人体内它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胶体渗透压。在奶和蛋里也有白蛋白。人体内白蛋白
  • 卵囊黄素囊肿卵囊黄素囊肿(英语:Theca lutein cyst),是一种妇科疾病,双侧卵巢有功能性囊肿,充满了清晰的淡黄色液体。此类肿块至少直径有三厘米。这些囊肿起源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到一
  • 多伦多大多伦多地区 (英语:Greater Toronto Area,当地缩写作GTA)是加拿大人口密度最高的都会区。按安大略省政府规划部门的定义,大多地区的人口在2011年全国普查时为 6,054,191 人。除
  • 环孢菌素环孢素(英语:Cyclosporine、Cyclosporine A、Ciclosporin)也称为“环孢菌素”或“环孢霉素”,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的免疫抑制剂。它借由抑制T细胞的活性跟生长而达
  • 神迹神迹或者奇迹来自于希腊语dy′na·mis,英语中常翻译为“miracle”,字面意思是“力量”,也有能力、异能的意思,是指无法用人们的常识所解释的而归于神的作为的一些现象,也就是来自
  • 哈拉卡哈拉卡(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
  • 美国肺脏协会美国肺脏协会(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 ALA)是一个非营利的组织, "战胜一切形式的肺病、 特别注重哮喘、吸烟控制及环境健康"。 美国肺脏协会的资助来自民众捐款、公司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