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40

✍ dations ◷ 2024-12-22 18:40:15 #SV40
SV40全名猿猴空泡病毒40(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或猿猴病毒40(Simian virus 40),是一种多瘤病毒,也是一种DNA病毒,有造成肿瘤发生的潜在能力,不过通常会维持于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状态。这种病毒是在1960年,于用来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恒河猴肾脏细胞中发现。这种病毒在1960年在培养的用来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猕猴肾脏细胞中第一次被确认。它由于在受感染的青猴细胞所产生的异常数量的液泡而得名。完整的病毒基因组由Walter Fiers和他的团队1978年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测序。这种病毒在猕猴中是休眠而不引起症状的。在野外很多猕猴种群均有发现,它极少造成疾病。然而,在具有免疫缺陷—由于,比如说,受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猴中,SV40表现得非常像人的JC和BK多瘤病毒,造成肾脏疾病和有时是类似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脱髓鞘疾病。在其它物种,尤其是仓鼠,SV40引起多种肿瘤,通常是肉瘤。在大鼠,这种致瘤的SV40大T抗原被用来建立关于原始神经外胚层瘤和成神经管细胞瘤的脑肿瘤模型。这种病毒繁殖与改变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是早已知道的,而且对SV40的研究极大的增加了生物学家对基因表达和细胞生长规律的理解。SV40由一个裸露的二十面体的病毒外壳和基因组长5kb的闭合环状双链DNA组成。病毒通过病毒糖蛋白VP1依附于细胞表面MHC1类分子。通过小窝囊泡进入细胞。在细胞核内,由细胞的 RNA 聚合酶II的行为促进早期基因表达。其结果是一条拼接成两段的mRNA。大小T抗原就是它的结果。大T抗原有两种功能:5%将会去细胞膜,而95%将会返回细胞核。一旦在细胞核内,大T抗原就结合3个病毒DNA位点,I,II和III。对I和II位点的结合,自动调节早期的RNA合成。对位点II的结合发生在每一个细胞周期。对位点I的结合则开始在复制原点的DNA复制。早期的转录给了两个拼接在一起的均为 19s 的 RNA。

相关

  • 流行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流行病学是一门探讨影响人类群体健康
  • 整骨疗法整骨疗法(Osteopathy),又称骨疗法、骨科医学,是替代医学的一种。由美国医师安德鲁·泰勒·斯提耳于1874年所创。是一种在整复方面对于骨头做的手法,其重点主要放在骨头与关节的徒
  • 相关不蕴涵因果相关不代表因果(英语: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是科学和统计学经常强调的重要观念,意思是若两个事物(统计学上会用变数代表)有明显的相关时(即当一件事出现,另一件事也
  • 巴特氏症候群2巴特氏症候群(Bartter syndrome)是一群肾小管病变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症状为低血钾、低血氯、代谢性碱中毒以及血中肾素浓度过高,但血压同时为正常。此症候群为肾小管上的数个离子
  • ICD-11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简称ICD-11),或称
  • 莫匹罗星莫匹罗星(英文:Mupirocin)是一种外用抗生素类抗感染药。莫匹罗星又称假单胞菌酸A,由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分离出。莫匹罗星作用在细菌体内的异亮氨酸—tRNA合
  • 担孢子担孢子(英语:Basidiospore)是担子菌门(包括伞菌、木耳、锈菌、黑粉菌等)的真菌所产生的有性孢子(英语:Teleomorph, anamorph and holomorph)。一般来说担孢子是由特化的结构担子经由
  • 大流行瘟疫,指大型且具有传染力又会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广大区域或全球多处传染人或其他物种。现代医学卫生发达,许多会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为流行病等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 橡胶橡胶是一种有弹性的聚合物。橡胶可以从一些植物的树汁中取得,也可以是人造的,两者皆有相当多的应用及产品,例如轮胎、垫圈等,遂成为重要经济作物。橡胶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
  • 232.0377(4)6d2 7s22, 8, 18, 32, 18, 10, 2蒸气压第一:587 kJ·mol−1 第二:1110 kJ·mol−1 第三:1930 kJ·mol主条目:钍的同位素.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