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dations ◷ 2025-05-09 14:11:07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9年10月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762处;另有50处与之前合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上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于六年半前的2013年3月。

1961年,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80处[1]。此后,文物保护制度作为文物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发展起来,第二至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陆续公布。最近一批(即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3年3月5日公布,共计1943处[2]。

2018年7月,国家文物局启动了第八批国保申报遴选工作,共收到申报项目3132处。经过审核、评议投票[注 1]、实地复核和征求意见,第八批国保单位名单逐步形成。2018年9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文物局上报推荐名单给国务院,请求核定公布。2019年9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第65次常务会议上核定了第八批国保单位[3]。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4]。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762处,另有50处与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国保单位合并。从类型看,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墓葬30处,古建筑280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其他12处。

相关

  • 鲑鱼问题在印欧学中,鲑鱼问题或鲑鱼论证 (英语 salmon problem 或 salmon argument,德语 Lachsargument)是一个过时的论证,它主张将印欧人发源地置于波罗的地区,而不是欧亚大草原,理由是日
  • 牛车轮礁牛车轮礁,中国渔民习惯称呼为牛车英,为南沙群岛一个珊瑚台礁,形似牛车轮子。位于仁爱礁东南约18.5海里,信义礁东北约19海里,仙宾礁西南18.4海里。中国及菲律宾都声称对其拥有主权
  • 冒名顶替症候群冒名顶替症候群(英语:Impostor syndrome),亦称为冒名顶替现象(英语:impostor phenomenon)、骗子症候群(英语:fraud syndrome)。这个名称是在1978年由临床心理学家克兰斯博士(英语:Paulin
  • 流氓 (电影)《流氓》(马来语:)是拍摄于2003年的一部马来西亚数码电影,由南农执导,祖·胡赛米(Zul Huzaimy Marzuki)、毅真迪(Md Ezendy Aziz)、莫哈默·哈里力(Mohammad Hariry Abdul Jalil)等主演
  • 长谷川留衣长谷川留衣(日语:長谷川るい,1993年11月5日-),日本AV女优,广岛县出生。是Prestige的前专属女优,所属于T-POWERS事务所。2018年3月15日,在自己的Twitter发表4月底引退。2014年12月,在“
  • 纸杻站纸杻站(朝鲜语:지축역/紙杻驛  */?)是一个位于京畿道高阳市德阳区(朝鲜语:덕양구)孝子洞,属于一山线与首尔地铁3号线的电铁站。地上2层规模的地面车站,月台位于地上2楼。候车室与站
  • 御器所站御器所站(日语:御器所駅/ごきそえき  */?)是位在爱知县名古屋市昭和区御器所通三丁目。为名古屋市营地铁的车站之一。 因本站邻近昭和区公所,因此在站名板中附有“昭和区役所”
  • 陶菲克·希达亚特陶菲克(1981年8月10日-),全名陶菲克·希达亚特(印尼语:Taufik Hidayat),生于西爪哇省万隆,印尼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他自小在万隆SGS俱乐部,师从1970年代印尼的顶尖羽毛球运动员伊耶·苏米拉特,学习其欺骗性网前技巧。 他与丹麦的彼得·盖德、中国的林丹和马来西亚的李宗伟并称国际羽坛四大天王(2000年代)。他是2004年雅典奥运男单金牌得主、200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两届亚运的男单金牌得主,以及三次亚洲锦标赛男单冠军。他还赢过六次印尼公开赛冠军(1999、2000、2002、
  • Andi BernadeeAndi Azrul bin Andi Mapangile​ (出生于1991年11月30日) 或 Andi Bernadee 是一名马来西亚男歌手。
  • 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之死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于1791年12月5日逝世,得年35岁。他离世前患病过程非常短促,而他离世时的景况历来吸引大量的研究和推测。莫扎特终身受到健康问题困扰。他曾患过天花,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伤寒,风湿症以及牙周炎。而他离世前健康状况的恶化始于他1791年的布拉格之行。他这次布拉格之行是为了督导他新写成的歌剧《提图斯的仁慈》的首演。首演获得成功,但在布拉格时,他本人已经开始感觉不舒服了。莫扎特传记作者弗朗茨·克萨韦尔·尼姆切克(Franz Xaver Niemetschek)如是描述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