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擒拿术

✍ dations ◷ 2025-08-21 23:42:46 #德国文化,搏击运动,武术

日耳曼擒拿术(德语:Kampfringen,对打格斗与角力扭打的意思),或称德意志防身术、日耳曼防身术或日耳曼擒拿术,是产生在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神圣罗马帝国(今日的德国)的一种徒手格斗武术、防身术,主要用于战士于战场上,武器损坏或遗失,必须徒手战斗时的情况。

日耳曼擒拿术本身在德国已经是一种具有系统的武术,其特色是擒拿法多。其产生之地为今日德国地区,但是当时德国并未建国,所以冠之以日耳曼或德意志之称。Kampfringen由Kampf与Ringen两字组成,Kampf翻译成中文是格斗、对打之意;Ringen本意是扭打或角力,Kampfringen整体而言乃具有武术的意涵,依中国武术界中,其对某项具有特色的格斗武术性质来制定名称的范例而称述之。

欧洲在中世纪时期,时常发生战争,尤其是位于中欧的日耳曼地区(德意志地区),诸侯领主往往因为彼此之间的冲突动辄发生战争,便有一些特殊的徒手御敌以及兵器使用的格斗应运而生,其出现与中国武术都有相类似的历史发展途径,在今日的定义上日耳曼擒拿术属于一门完整的武学。

1659年,Johann Georg Passchen对此擒拿术有所介绍。18世纪时,此擒拿术几乎消失无踪,目前透过武术家的帮助,已经在西方逐渐复苏当中。

历史上有一项与日耳曼擒拿术密切相关的武术──短剑格斗(dagger-fighting),事实上它属于日耳曼擒拿术的分支。

日耳曼擒拿术不同于古希腊式搏击,它并非是一种由竞技比赛所产生的武术,它产生于战争的环境中,这是一种实战效用高的武术。它也不同于1967年德国新研发的德国柔术,而是纯粹为欧洲人自己发展的近身格斗技术,并非脱胎于东方武术体系。

相关

  • 皮肤呼吸皮肤呼吸 ,或皮肤气体交换 ,是一种呼吸的形式,其气体交换并不在鳃或肺进行,而是发生在生物的皮肤或外珠被。皮肤呼吸可以是唯一的气体交换方式,也可以伴随其他形式 ,如换气 。皮肤
  • 格氏试剂格氏试剂,又称格林尼亚试剂,是指烃基卤化镁(R-MgX)一类有机金属化合物,是一种很好的亲核试剂。在有机合成和有机金属化学中有重要用途。此类化合物的发现者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
  • 莫敬宽莫敬宽(越南语:Mạc Kính Khoa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史蒂文森安德鲁·史蒂文森(Andrew Stephenson,1981年2月17日-)是一位英格兰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保守党。他在16岁时就加入保守党。自2010年开始,他担任彭德尔选区选出的英国下议院议员。他
  • 副机师副机师(英文:First Officer,缩写:FO)亦称副机长、副驾驶,可以分为初级和高级,职级比机长低,惟资历不一定比机长浅。副驾驶是航机内拥有第二指挥权的人,权力次于机长。副驾驶肩章上拥
  • 1792年俄波战争 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 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 1792年俄波战争(波兰语:Wojna polsko-rosyjska 1792)是一场发生在1792年的战争。战争方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和普鲁士王国(后
  • 四川钻螺四川钻螺(学名:)为钻头螺科钻螺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长江流域一带等地,生活环境为陆地,多栖息于农田、住宅、公园、寺庙附近潮湿的草丛、瓦砾堆中、公园花卉、
  • 弗罗姆巴赫河 (费尔希巴赫河支流)坐标:49°3′31″N 11°0′12″E / 49.05861°N 11.00333°E / 49.05861; 11.00333弗罗姆巴赫河(德语:Fromm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东南部,由巴伐利亚负责管辖,属于费尔希巴赫
  • MAORYMAORY(Multi-conjugate Adaptive Optics RelaY),是一种新的自适应光学模组,应用于欧洲极大望远镜(E-ELT),其理论基础为多共轭自适应光学(MCAO)。 MAORY旨在帮助弥补(提取分析)因地球的
  • 林望杰林望杰(Jahja Ling),钢琴演奏家,指挥家,基督徒,美国公民。在印尼雅加达出生,1998年到2001年间担任台湾国家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儿童青少年时在雅加达学习钢琴演奏艺术,后得美国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