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边糊

✍ dations ◷ 2025-09-13 17:00:22 #鼎边糊

鼎边糊(福州话:鼎边抆,平话字:diāng-biĕng-gù,白话字:tiáⁿ-piⁿ-kô͘),也称锅边糊(福州人称“锅”为“鼎”),是福州著名小吃,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一直流传到福建省各地。其主料为米浆,作法为以圆锅煮滚水,放入海鲜(如海蛎、鱼干、鱼肉、虾米、蛤蜊)、蔬菜、肉类等材料煮成汤底,再将米浆淋一圈在锅内上半部,待米浆稍被烫干后用锅铲刮入锅中随汤汁烹煮。因为是将糊(米浆)淋在鼎内的边绿,故名“鼎边糊”。市场上也有锅边片出售,不过风味相差很大。

明清时期鼎边糊经由龙游商帮引入浙江的龙游、金华,在当地被称为“龙游糊”、“福建羹”。传入浙中地区的锅边糊因当地不靠海,配菜略有改良:金华的“福建羹”配有豆瓣酱、豆芽、木耳、海带、虾仁、笋干、葱段等;龙游的“糊”则放有榨菜。

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寇,受到当地民众的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粮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当地乡民摆下八仙桌,主动送来大米、鱼肉、香菇、虾皮等,准备热热闹闹地招待凯旋的战士们。就在此时,又有一股倭寇袭击,戚继光问清情况,马上集合队伍准备歼灭敌寇。老百姓一听着急了,无论如何也要让战士们吃了饭再去打仗。不知是谁灵机一动,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一股脑混煮成清汤,淋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又一锅的鼎边糊就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把倭寇全部击败。“做夏”吃鼎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有着爱国主义的内涵。

清代郑东廓所著《福州风土诗》写道:“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锅边糊”,由此可以看出,锅边糊这道小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过去福州人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每到立夏时节,福州居民都要做鼎边糊“做夏”。因为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糊,不仅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尝。像涮鼎边糊一样,“一纹(涮)就熟”,藉以联络感情。

在福州部分地方和马祖列岛称一个人为“鼎边糊”,是形容其性格容易和陌生人热络感情、容易与人打成一片。

相关

  •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简称NSIP)属于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症状包含咳嗽、呼吸困难,以及疲倦。目前认为属于一种自体免疫有关,可能为未分化
  • 下呼吸道呼吸道是指人体内呼吸过程中空气所要通过的所有器官的总称。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呼吸系统还包括空气不必通过的、但对呼吸过程依然非常重要的器官,比如横膈膜。呼吸道可
  • 虎甲亚科Cicindelini Collyridini Ctenostometatini Manticorini Megacephalini OminiCicindelidae Latreille, 1802虎甲是昆虫纲鞘翅目步甲科虎甲亚科昆虫的统称。虎甲虫通常有鼓出
  • 李克特量表李克特量表(英语:Likert scale;英文中主要读作 lie-kurt /laɪkɜrt/,偶尔读作 lick-urt /lɪkɜrt/,虽然后者才取自于该人名的原本读法)是一种心理反应量表,常在问卷中使用,而且是
  • 雨花区雨花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部,处浏阳河下游以西。因雨花亭而得名。全境处东经112°57’30″~113°06′30″,北纬28°02′30″~28°11′30″。下辖9个街道,总人口502,388人(2000年
  • UbsUnbiseptium是尚未被发现的化学元素,其原子序为127,符号为Ubs。它是紧接着Ubh之后的元素,而Ubh预计会是稳定岛上最稳定的元素。该元素的全称unbiseptium是运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
  • 约翰·汉密尔顿约翰·“红发”·汉密尔顿(英语:John "Red" Hamilton,1899年8月27日-1934年4月26日)是加拿大藉的匪徒及银行劫犯,活跃于20世纪初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人熟识因为其犯罪同伴约翰·迪林
  • 佐藤雄平佐藤雄平(1947年12月13日-)日本政治家,曾经担任第62、63代福岛县知事(任内发生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复兴厅复兴推进委员会委员、会津铁道株式会社取缔役会长和众议院议员。出生于
  • 普斯卡什·费伦茨普斯卡什·费伦茨(Puskás Ferenc,1927年4月1日-2006年11月17日)是一位前匈牙利足球运动员和主教练。是世界球坛中的传奇巨星之一。他司职前锋,一生的俱乐部生涯上场过523场入509
  • 胡格胡格,字寿平,号勗夫,湖广江夏人,清朝政治人物。举人出身,乾隆三年(1738年)赴澎担任通判,乾隆四年(1739年)建澎湖三官殿。曾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接替徐士俊任建宁府知府一职,乾隆十五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