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

✍ dations ◷ 2025-08-03 08:13:11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的特色之一。广义上,园林意指在人工建筑出来的环境中模拟自然景物,范围相当广,小至盆栽的植种,大至池水与假山的布景。中国园林的重点则在于造景的巧妙,如何模拟自然而不落痕迹;如何将有心安排的布局与艺术性的意境搭配一起;如何将理水方式、石、亭、盆栽、林、窗、门一一运用,并搭配季节变化和当地建材、民俗风情、和主人的个性特色等,都是相当重要的关键。中国园林艺术集建筑、书画、雕刻、文学、园艺等艺术于一身,是中国美学的楷模,反映出中国人深邃的哲理思辨及对生活的追求。东方园林与西亚、欧洲园林并称为世界三大造园系统,其中属于皇家园林的承德避暑山庄和颐和园,以及属于私家园林的多个苏州古典园林,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中国园林亦影响了其他建筑,建筑师会取用中国园林的元素,如月门等。中国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此外,还有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公共园林等。中国园林发展源远流长,其中,中国古典园林史通常被划分为5个时期,即生成期(220年之前)、转折期(220年-589年)、全盛期(589年-960年)、成熟期(960年-1736年)和成熟后期(1736年-1911年)。中国古典园林最初的形式是“囿”和“台”,可追溯至公元前21世纪以供帝王狩猎为乐的“囿”,及至商代,君主都在囿内筑高台以观天敬神,名为“灵台”。。殷末周初时期(公元前11世纪),王、贵族、奴隶主十分喜欢在田野内进行大规模的狩猎,虽然狩猎在某程度上可以减少农田上的害兽,但难免会波及附近的在耕农田,因而激起民愤。殷末周初时期的帝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于是就在王畿内划定一定大小的公私“田猎区”。在西周,田猎区管理较严,据《周礼·地官》记载,当时设有“迹人”掌管田猎区,并禁止猎杀幼兽、获取鸟卵和用毒箭射猎。被活捉的野兽禽鸟需被集中驯养,而专门用来集中驯养这些动物的地方就叫做“囿”。囿在甲骨文作“”,当中的“”则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田间的栽植树木果蔬的情形。囿的功能并非只是向宫廷宴会提供野味,同时还具备游览的功能,相当于现代的动物园。古人崇奉山岳,但路遥山险,难以登临,于是统治阶级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通过修建高台,摹拟山岳。台是山的象征,有的台通过削平山头而成,所以通常台都十分高大,需要长时间和大量人力完成,如殷纣王的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周代的天子、诸侯也曾筑台。台上不设房屋,而在台上建的屋则被称为榭,在台上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绿化种植则形成“苑台”。台可登高远眺、观赏风景,到后来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宫苑建筑物。相对于游览观赏功能,“囿”和“台”则更注重于其原始功能,这些直到秦汉仍保留着。东周时期,贵族园林的建造常使用台苑结合、以台为中心的手法,台、宫、苑、囿等称谓也互相混用,如纣王的沙丘苑台的“苑”相当于“囿”。历史上出现过有很多著名的台,有周文王的灵台、灵沼、灵囿;楚灵王时期的章华台;吴王阖闾时期的姑苏台。继囿、台之后,中国古代园林的第三个源头——园圃出现。园是指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地方,圃这是种植蔬菜的地方,西周时并称“园圃”;园圃内设有“场人”专门管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据《诗经》记载,平民除了种植食用、药用的蔬菜外,还培养了以观赏为主的花卉。赵国的“赵圃”中的圃则直指园林。秦汉时期,皇家园林的普遍称谓是“宫苑”,宫是以宫殿建筑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苑则是在郊野山林地带占地广、规模大的离宫别苑。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并开始建造大规模的宫苑;园林的发展也跟随政治体制由贵族分封到皇帝独裁的改变而改变,中国古代史上真正意义的皇家园林逐渐形成。这个时期著名的园林有:在渭北的咸阳城、咸阳宫、六国宫等;在关中地区的有上林苑(以阿房宫为核心)、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等。到了西汉时期,原秦朝兴乐宫的旧址被用来兴建长乐宫,接着在周围分别建成了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这五个宫殿共占据了当时长安城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约24平方公里。而上林苑在西汉初期时曾一片荒芜,到前138年(汉武帝时期)得以扩建。扩建后苑的周长至少有120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苑内有山水、植物、动物;建筑有苑(苑中苑)、宫、观、生产基地等。到西汉末期,这个庞大的园林已名存实亡。此外,西汉时期比较著名的宫苑还有建章宫、甘泉宫、兔园(梁园)和南越王御苑。东汉初期朝廷崇尚简约,宫苑的兴建不多,而是开凿漕渠,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系,为城内外园林提供优越的供水条件,促进了园林理水技艺的发展。到桓、灵帝时开始形成皇家造园热潮,但东汉的皇家园林从数量和规模上都不及西汉。东汉末年董卓专政,洛阳很多宫苑都被焚毁。汉代的“第”“宅”“园”和“园池”均包含私家园林的成分;西汉初期,私家园林不多见,西汉后期开始私家园林便奢华成风,如曲阳侯王根的王根园的豪华程度可比拟皇帝的皇家园林;东汉桓、灵帝时私家园林的建造数量更多、范围更广;到东汉中期以后曾出现一大批文人隐士,在各自的庄园上建造简单朴素的园林。然而生成期的私家园林量少且多为摹仿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容,跟皇家园林的概念相似,所以大主流依然是皇家园林。转折时期的造园活动开始转向民间,而且从生成期的单纯以功能为主的建造风格开始转向功能和艺术创作并重。东汉末期,曹操在邺城建都。曹操通过开凿运河解决了城内农地用水和宫苑生活用水的问题,园内还开凿了一些水池,除用作水景观赏还有养鱼。城内有铜雀园(亦作铜爵园),紧邻宫城,园内有三台,当中以铜雀台最高,有十丈,台上建有一百多间殿宇;而冰井台则用作储备粮食、冰块、煤炭等物资,另外园中还有一些宫殿专门存放武器。隋唐时代由于中古时代封建帝王社会的成熟,治世的规范,政治文化经济等等比起前代有很高的发展。皇家园林非常明显的体现出了后世所谓之的“大内气派”,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离宫。这时文人山水画也开始大规模的兴盛起来,还渗透到了园林建筑方面,后人谓之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古典园林之间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融入了诗情画意的感觉,这个辉煌的时代自然也影响了东亚各地:日本、朝鲜半岛的园林建筑艺术。另一方面,寺院,经阁等宗教建筑的普及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山西的南禅寺、佛光寺则为一例。两宋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紧接而来的两宋将园林发展到了又一个高峰,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尤为频繁的就是私家造园活动,俗话说唐宋八大家,文人园林在又一个被特别培养的宋代再次兴盛。而模拟的山石险峻则更为突出,题跋匾额的再次大规模展开,山水画也趋近巅峰。而皇家园林也是蓬勃发展,以艮岳这座人工假山为显著例子。明清在古典园林最后的辉煌明清时代,承前启后变的有些定式了,有些中古隋唐前人经验少许颓废,或者说不太趋于研究。不过还是有两个造园的高峰,以地缘为例皇家的规模依旧趋于宏大,皇家的程式化气派又见浓郁。再有,这时的公共园林,提供百姓游人接近山水,给予小暴发户般的士绅商贾的附庸风雅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明清两代也顺势造就了一批以园林专业为生的园林大师。中国园林有不同的分类,而不同种类的园林又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以下为两种常见的分类:

相关

  • 嘌呤.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亚甲蓝亚甲蓝(Methylene blue),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甲烯蓝、瑞士蓝(Swiss blue),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为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
  • 人体骨架人体骨架包含了融合以及骨骼,并辅以关节韧带、肌腱、肌肉和关节软骨。骨架可以是一种防护支架,保护器官如脑、肺和心脏。
  • 南瓜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南瓜”一词可以特指南瓜属中的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也可以泛指包括笋瓜(又称印度南瓜)、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等在内的其他南瓜属栽培种。其
  • 变旋现象变旋(英语:Mutarotation)是环状单糖或糖苷的比旋光度由于其α-和β-端基差向异构体达到平衡而发生变化,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值的现象。变旋现象往往能被某些酸或碱催化。例如
  • 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英文:BTX, Botulinum Toxin),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于厌氧条件下生长时所产生的一类嗜神经性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共有A、B、Cα、Cβ、D、E、
  • 甾体甾体(英语:steroid)是属于脂类的一类,特征是有一个四环的母核。所有甾体都是从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路径所衍生的。不同的甾体在其附在环上的官能团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结构都是有一个
  • 内布拉斯加内布拉斯加州(英语:State of Nebraska)是美国中西部大平原区的一州,它的名称来自美国原住民中的奇维雷语,意为平顺之水。该州有普拉特河贯穿整州。过去曾是美国大荒野的一部分,不
  • 终止子终止子(英语:Terminator)是一段位于基因或操纵组末端的DNA片段,可中断转录作用。真核生物拥有两种类型的终止子,包括:终止为RNA(核糖核酸)转录的一部分。在真核生物中,对于释放从转录
  • 克什米尔语克什米尔语( कॉशुर, 克什米尔语: کٲشُر‎)是克什米尔邦的主要语言。根据宪法它是印度其中一个法定语言。克什米尔语是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