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博曼

✍ dations ◷ 2025-04-04 11:55:20 #1938年出生,在世人物,钢琴家,荷兰犹太人,以色列犹太人,21世纪古典钢琴家

巴特·博曼(希伯来语:ברט ברמן‬‎,1938年12月29日-),生于鹿特丹,是一位以色列裔荷兰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以擅长诠释弗朗兹·舒伯特及20世纪音乐而著称。他先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师从雅各布·斯班德曼学习钢琴,而后师从西奥·布鲁印和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完善了他的钢琴教育。

巴特·博曼曾获优秀荷兰奖,曾在诠释当代音乐的Gaudeamus竞赛中获一等奖,以及Concertgebouw奖和四次青年独奏家竞赛一等奖。他曾在以色列、欧洲和美国演出,既有独奏也有室内音乐合奏。

巴特·博曼曾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师从Bertus van Lier和Wouter van den Berg。他曾对很多原作进行了改编,包括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华彩乐段及所有的钢琴协奏曲,还有穆齐奥·克莱门蒂和Daniel Steibelt的第二钢琴配乐。其中最出名的是他对舒伯特未完成的钢琴奏鸣曲和巴赫的“赋格的艺术”的续写作品.

相关

  • 逆转录酶结构 / ECOD(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RDDP)逆转录酶是一类存在于部分RNA病毒中具有逆转录活性、能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由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合成的DNA称为互补D
  • 食欲不振食欲不振(英语:Anorexia),也作食欲减退、食欲缺乏,民间常称“没胃口”,是指食欲降低的一种症状。虽然在许多非科研出版物中该词也可指代神经性厌食症,但是食欲不振的成因却多种多样
  • Lu6s2 4f14 5d12, 8, 18, 32, 9, 2蒸气压3, 2, 1 (弱第一:523.5 kJ·mol−1 第二:1340 kJ·mol−1 第三:2022.3 kJ·mol主条目:镥的同位素镥(Lutetium,台湾称镏,旧译作鏴)是一种化
  • 第三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意大利统一运动(意大利语:Risorgimento,意为“复兴”,故中文文亦有译为“复兴运动”)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间,将意大利半岛内各个国家统一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会过程。1861年3月17
  • 马格里布盖达组织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阿拉伯语:تنظيم القاعدة في بلاد المغرب الإسلامي‎),简称AQIM。 AQIM是一个伊斯兰主义军事组织,意图通过发动反政府
  • 佛蒙特共和国佛蒙特共和国(英语:Vermont Republic)是指1777年-1791年管理佛蒙特地区的政府。1779年,佛蒙特地区的28个城决定从英属的新罕布什尔和纽约殖民地独立,废除本地的奴隶制。佛蒙特人
  • 谭恩美谭恩美(英语:Amy Tan,1952年2月19日-)是一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作品多以表现母女关系和讲述美国华人经历为主。她的小说《喜福会》在1993年被导演王颖改编为电影。谭恩美还撰写过
  • Υ介子Υ介子(ϒ)是一种由底夸克和它的反粒子构成的无味的介子。它由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的E288协作于1977年发现,领导者为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利昂·莱德曼。这也是第一种被发
  • 雅克-约瑟夫·埃贝尔蒙雅克-约瑟夫·埃贝尔蒙(Jacques-Joseph Ebelmen,1814年7月10日--1852年3月31日)是一位法国化学家,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教授。埃贝尔蒙在博姆莱达姆的一所语言学校学习语法和文
  • 奇授爱新觉罗·奇授(满语:ᡴᡳᡧᡝᠣ,穆麟德:,太清:;1659年-1665年),清朝顺治帝第六子。奇授生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廿一,生母是唐庶妃。他活了7岁,康熙四年(1665年)十一月初六,奇授病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