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奇布翼龙(属名:,意为“天神之翼”)又名天王翼龙,是翼龙目喙嘴翼龙科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古巴比那尔德里奥的哈瓜组(Jagua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为侏罗纪晚期的牛津阶中晚期。
在2004年,佐兰·加斯帕里尼(Zulma Gasparini)等人将这些化石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加勒比卡奇布翼龙()。在当地阿拉瓦克人的语言中,属名的意为“天空之神”;种名则是以加勒比群岛为名。
正模标本(编号IGO-V 208)是一个部分头颅骨,以及左翼的破碎骨头。头颅骨只缺少口鼻部前端、下颌、牙齿,保存状态良好,没有被挤压变形。左翼的骨头包含:尺骨末端、桡骨碎片、左翼的第一与第四指。这个部分头颅骨长17公分,颅顶宽广,以生前状态完好地保存下来。加斯帕里尼等人并没有估计卡奇布翼龙的翼展与身长,但它们是种大型翼龙类。
加斯帕里尼等人将卡奇布翼龙归类于喙嘴翼龙科。在古巴的同一地区,还发现岛翼龙的化石,两者生存于相同时代。虽然两者的化石重叠部分很少,但根据手肘、方骨的特征,可明显区分两者是不同属。卡奇布翼龙是化石最完整的牛津阶翼龙类之一,同时也证实翼龙类在牛津阶时期已具有多样性 Recent reviews have supported its assignment as a "rhamphorhynchoid" (i.e. basal pterosaur),。翼龙类学家大卫·安文(David Unwin)将卡奇布翼龙归类于喙嘴翼龙科的掘颌龙亚科,掘颌龙亚科的颌布较为粗壮。